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包山種樹


劉邦當皇帝后,論功行賞張良的名次排到確實是不高的,甚至是在很多人的後面,僅僅是排了62位。

為何會是這個樣子呢?

我們都知道劉邦建立漢朝三個人最為關鍵,他們就是韓信、蕭何和張良。正是劉邦說他們是漢初三傑的,沒有他們三個也就沒有劉邦的大漢天下的。

可是,在分封的時候,為何他們三個沒有按照一、二、三的名次來呢?

我們看看劉邦當皇帝的時候,是怎麼給他們分封的?

第一個權利最大的肯定是韓信,因為韓信是被封王的。

張良和蕭何都是侯爵,他們是沒有辦法給王比的。

不過韓信這個王是他給劉邦討要的,當時劉邦正在和項羽打仗,若是劉邦不封韓信為齊王,他就不出兵。

不出兵劉邦就打不過項羽,為了徹底打敗項羽,劉邦就給韓信封了齊王。

齊國有七十二座城池,非常的富庶,劉邦當了皇帝之後,就把自己的兒子劉肥封為了齊王,讓韓信去當楚王去了。

不過,這個時候韓信的身份依然比蕭何和張良高的。

所以說張良、韓信、蕭何三個當中,韓信的地盤最大,權利也是最高的一個,畢竟他是一方諸侯王,擁有調兵打仗的權利。

除了韓信之外,劉邦最為器重的人就是張良。

一開始劉邦給張良的分封,是讓他在齊國自選三萬戶,當作自己的食邑。

這個三萬戶是什麼意思呢?

一般分一萬戶的侯就是了不得的了,我們所說的萬戶侯就是一萬戶,劉邦給張良三萬戶,還是最富裕的齊國。

可見,劉邦對他的重視。

要知道劉邦第一次給蕭何的分封也就是8000戶,最後給他漲了2000戶,才達到萬戶侯。

對比張良,蕭何的侯簡直就是太小了。

但是,張良沒有接受。

因為張良太瞭解劉邦了,若是想要保命還是不要那麼貪婪。張良假如真的在齊國選三萬戶,劉邦恐怕就睡不著覺了吧。

但是,最終劉邦還是要封他呀。

張良自告奮勇在比較貧困的留縣要了一萬戶,他也被稱為留侯。

劉邦對他的選擇很滿意。

分封完之後,劉邦又要讓張良到朝中當官,但是,張良拒絕了劉邦,他要歸隱山林,說白了江湖上的事情,他不想管了。

這個時候劉邦只能退而求其次,來重用蕭何了。以後就是治理天下的時候了,蕭何治理國家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要如何調動蕭何的積極性呢?

給他分封排名第一,讓其它人給予蕭何應該有的尊重。我們都知道宰相就被蕭何給當了,蕭何的第一就是這麼來的,事實上蕭何的食邑不但比張良低,也比曹參和周勃低。

他只是口號上排名第一,幫助劉邦管理天下大事而已!

我們在說回張良!

張良連最實質的土地都不要,虛名他肯定就更不要了,這個名次劉邦看著給他排就可以了。最後,張良來了一個62名。

所以說這個名次排的並沒有什麼規律可循的,在當時是有很多現實情況造成的。

事實上給張良一個不好的名次,倒是他很喜歡的,因為這樣不至於讓他鋒芒畢露,也不至於引起其它人的猜疑和惦記。

所以62名對於張良來說,是在好不過的了。


漢史趣聞


此問有誤,張良是漢初二十九侯中第二批第三位,第一批封侯具有一定的宣傳導向作用,是為劉邦封賞功臣定基調的,第二批才真正是大腕雲集。張良在第二批位列第三,排在其前面的是僅僅是呂氏兄弟兩人,而蕭何、周勃、樊噲、灌嬰等大碗都在其後。所以說張良在論功行賞的時候得到了應有的重視,且人家是萬戶侯,漢初萬戶侯只有三位!他們是曹參、張良與蕭何,其中蕭何初封八千戶,劉邦走後門給這老夥計加了兩千戶,這才躋身萬戶侯,而劉邦令張良在齊地任意挑選三萬戶,張良不願成為眾矢之的,因而自降至萬戶,是實打實的萬戶侯!



