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了! 那些依賴小米成長的生態鏈企業, 紛紛“去小米化”?

近日,又有一家小米生態鏈企業發生工商變更。

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劉德退出華米科技董事行列,而他恰恰曾是小米生態鏈負責人。此外,小米投資人之一嶽斌以及曹莉平也退出華米科技股東行列。因此,有人據此得出結論“去小米化加速”。

消息一出,華米科技立刻進行澄清。

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華米科技戰略投資方和業務合作伙伴,小米的持股從未發生改變,“一股都沒賣過”。目前,劉德仍然是上市公司的董事。此次變更系正常的公司治理行為。並透露,最新一代小米手環 5,也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正式推出。

尷尬了! 那些依賴小米成長的生態鏈企業, 紛紛“去小米化”?

現在的小米,已無法支撐他們新一輪增長?

5年前,雷軍曾發誓“5年內投資100家生態鏈企業”。

憑藉小米強大的供應鏈、資金、用戶、渠道、品牌等資源優勢,一批生態鏈企業發展勢不可擋。紫米的移動電源,1More的耳機,華米的手環,都是典型代表。

眾所周知,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小米手環的熱銷,極大地推動了華米科技的高速增長。該公司日前發佈的業績報告顯示,2019第四季度,公司營業收入達21.1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72.4%。去年推出的小米手環4還創造了開售八天全球發貨量超過百萬臺的記錄。

近日,華米科技攜手鍾南山院士團隊共建腕部智能可穿戴聯合實驗室,更彰顯了其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面的技術和創新優勢。

但是由於產品一直被打上“小米標籤”,其自有品牌卻鮮為人知。

更尷尬的是,小米雖然為他們貢獻了大量營收,但帶來的利潤卻相對有限。於是,華米開始考慮突出自有品牌。在業績增長和股價上揚的雙重驅動下,華米科技更加堅定了自主品牌的發展之路。

尷尬了! 那些依賴小米成長的生態鏈企業, 紛紛“去小米化”?

依賴減弱,但“去小米化”≠脫離小米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小米生態鏈企業並不是小米的子公司,小米對其並不擁有控制權。比如,華米、綠米、雲米等都是小米的合作伙伴,而非子公司。

當這些公司出貨量上千萬甚至破億,並能持續增長的時候,他們對小米的供應鏈、資金、用戶、渠道、品牌的依賴,無疑日益減弱。目前,小米手機增速放緩,更削弱他們對小米的依賴。

去年6月至9月,華米科技連續舉辦多場發佈會,主推專屬品牌Amazfit新品,急切想要建立自家品牌的市場優勢。

然而,他們是想通過豐富自有品牌來平衡產品佔比,打造多元化運營模式,而不是脫離小米。華米科技創始人兼CEO黃汪也曾經表示,在他的計劃中,永遠不會存在“脫離小米獨立發展”的可能。

其實,在合作過程中,小米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靠投資參股控制的時代已經過去,想攜手走向更遠小米也需要自我升級。事實證明,小米一直強調的“硬件業務低利潤”非常不利於生態鏈企業的發展。

那些離開小米生態鏈的企業,現在怎麼樣了?

常言道,背靠大樹好乘涼。然而對於生態鏈企業來說,“去小米化”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此前已經有一個成功的例子——石頭科技。這家公司曾是“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ODM原始設計商,曾借勢小米迅速發展壯大。

由於米家品牌系列產品以性價比著稱,並且採用利潤分成模式,因而石頭科技米家品牌掃地機器人毛利潤並不高,並呈現出逐步下滑之勢。2019年石頭科技“去小米化”策略,使得公司利潤大增,自有品牌產品收入佔比已超過米家品牌,這也增強了其上市的底氣。

如今,打造自家品牌,擺脫小米IP的單一產品線模式逐漸被效仿,這樣的趨勢也被外界認為是“去小米化”的獨立行動。

不過,小米生態鏈的大部分企業,由於團隊實力、市場不成熟等諸多原因,還是離不開小米的羽翼。比如,綠米、雲米等在上市後都選擇加大投入,專注於自家品牌的建設,但效果似乎都有些不盡人意。

尷尬了! 那些依賴小米成長的生態鏈企業, 紛紛“去小米化”?

自有品牌對於生態鏈企業有多重要?

顯而易見,小米IP的價值賦能已經過了爆發期,單一的品牌輸出無法滿足生態鏈企業下一輪的高速增長。

對於生態鏈企業而言,打造自有品牌是希望市場與外界能通過其他渠道看到小米背後的自己。然而一旦離開了小米,必然面臨著強大的競爭對手和複雜的競爭格局。

簡言之,掃除了一個內部障礙,可能會遇到來自外部的更大阻力。新品牌、新用戶、新市場的開闢,也是一大挑戰。

其實,小米生態鏈的不少公司都曾表示,小米很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品牌,前提包括不能犧牲小米利益。無論如何,這些飛速成長起來的企業,最終還是要依靠自己,畢竟“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

在5G即將爆發的關鍵時刻,生態鏈企業的“脫離”“獨立”似乎顯得有些涼薄。未來這種局勢,會不會成為小米生態鏈之殤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