連京東方都暴打日本,島國顯示面板為何全軍覆沒

今年,韓國 LG 和三星先後決定逐步退出液晶製造

,原因是無利可圖。在中國大陸廠商的奮起直追下,兩家液晶巨頭雙雙出現虧損。除了 LG 還會保留手機液晶生產線外,韓國人等於是將這一市場拱手讓給了中國人。


連京東方都暴打日本,島國顯示面板為何全軍覆沒


而在對馬海峽的另一邊,日本液晶還在強行為自己續命。


本土碩果僅存的兩大液晶苗子,夏普和 JDI 在經歷過去一年的動盪後,各自開出了新的藥方。


JDI 宣佈與獨立投資顧問公司 Ichigo Asset 達成協議,獲得 100 億日元的追加金融支援。另外夏普和蘋果也在與 JDI 協商,有意收購後者的白山工廠。此前,JDI 已連續虧損長達 5 年


夏普則考慮在未來一年裡,讓旗下液晶面板業務分拆獨立,並謀求上市,以獲得外部資金。去年第二季度,夏普利潤暴跌。有業界認為,夏普可能退出手機 OLED 面板市場。


曾經,日本的面板技術幾可碾壓中韓。如今落到這般田地,概率如同開卷考試都拿了零分。這就很弔詭了。


因為十年前,日本的表現簡直是閉卷滿分。


1.

後液晶時代

日本人想到了所有可能的答案


上世紀 90 年代末,離液晶戰勝 CRT 還有五年左右的時間。超綱的日本人已經在思考,液晶的繼任者問題。


受限於先天性結構缺陷,液晶有著低對比度、低響應速度和低可視角度等問題。業界幾乎一致認為,液晶只能是一項過渡技術

,還無法一統天下。那麼取代液晶的,到底是誰?


彼時日本家電三強,索尼、松下、夏普都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索尼不愧是技術的索尼。在液晶相對落後的情況下,他們選擇跳過液晶,試圖用自發光的 OLED 與 FED(Field-Emission Display) 實現彎道超車。


松下覺得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一邊與日立切磋 IPS 技術,一邊鑽研等離子面板。


夏普到底是液晶他爸,直接喊出了“液晶之後還是液晶”。


後來這三家廠商,果然都走出了三條不同的道路。


但這就是全部的答案了嗎?當然不。那個年代的日本企業太強,太多意想不到的神操作。佳能說,除了 ABC 選項外我還有 D 選項——表面傳導電子發射顯示器 SED(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


做相機的要搞顯示面板了,真是感動常在。有趣啊,百花齊放的世界太有趣。


連京東方都暴打日本,島國顯示面板為何全軍覆沒

CRT顯示器。來源:Reddit


SED 的技術設想起源於 CRT ,後者雖然畫質絕佳,但體積龐大,於是日企開始研究 CRT 的扁平化可能。值得一提的是,SED 是 FED 的一個變種,兩者技術原理相近,不同的地方在於電子發射系統的結構。


FED 從屏幕正面發射電子,轟擊像素內的熒光粉顯像。SED 則從平行於屏幕的側面發射電子,被認為相比 FED 更易實現量產。


索尼是 FED 的最主要支持者。它在 CRT 時代積累了豐富的陰極射線管技術,從 CRT 過渡到 FED 順理成章。索尼因此在 2000 年傾注了大量的研發資源,力爭在 2009 年實現 FED 顯示器的量產。


SED 陣營的龍頭老大是佳能,於 1986 年啟動這一技術的基礎研究。它沒有選擇液晶和等離子的原因是,當時的液晶產量低且工藝複雜,而最接近量產的等離子卻有著高成本和高功耗的缺點。相反,

SED 的製造工藝和噴墨打印機有著驚人的相似,佳能欣喜若狂——八字合了!


1999 年,躊躇滿志的佳能開始尋找電視生產上的合作伙伴。事後證明,SED 顯示技術的對比度可以達到 100000∶1,遠高於等離子和液晶。SED 可以同時兼顧 CRT 的高對比度、高速響應和液晶的輕薄,功耗甚至只有後者的一半。


在巨大的技術魅力面前,東芝被說服了。它賣掉了等離子面板工廠,全心全意追隨佳能。


連京東方都暴打日本,島國顯示面板為何全軍覆沒

SED 電視。來源:AV Watch


2004 年,佳能與東芝達成協議,共同出資成立 SED 株式會社,並宣佈在 2005 年實現 SED 商品化。佳能社長御手洗富士夫放出豪言:“ SED 會讓佳能東芝成為日後超薄電視的老大!


