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荊州發展史:劉表控制荊襄七郡,被孫、曹、劉三家瓜分

荊州在東漢末年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地方,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將其比作"用武之國",江東集團中也將荊州視為最重要的擴張方向。荊州對孫權來說屬於揚州的重要屏障,構建長江防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劉備來說則是北伐的重要出口。

東漢末年荊州發展史:劉表控制荊襄七郡,被孫、曹、劉三家瓜分

這樣一個重要地區,在東漢末年的發展卻不至於太過複雜:劉表驅逐袁術擊敗張羨,實際控制荊襄七郡(小編僅按照《後漢書·郡國志》的郡縣劃分),然後在"赤壁之戰"後被孫、曹、劉三家瓜分。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荊州演變的過程。

東漢末年荊州發展史:劉表控制荊襄七郡,被孫、曹、劉三家瓜分

劉表控制荊襄七郡


其實從劉表前期的表現來看,他應該可以說是一個英雄人物。在環境極度惡劣的情況下"單騎入荊州",藉助荊州士族的力量完成對荊州北部的初步控制,小編認為還是很有手段的,不過這也為劉琮的投降埋下隱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劉表成為荊州刺史,就是董卓入京控制朝政,各路軍閥紛紛討董的時期。長沙太守孫權向北進軍,路上殺了南陽太守張諮和荊州刺史王叡。這就便宜了兩個人,一個是從洛陽逃出來的袁術,他趁機佔據了南陽這個大郡;另外一個就是劉表。劉表被任命為荊州刺史,來頂替王叡的位置。

東漢末年荊州發展史:劉表控制荊襄七郡,被孫、曹、劉三家瓜分

朝廷的委派是一回事,實際控制又是一回事。在當時荊州最北部的南陽被袁術佔據,荊州其他地區勢力叢生,宗族勢力強盛,還有冒名頂替太守的情況。

面對這種複雜惡劣的情況,劉表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爭取荊州世家大族的力量。劉表獨避開袁術單獨進入荊州南郡的宜城,與蒯良、蒯越、蔡瑁等世家望族子弟結成聯盟,採取蒯越的建議設計誘殺各個宗族首領,吞併其部族,獲得控制荊州的資本。

東漢末年荊州發展史:劉表控制荊襄七郡,被孫、曹、劉三家瓜分

這個時候劉表對荊州的控制還不算牢固,對荊南地區鞭長莫及,南陽郡還在袁術手中。劉表首先爭取的地方是南陽。在討伐董卓失敗之後,各路軍閥形成了兩個軍事聯盟:袁紹、曹操、劉表一派;袁術、公孫瓚、陶謙一派。

其中劉表和袁術是在兩個對立的陣營,雙方也進行了激烈的戰爭。最後在劉表和曹操的雙重壓力和打擊下,袁術從南陽轉移到淮南,劉表在南陽先後扶植張繡、劉備兩股勢力,算是控制了南陽。

東漢末年荊州發展史:劉表控制荊襄七郡,被孫、曹、劉三家瓜分

而劉表對荊南地區的控制則源於一場叛亂。在荊南地區素有威望的長沙太守張羨(疑似為名醫張仲景)聯合零陵郡、桂陽郡反叛劉表。劉表派遣軍隊平叛,雖然久攻不下,但是正趕上張羨去世,張羨的兒子張懌成為叛軍首領。張懌的能力大概不如其父張羨,最後被劉表消滅。解決掉荊南叛亂後,劉表算是徹底控制了荊州,"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成為一支比較強大的力量。

東漢末年荊州發展史:劉表控制荊襄七郡,被孫、曹、劉三家瓜分

劉琮輕易投降曹操


劉表控制荊州,其中荊州士族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甚至劉表的妻子就是出自蔡氏。這也導致他對這些士族的控制並不徹底,他不像劉焉組建"東州士",也沒有孫策、孫權那些宗族和孫堅舊部,沒有完全屬於自己的嫡系力量。

