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二戰前的蘇軍雖然規模龐大,但仍是戰略戰術水平低,武器裝備一般,這可是一大誤會。實際上,當時的蘇軍兵種齊全,不少武器放在世界範圍內也不落後,在戰爭中也經常出現神來之筆。如在1927年,蘇軍在平定中亞細亞地區的叛亂中,就空投部隊深入敵後展開打擊,這也是人類戰爭史上首次出現空間部隊,可以說,蘇軍是空降兵實戰應用的鼻祖。
其實,當時的空降兵與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還有差距,二戰時各國大都把空降兵當成特種部隊來使用,雖然蘇軍率先開創這類戰法,但似乎並不是運用得最為出色的,盟軍在這方面比蘇軍用的更多也更為出色。1944年,盟軍諾曼底登陸時,空降兵便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即便是艱難地開闢出第二戰場,盟軍仍然遭受了來自德軍的拼死抵抗,每前進一步都會付出巨大代價。為此,盟軍高層決定通過一場大規模行動徹底摧毀德軍的防禦。
這件事由英軍統帥伯納德·勞·蒙哥馬利元帥親自操刀,決定以盟軍強大的傘兵部隊為主力制定行動計劃,即歷史上著名的“市場花園行動”。實際上,“市場花園”是由“市場”和“花園”兩部分組成的,傘兵在前者中扮演了絕對的主角,盟軍將通過大規模的空襲,將數量龐大的空降兵部隊投放到德軍腹地;“花園”行動中,盟軍裝甲部隊從正面進攻,一是牽制德軍,為“市場”行動 提供便利;二是突破德軍正面防禦,與傘兵部隊匯合,從而徹底洞穿德軍防禦體系。
計劃看上去天衣無縫,為了使“市場花園行動”發揮最大的震懾力,蒙哥馬利一番忽悠,使得各國都把自己的家底兒掏出來了。1944年9月17日,盟軍集結運輸機5500架、戰鬥機8000餘架,將3.5萬空降部隊投入到德軍腹地,與此同時,近2000輛裝甲車和坦克從正面對德軍發起猛烈攻擊,聲勢浩大,震撼無比。
然而,當第一批空降兵落地時,盟軍士兵便慌了,空降地點竟然有2個德軍裝甲已師恭候多時。看過影像資料,地面上的德軍士兵抬頭射擊,動作悠然,簡直就是在獵鳥。原來,“市場花園行動”看上去完美無缺,實際上卻是漏洞百出。首先,蒙哥馬利對德軍部署瞭解得並不算十分透徹,對計劃區域內的地形也不慎瞭解,不少部隊直接被扔到德軍 頭頂上,還有的則被空投到樹林上方,傘兵被掛在樹杈上,場面十分尷尬。有的德軍部隊恰巧在休息,忽然看到盟軍傘兵光明正大地在自己頭頂搞空降,面對敵人如此愚蠢的“偷襲”,恐怕當場都蒙了。
其次,據說該行動的計劃提前遭到洩露,德軍才得以做好充分應對。另有一點足以看出蒙哥馬利統帥能力的平庸:美軍傘兵大多規定從366米~457米之間的高度跳傘,而英軍則以244米為標準跳傘高度。蒙哥馬利在制定計劃時顯然忽視了這點,一律按照英軍標準,結果大量美軍傘兵直接被摔死。最慘的恐怕是波蘭傘兵了,還沒落地就被打死大半,除去摔死的,剩下的也只能舉手投降,1500人沒能發揮一點點作用就全軍覆沒了。有的士兵被掛在樹上,面對敵軍也只能裝死,伺機脫身。
更要命的是,“市場”行動受挫,“花園”也好不到哪兒去。要知道,負責“花園”行動的主要是英軍,二戰中英軍戰鬥力之低令人恥笑,而在“花園”行動中,英軍坦克根本無法突破德軍防線,即便是僥倖未被德軍發現,順利抵達計劃地點的空降部隊也對接下來的行動感到一片迷茫。就拿美軍精銳的101空降師來說,該師在抵達計劃地點後見友軍遲遲不到,一面要同德軍作戰,另一面還得趕去支援,搞得焦頭爛額。1944年9月20日,美軍依靠極為慘重的傷亡才勉強奪取了計劃中關鍵的瓦爾河大橋,但很快就陷入德軍包圍;另一方面,盟軍雖攻佔了阿納姆大橋,但缺少支援很快就被德軍重新奪回,部隊損失慘重,甚至有部隊全軍覆沒。
此時,英軍大部隊正在奈梅亨地區西南方與德軍鏖戰,在肅清該地區的德軍後,第30軍居然下令原地休整18個小時。英軍慢吞吞的節奏對計劃產生了極大破壞,當第30軍趕到萊茵河,對阿納姆大橋展開進攻時,德軍早就做好了防禦工作。1944年9月24日,盟軍眼看攻破無望,遂在奈梅亨構建防線,各部隊開始撤退。值得一提的是,蒙哥馬利寧可投入重兵與德軍硬碰硬也不願藉助萊茵河下游的德利爾渡口繞過德軍,或者說蒙哥馬利乾脆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便利,由此可見,其水平與頂級名將相比還是有所差距的。
毫無疑問,“市場花園行動”是一場恥辱性的大敗,盟軍方面損失近2萬人,其中英軍投入空降兵1.06萬人,最終僅有2398人活著回來;德軍傷亡具體情況不明,但一說僅在3300人左右,真可謂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值得一提的是,此役不但沒能粉碎德軍的防禦,反而把自己嚇破了膽。美軍多支精銳空降部隊減員慘重,說啥也不願再投入戰鬥了;而盟軍乾脆徹底放棄了空降戰術,在二戰剩餘的時間裡很少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