2007 年,松下、日立、東芝聯合發表 IPS-α ,佔據 IPS 技術頂點。


同年,索尼發表世界第一臺 OLED 電視,次世代的大門開啟了。


在後液晶時代,日本廠商到處開花,點滿了科技樹。沒想最後被一把火,燒光了整片森林。


2.

十年嘔心瀝血

一朝化為泡影


最先倒下的是東芝


就在佳能與東芝宣佈合作成立 SED 株式會社的第二年,Nano-Proprietary 公司向佳能發起訴訟,指責後者違反當年簽訂的專利授權協議。


1999 年,Nano-Proprietary 與佳能締結了專利授權合同,包括向佳能提供可在圖像和顯示領域應用的碳納米管專利,這成為日後 SED 製造工藝的關鍵。但合同中規定,該項專利授權僅限於佳能及其子公司


顯然,合資公司 SED 株式會社並不在授權其列。


白紙黑字,佳能無可辯駁,原本 2005 年的 SED 上市計劃被一再推遲。2006 年 10 月,東芝仍然信心滿滿,位於兵庫縣的姬路 SED 量產工廠已箭在弦上。雙方初期砸下 1800 億日元,為衝刺 2007 年 7 月上市做準備。


連京東方都暴打日本,島國顯示面板為何全軍覆沒

2006年5月,東芝發表的SED計劃書


然而僅過兩個月,東芝的態度發生 180° 的大轉彎。他們宣佈 SED 電視可能不會推向消費者市場,而是選擇轉戰專業的廣播級監視器領域。


原因是,

過高的售價


2004 年雙方曾預估,一旦 SED 電視量產後,30 英寸機型的售價將達到 8 萬至 10 萬日元,當年折算約 1 萬人民幣,依然具備可觀的競爭力。佳能東芝覺得,有戲!


誰料,就在 SED 接近量產之際,液晶和等離子面板的價格以每年 20% 的速度開始雪崩,電視廠商都在放飛自我,瘋狂降價,勇闖天涯。當佳能東芝清醒過來的時候,徹底傻眼了。


連京東方都暴打日本,島國顯示面板為何全軍覆沒

SED電視。來源:NBC News


2006 年,佳能東芝相繼展出 SED 電視原型機,圖像質量大受好評,這成為 SED 的最後一次公開亮相。短短兩年時間,整個電視行業天翻地覆,在一輪輪的價格圍剿下,當年的 SED 上市計劃已不具備可行性。佳能想抄底,卻發現永遠沒有底。


N 多年後,三星、LG、奇美、友達等 6 家面板廠商被曝出,曾在 2001 年至 2006 年期間操縱液晶面板價格。


你品,你細品。


任何新興產品的售價往往都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這是因為產量不高、規模不大,進而成本無法均攤。液晶和等離子技術成熟、市場接受度高,無論 SED 如何壓縮成本,都無法降到能與之一戰的水平。


這和後來 LG 大力推廣 OLED 電視不同,首先 OLED 已被市場所接受,其次 LG 願意向外界供應面板,而非獨佔,最後 LG 也願意忍受一定時期的虧損,用時間換取市佔空間。


顯然,佳能和東芝並不打算這樣做。而且佳能還面臨專利困境,它必須在官司與合作伙伴中做個取捨


2007 年初,東芝賣掉了 SED 株式會社的合資股份。東芝已不抱希望,佳能覺得還能搶救一下。


2008 年是一個分水嶺,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不僅殺傷了各大企業,也導致很多計劃中的新商品折戟沉沙。


2010 年,4K 時代即將來臨,SED 已再無希望,佳能宣佈解散 SED 株式會社,SED 電視正式退出歷史,卻彷彿從未來到過這個世上。


索尼的自發光道路也並不一帆風順。儘管其曾在新世紀頭幾年發表過 OLED 的試作品,但全球電視銷量相繼被夏普、松下、三星、LG超過後,它也開始舉棋不定。


2004 年,為了獲得穩定的液晶面板供應,索尼與三星合資成立 SLCD,屬於第七代液晶面板工廠,每月產能 6 萬片,索尼擁有優先採購權。次年,索尼發表 BRAVIA 品牌,宣告液晶市場的捲土重來。