漢初首封十侯

西漢開國後,七年時間內共封了一百四十三位功侯,奠定階級基礎和統治架構的當屬初期分封的二十九侯。即從漢六年十二月甲申日首封的平陽侯曹參開始,到漢六年正月戊午日的東武侯郭蒙結束(秦漢以十月為歲首,這裡不是時間錯誤)。此階段完成後,由於“其餘日夜爭功不決,未得行封”,直到該年三月,劉邦與張良商議後,才繼續分封,可以說二十九侯之後的分封,很大程度上還參考了張良意見。



先說漢六年十二月甲申日分封的十侯,從前到後分別是平陽侯曹參、信武侯靳歙、清陽侯王吸、汝陰侯夏侯嬰、陽陵侯傅寬、廣嚴侯召歐、博陽侯陳濞、曲逆侯陳平、堂邑侯陳嬰。這是《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記載的分封順序,此順序並不代表功勞大小,但絕對代表著劉邦平衡各派系的意志,我們來一一解析:

首批十侯中,第一位

曹參、第四位夏侯嬰屬於從龍最早的沛縣嫡系;靳歙、召歐、陳濞屬於外縣將領,但跟隨劉邦時間長,我們暫稱外縣嫡系;這裡陳平比較特殊,他是劉邦還定三秦的時候才歸順的,此後在出關的統一戰爭中擔任“地下工作者”,他的代表性不在於時間,而在於工作性質。王吸、薛歐屬於劉邦老家豐縣子弟,劉邦起事後,從家鄉投奔劉邦,這幫人代表劉邦的老鄉;傅寬是韓信手下得力干將,陳嬰則是西楚投降過來的代表人物。這十個人的分封,為之後的分封奠定了基調,後來基本上是按照這個體系分別照顧各派勢力的,勢力照顧到後,分封的標準就是功勞大小。

所以這十人的分封可以看成劉邦要傳達給各功臣的信號,起到宣傳導向作用:

曹參是沛縣子弟中戰功最高的,這個是可以量化的, 如《史記》記載的“凡下二國,縣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將軍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馬、候、御史各一人”。 所以首封曹參意味著沛縣從龍者,應該屬於首先考慮的封賞對象,這是給劉邦起事兒時候的老夥計一個交代,彆著急,慢慢來,以後封侯首先還是咱們沛縣的難兄難弟!而且第一批分封中還以戰功列席了夏侯嬰,十人之中沛縣老夥計入列兩人,而且曹參萬戶侯,夏侯嬰六千九百戶,二人封賞位居前兩名,代表沛縣子弟不僅封賞比重大,且得到的“好處”最豐厚!其實對劉邦而言,穩住了沛縣子弟,就相當於是穩住了漢庭的根基,因為此時他們很多人手握重兵。

靳歙是第二位封賞的,他雖來自外縣,但屬於早起跟隨劉邦起事的中流砥柱,相比較沛縣老夥計的親近關係,這幫人差點意思,但相比較豐縣老鄉,這幫人又更接近嫡系。他們隨著劉邦南征北戰中立下戰功,忠誠度值得信賴,又屬於漢軍主力,所以靳歙排在第二,同時封賞了召歐、陳濞,代表著中流砥柱的重要性,這些人基數較大,所以有三人入列,表示劉邦不會忘記半路跟隨自己的功臣。

王吸位列第三,則代表豐縣老鄉的地位,劉邦將老鄉排在第三,我覺得還是受到當年豐縣兵變之事的影響,否則較親疏遠近來說,這部分人的待遇應該比半路投奔的強。但這場危機被化解之後,劉邦寬容的接納了這批人,在日後的征戰中,豐縣子弟也踏踏實實的跟隨劉邦,並立下赫赫戰功,

