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晚年為什麼一定要廢太子,僅僅是因為所謂的巫蠱之禍麼?

迷茫的尋道者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漢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爺爺和父親是史稱“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劉恆和漢景帝劉啟,西漢的兩代明君。

漢武帝一生功績卓著,政治上實行推恩令,加強中央權力;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統一思想。還有經濟,對外等都是成就非凡。可是晚年怎麼會逼死了太子劉據呢?是什麼導致了這樣一個悲劇呢?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點:漢武帝晚年昏庸的錯誤引導。

太始三年(前94年),漢武帝的寵妃鉤弋夫人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劉弗陵。相傳鉤弋夫人懷孕十四個月,和上古的堯帝一樣,於是所生之門為堯母門。漢武帝命令畫師畫了一張 周公抱著周成王接受諸侯朝拜的畫,賜給了霍光。這一通操作不當緊,滿朝群臣猜測這是要立劉弗陵為太子的節奏。而此時的太子是劉據,漢武帝的這一系列行為導致了父子之間的隔閡和滿朝文武紛紛倒向劉弗陵,使太子劉據被孤立。

第二點:漢武帝晚年生性多疑,被小人有機可乘,製造了 “巫蠱之禍。”

漢武帝晚年,寵信重臣江允,衛子夫失寵。有一次漢武帝生病了,江允對漢武帝說:“陛下這不是生病,而是被人下了蠱術。”於是漢武帝派江允徹查此時,因為江允與劉據不和,江允怕漢武帝死後劉據當皇帝后會殺了他,於是就設計陷害太子。江允在太子府裡偷偷埋下了詛咒漢武帝的木偶,太子見情況不妙,於是假傳聖旨,起兵誅殺了江允。 此時漢武帝的下臣蘇文告訴他太子已反,漢武帝派兵鎮壓,太子不敵,最後自殺,其兒子女兒也都被殺。皇后衛子夫在太子死後不久,也服毒自盡。

漢武帝晚年昏庸,生性多疑而引起的“巫蠱之禍 ”導致了太子劉據自殺,數萬人受牽連,是漢武帝的一大汙點。不過後來漢武帝也下了罪己詔,以示其過,也算是為他的人生畫上了完整句號。


閱史看今


題主好!漢武帝具有"雄才大略"的口碑,是被歷代史學家公認、文學家歌頌、政治家垂範的歷史明星。然而司馬光卻在《資治通鑑》裡,不厭其煩的用大量筆墨,專門寫了漢武帝和長子劉據的事情。叫"戾太子事件"。戾是諡號,意指蒙冤受屈之意,加"水"為淚(繁體)。太子指劉據,武帝長子,衛夫人生。劉據因“巫盎"之禍拒絕被捕受辱自殺,孫子漢宣帝劉詢繼位後追諡"戾",重修陵寢,供奉祭祀。實際上,這段冤案是漢武大帝一手造成,既不顯山露水保全自己,而又了卻心中夙願的一大"力作"。常說"虎毒不食子",況人乎?帝王心事深似海,清官難斷家務事,其中的緣由,唯大漢江山作證。劉據、江充之輩只是匆匆過客,正如劉徹手中運籌帷幄的一枚棋子。

漢武帝劉徹

而立得子,七歲封謫

漢武帝即位後十餘年無子,直到寵幸衛夫人生下三位公主後,時年二十九歲才得第一位皇子。而立之年得子,自然欣喜異常。又是作《皇太子生賦》,又是建祠大赦天下。元狩九年將年僅七歲的劉據立為皇太子,冊立衛子夫為皇太后。請當時有威望大儒石慶,石德,周勃之孫周建德等人先後做太子傅,教習禮義,研讀《公羊傳》治國經略。

平衡朝中力量,起用外戚,軍權不旁落。

匈奴是漢朝的一大頑疾,前朝多以“和親“方式稀釋矛盾爭端。武帝力主克匈,多次對匈奴用兵,收效甚微。漢武帝為了抗擊匈奴,重用外戚力量。這樣的想法,一是軍權不旁落外人之手,二是平衡朝中力量。衛夫人當了皇后,兒子立為儲君,自然引起他人不滿,武帝異母同父兄弟十三人皆封王,各懷心胎,咄咄逼人。特別是"金屋藏嬌“的陳皇后,是劉徹姑姑的女兒。因陳未留一子半嗣,被武帝疏遠,陳常去姑姑處訴苦,姑姑拿衛家人出氣拆劉徹的臺。於是派衛青去邊疆立功,凱旋而歸被封關內侯。霍去病是衛青外甥,跟隨衛青屢立戰功,被拜為大司馬。自此,衛,霍家地位顯赫,門庭若市。權勢灸人,引起武帝不安。

劉據(影視資料)