連京東方都暴打日本,島國顯示面板為何全軍覆沒

SLCD成立簽約現場


這件事一直被日本家電企業視為恥辱,諷刺索尼是“家賊”,失心瘋了——付出了資金,去餵飽競爭對手


如果只是錢,那倒也罷了。索尼電視技術的外流,始於 SLCD。因為索尼經常需要對面板進行定製,一知半解的三星工程師跑來詢問索尼技術的要點,索尼只能如實相告。漸漸的,人們發現三星的色彩調教,越來越像索尼。


而且隨著中國臺灣和大陸的液晶工廠開始成長起來,索尼的面板供應鏈在價格上毫無優勢,SLCD 反倒成為拖油瓶。2011 年底,預料到一場鉅虧來臨的索尼,乾脆終止了和三星的合資。在此之前,索尼電視業務已連續虧損長達 6 年。往前推 6 年,正好是索尼推出 BRAVIA 液晶電視的時候。


SLCD 這樁事,很多人認為是三星狠狠坑了索尼一把。


連京東方都暴打日本,島國顯示面板為何全軍覆沒

索尼XEL-1


2007 年,索尼結出了自發光的第一顆果實 XEL-1,一臺 11 英寸的 OLED 電視。這操作非常的索尼,只有技術偏執的廠商才願意推出這樣的產品。用高精尖的商品宣告新時代的到來,至於可用性?不重要的


於是 XEL-1 理所當然地失敗了,全球出貨量僅約 2000 臺。


2010 年,索尼宣佈退出 OLED 電視市場。前一年,還終結了 FED 的研究。索尼,這個自發光電視的堅定支持者,暫時性的偃旗息鼓。直到 2012 年初的 CES(美國消費電子展)上,一臺 Crystal LED 電視原型機,再次向世人展現了索尼強大的技術力。


Crystal LED 其實就是今天風光無限的 MircoLED,LED 燈泡模組不再作為電視背光的存在,而是將其小型化變成密集的顯示像素。這項顯示技術擁有 OLED 的所有優點,壽命和亮度更是領先。在液晶統治的年代,其畫質可謂登峰造極,看現場照片就知道。


連京東方都暴打日本,島國顯示面板為何全軍覆沒

索尼Crystal LED電視。來源:FlatpanelsHD


索尼的想法是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雖然其 OLED 研究得早,但韓國三星已經在中小型 OLED 面板上遙遙領先,這讓陷入經營危機的索尼難以超越。面對未來 OLED 市場可能由韓國人把控,索尼用劃時代的 MicroLED 來一次降維打擊,其實是一個並不算差的選項。


當然,熟知顯示歷史的人都知道,韓國的實力還是吊打了日本。三星後來也加入了 MicroLED 市場的爭奪,但並沒有掀起浪來。人家畢竟財大氣粗,拍拍屁股轉身便走,研究起了 QD-OLED 。索尼終究也沒有實現 Crystal LED 的商品化,四年後這項技術被改裝成了 CLEDIS ,推向專業領域市場,也算沒有白白浪費這門好技術。


連京東方都暴打日本,島國顯示面板為何全軍覆沒

使用CLEDIS組建的8K顯示屏。來源:FlatpanelsHD


2012 年還發生了一件大事,傳統電視兩強索尼和松下宣佈聯合開發 OLED 電視,這可能是日本 OLED 產業自救的最後一次機會。因為索尼擁有 OLED 的一切高端技術,包括材料和超級頂部發光結構(可提升開口率),但苦於無法量產。松下手握量產技術——印刷法,卻在基礎研究上相對落後。


彼時,韓國 LG 雖已實現大型 OLED 面板量產,但採用的是蒸鍍法,良品率低。而且在像素排列上使用的是劣化的 OLED 結構,全白光 OLED 子像素,疊加彩色濾光片輸出三原色。為了彌補亮度不足,還加入白色 OLED 子像素,導致髮色不純。這和日本、三星主推的三原色 OLED 方案,在顯示質量上有較大差距。