所以劉邦還是將豐縣老鄉加入了核心團隊,並放在第三的位置。王吸、薛歐二人則代表豐縣子弟所佔比重。

傅寬是位列第五,按派系劃分,則屬於第四梯隊要考慮的,即大將軍韓信一派。楚漢爭霸期間,這些人立下戰功自不必說,但他們是韓信的嫡系,而非劉邦的嫡系。韓信索要“假齊王”一事對劉邦還是有影響的,這批人很有可能成為韓信“造反”的主力軍。若不分封則會激起更大的反對意見,所以劉邦分封傅寬

意在維穩,此時的傅寬已經是齊相,封他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可是傅寬只獲兩千六百戶的封賞,在首批封賞裡倒數第三,這與戰功其實不符,或許也有敲打之意。

陳平屬於“地下工作者”,投靠劉邦後幾乎乾的都是特務工作,離間、行賄、打探情報這些工作無法用戰功衡量,但作用又很大,且由於工作性質的隱秘性,在核心集團裡不顯山不露水,所以劉邦特意照顧了這個群體,讓他們名垂青史。陳平的五千戶不算低了,這也是給幕後工作者一個交代,表示劉邦不會抹殺這些人的功勞,一定會有重賞。



陳嬰是首批最後一位列侯,且是食邑最少的一位,他是西楚降漢的代表人物,他隨箱梁、項羽多年,直到項羽死後才歸順漢軍,但由於此人政治立場有值得“爭取”的地方(較擁護楚懷王、楚元王),所以劉邦給奠定了基調,對投降者,政治立場比較“正義”的,還是會封的,只不過這些人跟錯了人,所以封賞不會太高。

漢初第二批封侯

如果說首批封侯是定基調的,那麼第二批封侯則是真正意義上的表彰!但在第一批封侯時很可能是漏掉了呂氏家族,所以在漢六年正月丙戌日加封了呂后的兩位兄弟,即周呂侯呂澤、建成侯呂釋之,隨後才開始按照基調封侯。所以可以說張良是第二批第三位,也可以說是第三批第一位。在補充分封呂氏兄弟之後,劉邦於漢六年正月丙午日分封了十六位列侯,其中便是以張良為第一席。



此批封侯順序:留侯張良、射陽侯項纏、酇侯蕭何、曲周侯酈商、絳侯周勃、舞陽侯樊噲、穎陰侯灌嬰、汾陰侯周昌、梁鄒侯武虎、成侯董渫、蓼侯孔聚、費侯陳賀、陽夏侯陳豨、隆慮侯周灶、陽都侯丁復、新陽侯呂清、東武侯郭蒙。

  • 按照首批十侯的派系劃分來對號入座:

周勃、樊噲屬於第一梯隊,是沛縣嫡系武將;酈商、灌嬰、周灶屬於第二梯隊,是外縣投奔的武將,亦視為嫡系;第三梯隊的豐縣老鄉在這一批未得分封;孔聚、陳賀、陳豨都是大將軍韓信體系下的重要人物,屬於第四梯隊;武虎、董渫跟陳平的性質相當,屬於第五梯隊的幕後功臣;項纏(項伯)、呂清皆是第六梯隊的西楚降將;丁復、郭蒙則是呂澤從屬,也就是漢六年正月丙戌日補充分封的呂氏派系。



以上人員分封與首批封侯的原則是吻合的,且每個人都能量化軍功,如周勃“入漢,定隴西,擊項羽,守嶢關,定泗水、東海。侯,八千一百戶”。再如灌嬰“入漢,定三秦,以車騎將軍屬淮陰,定齊、淮南及下邑,殺項籍,侯,五千戶”。這裡需要解釋一下,灌嬰是劉邦派往北線輔助韓信的將領,並不是大將軍體系下的將軍,他是從劉邦親兵成長起來的將領,隸屬關係當是劉邦嫡系。這些量化的軍功都能轉化成對應的封賞,而有些功勞是無法量化的,比如項伯這種,劉邦只能特意點出他在鴻門宴上助其脫身的功勞。



