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臨終前為什麼要讓弟子看一看自己“手”和“腳”?對今天的教育有什麼啟發意義?

王營評教育


是告訴人們孝敬老人,同時為社會做出貢獻,要從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開始。

儒家認為,最大的孝就是道家的善,如果你孝敬老人,就要有一個好的身體,才能去苦錢養家餬口,如果自己的身體都沒有照顧好,何談孝敬老人。

曾子臨終前,要弟子們看他手足,其實是最後教育弟子們:我雖然父母已經不在了,但是我還是一如既往心存感恩孝敬老人,因為身體好,才能去山上看看老人。

可能有人會問,死都死了,還去看TA幹什麼?如果是這樣想的就是家庭教育失敗了,因為這其實是一種感恩,感恩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上,教我們怎麼做人怎麼做事。一個連自己身體都照顧不好的人,就會怨天怨地,其實就是埋怨父母,還怎麼談為社會做出貢獻!


太陽雨47155173


曾子臨終前,召門下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話說白了就是“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完好無損呀)!《詩經》上說:‘小心謹慎呀,好像站在深淵旁邊,好像踩在薄冰上面。’從今以後,我知道身體是不再會受到損傷了,弟子們!”

儒家認為,對父母的孝要從珍愛自己的身體做起。曾子在臨終前要他的學生查看自己的手腳,以表白自己的身體完整無損,說明他是一個真正的孝子。同時,他還引用《詩經》中的話,告誡他的學生們一生要戒懼謹慎,以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使之不受傷害。

古人認為,身體髮膚生命受之父母,要倍加珍惜!今人要從積極意義上去理解。兒童時代,受父母家人呵護。成人以後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減少父母家人對自己健康安全的擔憂!

當今社會,許多人倚仗年輕,玩命掙錢,不知愛惜自己人身。有的人娛樂通宵達旦,呵聲連天,面黃肌瘦,最終疾病纏身,或未老先衰。有些人酒色過度,走路跌跌沖沖,說話不清不楚,血壓或上或下,身體危機四伏。不少大中學生普遍只讀書,不活動,近視率高舉不下,體質虛弱。一些人爭強好勝,動輒打架鬥毆,傷痕累累。還有些人缺乏安全意識,隨意橫穿馬路、闖紅燈,時有釀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危險。

奉勸這些人,你們是爹孃所生,孝敬父母,不僅是要父母衣食無憂,生活幸福。更要愛惜自己身體,珍愛生命,減少父母對自己行為的不必要擔心牽掛。肆意揮霍自己身體機能的行為,如姿意在身上刺青,任意染髮炫酷,本就面容嬌好,偏要東施效顰,割皮整形,明是男(女)兒之身,卻生生要做變性手術,等等等等,其實都是對自己父母的心上插刀的心理傷害行為,你們知道嗎?你們考慮過爹孃的感受嗎?我親愛的同胞!


怡心室一叟


《論語•泰伯篇》:“曾子有疾,召集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日後,吾知免夫!小子!”意思是:曾子生病,召集他的弟子,說道:“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詩上說:人一生的戰戰兢兢,好象面臨深淵,好象走在薄冰之上。從今以後,我才知道自己可以免於災禍了!學生們!”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孝道是中華傳統美德,孝敬父母應該從多方面做到盡心盡責。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完美,是對父母最大的行孝。只有自己身體的健康,父母的心情才能舒暢,老人也就身體硬朗。如果體弱多病,既不能好好地照顧父母,反而引起父母擔心憂慮,時刻牽掛,也影響父母身體的健康。

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父母給了子女完整的生命,又把子女哺養成人,其中的含辛茹苦,飽受磨難,可想而知。十八年的教養恩情似海深,無以報答,但是保持自己的身體不受傷害,讓父母的晚年得到欣慰,這才是給予父母最好的幸福晚年。身體健康的同時對子女也是一種擔當和負責任,才能更好地培養子女的成長,他們才能更好地安心於創造自己的事業。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曾子對弟子說出的這句話,用心良苦。道出了人生路上的坎坷不平,歷經磨難,危機四伏。是提醒弟子修養品德,學好本領,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中的重中之重,沒有好的身體,要想創造出一番事業,將要付出比常人十倍以上的磨難。甚至一事無成。

曾子是孔子之後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繼承人,致力於傳承儒家思想。與其他弟子一起編寫《論語》,整理《詩經》、《易傳》。他自己的著作《大學》,被列為四書五經的儒家經典。他對弟子所說的那一段話,既是教育弟子以自己完美的身體來孝敬父母,又是激勵弟子在人生路上的謹慎行事,隨時都有危機,隨時都要防範和保護自己。

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有了幸福的物質生活同時,各種意想不到的天災人禍,令人措手不及,防不勝防。我們既要儘量做到謹小慎微,保全自我,又要做出應該做到的事業。當自己終老的那一天,以完美的身體,去面見天堂上的父母,雙方開心一笑,得以安息,這才是真正的往生極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