如果索尼和松下真的願意搞出一番大事業,日本顯示產業不可能淪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2013 年的 CES 上,索尼和松下同時發表了世界第一臺 4K OLED 電視原型機,向世人宣告兩家合作的結晶,但兩家各自的展品在技術上稍有不同。韓國人非常震驚,他們沒想到 4K OLED 來得那麼快,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那是索尼松下的高光時刻,也是日本顯示產業的高光時刻,之後再也沒有過。


連京東方都暴打日本,島國顯示面板為何全軍覆沒

松下4K OLED原型機。來源:FlatpanelsHD


連京東方都暴打日本,島國顯示面板為何全軍覆沒

索尼4K OLED原型機。來源:GSMArena


就在同一年年底,索尼松下背棄了當初的諾言,宣佈解除合作,不再開發 OLED 電視。這一幕,似曾相識。日本企業間的聯盟,總是開局操作猛如虎,光速秒變一泡汙


日本就此沉淪,將 OLED 市場拱手讓給了韓國。不知道當年韓國人是個什麼心情,可能有些驚喜,也有些驚險。


松下到底是有點骨氣的,押寶等離子雖然是戰略誤判,但僅守護高畫質燈塔這一點,就無愧於世人。兩年後的 2015 年,它帶著自己的首款 4K OLED 電視商品 CZ950 亮相了,注意,是商品!比隔壁只出技術不出產品的索尼,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連京東方都暴打日本,島國顯示面板為何全軍覆沒

松下CZ950。來源:Pocket-lint


怕了索尼哥在技術上,也是有兩把刷子的。CZ950 用的是松下向 LG 定製的 OLED 面板,在經過鬆下高水平調教後,真正充分挖掘了 OLED 的潛力。當年的 IFA 展會(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 ,首次亮相的 CZ950 甚至吸引了不少LG 的工程師前來觀摩學習。後來松下曾談到,CZ950 結合了很多松下在等離子電視上的經驗積累。


韓國人做做面板還行,拼圖像處理還是不及日本人。


松下是日企中,第一個吃 LG OLED 面板螃蟹的家電廠商。至於索尼東芝,那是 2017 年以後的事了。


哦,對了,還有夏普,它從來沒發表過 OLED 電視產品,一心護著液晶這個親兒子。可就是這個親兒子,拖死了老爸。


3.

液晶已是昨日黃花

固執的巨人轟然倒下


夏普和 JDI 是日本液晶過度投資的代表。


在一連串的挫敗後,日本家電廠相繼退出了面板製造業。2011 年,索尼、東芝、日立的液晶部門,在官民聯合機構產業革新機構的領導下,合併組建日本顯示器株式會社 JDI 。2013 年松下宣佈退出等離子面板製造,去年也宣佈會在 2021 年停止液晶的生產。


連京東方都暴打日本,島國顯示面板為何全軍覆沒

夏普SDP工廠。來源:Nikkei


日本國內的大型液晶製造商,僅餘下夏普和 JDI ,這兩家公司的生產導向則完全不一樣。夏普的液晶主力工廠 SDP ,仍然面向的是電視市場供應。而 JDI 則專注於中小型液晶面板,即手機屏幕的生產,其最大客戶就是蘋果,成立初始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顯示屏生產商。


在獲得蘋果注資和大量訂單後,JDI 贏得開門紅。2017 年前,其手機屏幕佔有率甚至一度達到三分之一強。JDI 的殺手鐧就是 in-cell 技術,能夠將觸控面板嵌入到液晶像素中,實現手機進一步的薄型化。2012 年,蘋果 iPhone 5 發佈會上介紹了這一技術的應用。老羅的初代錘子手機,也用了 JDI 的屏幕。


而主要面向電視面板供應的夏普,並未搭上蘋果這一金主的順風車。早在 2008 財年,夏普就出現了上市 53 年來的首次營業虧損。那一年全球電子產業收到金融危機的衝擊,利潤大幅下滑,這多少掩蓋了夏普的根本性結構問題——

主力業務單一,並未培養出新興業務


2007 年,當時的夏普社長片山幹雄叫囂“液晶之後還是液晶”,對次世代的 OLED 技術視而不見。最後驗證了那句話,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連京東方都暴打日本,島國顯示面板為何全軍覆沒