這些士族願意支持劉表統治荊州,但未必願意支持劉表爭奪天下。如果有更加強大的力量要進入荊州,這些士族也未必願意死心塌地為劉表賣命。這就是劉表為劉琮埋下的隱患。

東漢末年荊州發展史:劉表控制荊襄七郡,被孫、曹、劉三家瓜分

袁術轉移到淮南,曹操迅速南下擴張,那麼劉表和曹操這個曾經的隊友就成為了敵人。曹操消滅袁氏勢力統一河北,手中還握有漢天子這個政治王牌,實力日益增強,荊州士族早就出現了投降的風向。比如從事中郎韓嵩、別駕從事劉先以及幫助劉表鎮壓宗族的蒯越都建議劉表投降曹操。

尤其有一件事,韓嵩出使曹操後盛讚曹操,勸劉表派人質到曹操那裡。劉表想要殺死韓嵩,但是被蔡氏勸止。韓嵩是荊襄名士,蔡氏出自名門望族,二者同氣連枝,而劉表一點辦法都沒有。

東漢末年荊州發展史:劉表控制荊襄七郡,被孫、曹、劉三家瓜分

劉表在世的時候,尚且有一定威望,能夠彈壓這種投降的風氣;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正式南下進攻荊州,而劉表恰好在這個時候病死(這個時是巧合,小編個人認為可能有蹊蹺,但還是按史料記載為準),劉琮被蔡氏支持上位。

劉琮毫無威望可言,甚至受到劉琦的威脅。荊州士族集體向曹操投降,劉琮就無法鎮壓這些士族,也就被攜裹著向曹操投降。曹操不動刀兵就獲得劉表所統治的荊州七郡,實力和野心也空前地膨脹起來。

東漢末年荊州發展史:劉表控制荊襄七郡,被孫、曹、劉三家瓜分

"赤壁之戰"、"南郡之戰"後瓜分荊州


曹操接受荊州的投降,劉備不敢投降曹操,因為"衣帶詔事件"導致劉備和曹操的關係徹底決裂。劉備於是與孫權結成聯盟,還有一種觀點是劉備成為孫權的附庸、客將。不管怎麼說,兩家走到一起。這個時候孫劉聯軍(包括劉琦,劉琦不屬於劉備集團,但立場與劉備一致)所控制的荊州的區域只有江夏郡,其餘南郡、南陽郡、武陵郡、長沙郡、桂陽郡、零陵郡都在曹操的手中。

東漢末年荊州發展史:劉表控制荊襄七郡,被孫、曹、劉三家瓜分

江夏郡是荊州、揚州一帶非常重要的地區,算是荊、揚之間長江水道的咽喉。曹操獲得荊州大部分地區之後,順勢進攻違背自己的孫權,就要沿長江從江夏郡向東進軍。"赤壁之戰"實際上就是孫劉聯軍阻止曹操東進的阻擊戰。結果是孫劉聯軍大獲全勝,曹操不僅僅失去侵佔揚州,或者說江東地區的機會,同時對荊州的控制也面臨挑戰,進入收縮防禦的狀態。

東漢末年荊州發展史:劉表控制荊襄七郡,被孫、曹、劉三家瓜分

這個時候雖然荊南地區仍然保持對曹操的臣服,曹操也派過劉巴到荊南安撫各郡,但實際上他已經做好放棄荊南的打算;對荊州北部的南郡和南陽郡,曹操還是掌握控制權。

在"赤壁之戰"之後,孫劉聯軍繼續擴大戰果,周瑜等人攻打南郡的江陵,這是一個戰略要地,向北可攻襄陽,向西可入益州,向南屏蔽荊南;劉備攻打戰略價值較低的"荊南四郡",就是武陵、零陵、長沙、桂陽。

東漢末年荊州發展史:劉表控制荊襄七郡,被孫、曹、劉三家瓜分

經過超過一年時間的鏖戰,周瑜終於攻克江陵。曹操、劉備、孫權對荊州的瓜分暫時結束:曹操控制南陽郡、江夏北部、南郡北部;孫權控制江夏南部、南郡南部、部分長沙郡;劉備控制"荊南四郡"。後來周瑜病死,孫權又將南郡借給劉備,促成劉備的崛起,也導致孫劉兩家對荊州的糊塗賬。最後孫權趁關羽北伐時奪取劉備所控制的荊州地區,和曹操共享荊州。東漢末年荊州地區的形勢發展就固化下來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