再得四子無憂,太子羽翼漸豐,稟性仁厚,辦事認真,難馭群臣。

太子為性格仁慈寬厚,溫和謹慎,武帝嫌他不像自己,"及長,性仁恕溫慎,上嫌其材能少,不類己“加之又得四子,心裡漸漸對皇后,太子疏遠"寵漫衰,(皇后太子)常有不自安之意“。武帝常巡視在外,政事交太子處理。武帝用法嚴厲,多用酷吏,冤錯假案多,被太子平反,從而得罪了這些人。皇后勸太子不應該擅自有所縱容而寬赦罪人,武帝聽後讚賞太子,而對皇后的說法不以為然。很明顯是欲擒故縱,只是太子不知其中奧妙,以己孤行,武帝等待時機。

衛青

侫臣構陷,巫盅案發

太子為政時得罪了不少酷吏,衛青,霍去病相繼去世後,外戚勢力大減。侫臣蜂擁構陷太子,據說太子鼻子大,漢武帝在甘泉宮養病時,江充告訴太子說“太子不要進去,陛下有詔說厭惡太子的大鼻子,進去須用紙蓋住鼻子“。等太子走後,江充對武帝說“太子不想聞陛下身上的味道,故此掩鼻"。招致武帝遷怒太子。這就是"太子嶽鼻"的典故,可以看出父子之間已有間隙。此時恰好太子的一位叫公孫敬聲(丞相公孫賀之子)的表兄弟,因貪汙軍餉犯事待處理,有一位叫朱安世的通緝犯被捕下獄,上書誣告公孫敬聲和陽石公主(衛皇后之女)私通以及行巫蠱詛咒天子之事,因這事,公孫丞相父子,皇后兩位公主均被斬殺,劉據在朝堂上再無外家相護。想想看,一個通緝犯的上書能直接呈送御案,還居然知曉公主和誰私通,知曉丞相等人在甘泉馳道埋偶人(木偶人),詛咒皇帝這種應該是隱秘至極的事情?

外戚勢力殆盡,太子抱恨懸樑

武帝派寵臣江充查巫盅,先從其他嬪妃查起,延至皇后宮內一無所獲後,終於在太子東宮挖到了桐木人偶,班固《漢書,五子傳》載:"充遂至太子宮掘蠱,得桐木人。時上疾,避暑甘泉宮,獨皇后,太子在“。太子矯詔用兵欲斬殺奸臣,勢單力薄出走,後官兵追捕,在民宅飲恨自盡(上吊)。皇后衛子夫自殺,抗擊匈奴功臣公孫賀族滅,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牽連而死。江充查案用酷刑和栽髒認罪,大臣和普通百姓驚恐之下胡亂指認,數萬人死於非命。

兩點思考

一是用一位網友的話:"而這(戾太子事件丿件事情無不在無聲中向人們訴說,國無二主,也就是為何中華幾千年封建社會為何經常出現少帝?而上一位皇帝為何不在有生之年,直接輔助下任皇帝上位的原因之一"。

二是:班固評曰"巫盅之禍,豈不哀哉!

此不唯一江充之事,亦有天時,非人力所致焉“。

衛皇后衛子夫


雨送黃昏669


漢武帝劉徹晚年犯的大錯誤就是過於迷信,聽從寵臣江充等人的讒言,才使太子劉據遭到迫害,這其中有幾大原因。

首先,當其真正的兇手不是別人正是武帝劉徹。為什麼這麼說呢?武帝晚年過於信奉迷信,想自己長生不老,想永久佔據皇位。當人站在皇位上享受至高無尚的權力時,是不能輕易地退下來。當武帝看到太子羽翼豐滿時,自己掌握皇權多年,感覺自己要交出皇位,心中當然不是滋味很難放手。武帝心裡上對太子就產生了壓力和恐懼,時間一長就產生了間隙。

其次,武帝身邊的寵臣江充等人就鑽了空子,藉助武帝信奉迷信和心裡壓力加害太子劉劇。江充和劉劇有間隙,至於有什麼間隙史書上也沒有過於闡述,推測可能是劉劇過於直率,刺激到江充的疼處,才使江充等人利用武帝置劉劇死地。從江充等人陷害劉劇看出了,太子劉劇不會陰忍,過於衝動,也看出劉劇依靠母后和舅舅非常強勢,衛青和霍去病去世後,劉劇應該意識到危險的到來,可是劉劇過於自信,沒把江充等小人放在眼裡,劉劇的慘敗是敗在自己的性格上。

總之,武帝想利用江充等人是壓制劉劇的銳氣,沒有想到江充等人置於太子的死地。後來劉劇死後,武帝也很後悔,當然也晚了,江充等人也沒有利用價值,武帝這才把一切錯誤推到江充等人的身上,把江充等人剷除。真正的受益者是漢武帝劉徹,受害者是太子劉劇,江充等人不過是武帝利用的工具而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