2016 年,因連續經營失策和多年虧損,夏普不得不接受鴻海的注資,成為日本第一家被外資企業收購的大型家電公司。之後夏普宣佈投資 2000 億日元研發 OLED 面板,鴻海希望幫助夏普打入蘋果手機屏幕供應鏈,以改善財務狀況。但 2019 年,夏普考慮停止這一項目,儘管已確立量產技術,但出貨量甚至不及大陸廠商,市場上毫無競爭力。


JDI 的日子也沒好過多久。蘋果的興趣突然轉向 OLED 給了 JDI 當頭一棒,而眾多廠商的聞風而動則給了 JDI 致命一擊。


誰叫你沒有 OLED 呢?


其實有的。JDI 背後的產業革新機構並不是傻子,在 2015 年由它牽頭,JDI 、索尼、松下三方共同出資成立

JOLED ,專攻 OLED 面板的生產。但搞笑的是,這家成立已有 5 年的面板公司,直到去年 11 月才終於建立了一條 OLED 量產線。三星、LG 表示冷漠。


連京東方都暴打日本,島國顯示面板為何全軍覆沒

JOLED的試作品。來源:mynavi


且 JOLED 的主要針對市場,是車載屏幕、高端顯示器、醫療顯示器等專業領域,對整個日本顯示產業的影響力有限。加之我國的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等加大對 OLED 的投資,意圖從三星 LG 手中搶得訂單,日本已在積極避開與中韓企業的直接競爭。


只能說一句,太慫了!


最後,夏普還是沒有搭上蘋果這趟順風車,JDI 曾經搭上,怎料中途變道,開進了死衚衕。不知變通的夏普和 JDI ,就這樣聯手葬送了日本面板的未來。


很難解釋,原本佔據技術高地的日本企業,為何會在 2010 年後潰不成軍。經濟大環境的因素有,戰略誤判也有,但最關鍵的也許還是兩點:


1)固步自封。科技樹點得太多,資源分散,結盟後各家心裡都揣著小九九,沒有開放精紳


2)產業迭代慢。作為老牌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日本竟然試圖和中韓,在同一技術層面進行競爭,赤松要的

雁行模式瞭解一下!哪怕在製造技術落後的情況下,日本也沒有想過要及時退出,而是拿著政府的高額補助苟延殘喘,強行續命。為什麼第一科技強國的美國,不自己生產面板?值得深思。


結果,一切就像一場夢,聽過,看過,醒來,什麼也沒留下。SED 是, FED 也是, RGB OLED 面板更是。


索尼首席電視研發工程師小倉敏之曾表示,下一代顯示技術是 OLED 嗎?未必。索尼認為真正的下一代顯示技術,應該是 RGB OLED 才對。然而就在四個月後,索尼推出了旗下首款 4K OLED 電視,用的是 LG 的 RGBW OLED 面板。


索尼不是沒有技術,它的 RGB OLED 面板採用業界最強的超級頂部發光和微腔結構,但仍只限於專業領域的使用,在日本國內維持小規模、自給自足式生產,無法在根本上扭轉日本面板製造的頹勢。


連京東方都暴打日本,島國顯示面板為何全軍覆沒

使用自產OLED面板的索尼BVM-X300監視器


老羅可以向世人證明,向現實低頭,沒什麼可恥的。可恥的是,失去了繼續前進的動力。


日本以舉國之力,家電廠、相機廠、化學廠群雄並起,探索著後液晶時代,顯示技術的未來。十年過去,幾乎所有成果都爛在了地裡,被黑人抬棺了。偶爾幾株小苗,結出的還是苦澀的果實。


如今三星揮了揮衣袖,說走就走,徹底告別液晶這個爛攤子。以京東方為首的大陸廠商,也紛紛加入 OLED 的亂戰,勢在必得。日本高不成低不就,除了液晶已再無選擇,只能輪番被中韓暴打。那些牛 X 的技術,一個都走不出實驗室


眼見曾經最好的技術,一個個被劣幣驅逐,最後剩下的不過是成本上的閹割產物,不禁令人唏噓。


我不知道這個世界會不會變好,但目前看來,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