除了上述人員外,最引人注意的便是蕭何、周昌、張良這三人,他們是劉邦的核心智囊,而功勞也不可能向軍功一樣量化。張良的封賞被記載為“常計謀平天下,侯,萬戶”,沒有具體的功勞描述,但“常計謀平天下”這句話的上限足夠高,萬戶之賞也壓過了周勃這類將領。蕭何的封賞被記載為“佐上定諸侯,為法令,立宗廟,侯,八千戶”,也是一個上限很高,很籠統的概括,但八千戶之封賞僅比周勃少了千戶,比樊噲的五千戶還多了三千。


周昌的提拔源於其哥哥周苛,劉邦做泗水亭長時,這二人都是泗水卒吏,也算沛縣嫡系,只不過二人都是搞文職工作的,滎陽之圍時,周苛寧死不降,被項羽煮了,所以周昌接替哥哥當了御史大夫。說到這裡就得提一下漢政權的領導班子了,劉邦立為漢王后,他的輔政體系就是丞相蕭何、太尉盧綰和御史大夫周昌。待韓信加盟後,大將軍進入核心體系,在軍事上與盧綰“分庭抗禮”,相互制衡。張良在劉邦集團內的身份比較特殊,他是重要謀士,卻遊離於幾大勢力之外,歷史上幾乎沒有記載張良在漢王處的任職,所以張良在第三批第一位封萬戶侯,是劉邦給予的特殊嘉獎,不牽扯派系的照顧。



張良排名六十二的說法

由上文可見,張良在漢初分封時食邑萬戶,封侯順序位列第三批第一位(或者說第二批第三位),初封食邑僅次於曹參。既然武將是以軍功定食邑,那麼文臣當然以功勞比戰功,所以漢初給文臣封侯時會說“功比某某”,張良能得萬戶,也就是以文臣之首來對比曹參的。不過這裡有可能是刻意壓低蕭何,抬升張良,畢竟蕭何是丞相,張良無實職,而實際上二人的功勞難分伯仲。那麼這個第六十二的排名打哪來的呢?



“蕭何第一,曹參二,張敖三,周勃四,樊噲五,酈商六,奚涓七,夏侯嬰八,灌嬰九,傅寬十,靳歙十一,王陵十二,柴武十三,王吸十四,薛歐十五,周昌十六,丁復十 七,蠱逢十八。 ”——《史記索隱》

劉邦白馬之盟時確實做過十八侯的排名,《漢書》載為“申以丹書之信,重以白馬之盟,又作十八侯之位次”。但《索隱》中的排位是否為白馬之盟時的排名呢?《漢書》只是提了這個事兒,並沒有實際名錄,所以這個排名可能是後人偽造的。呂后時期,也令陳平“盡差列侯之功”,這個時期的排名政治意義就很大了,畢竟呂后封了異姓王,比如劉邦封的周呂侯呂澤,被呂后追封成悼武王,其長子呂臺封呂王,建呂國。所以呂后時期的功臣排名定會偏向呂氏家族,比如“武信侯呂祿上侯,位次第一”。



“以綴續前記,究其本末,並序位次,盡於孝文,以昭元功之候籍。”——《漢書》

到了文帝時期,劉氏重新掌握權力,也開始了對諸呂的清算,所以這個排位必然會改動,諸呂在這次改動中一個席位都沒有了,親呂的大臣如張買、馮無擇也一併被除名。那麼張良的席位被推後就可以理解了,畢竟當年他幫助呂后保太子位,對呂后臨朝稱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可以說這次改動的主觀性太強,若按照漢初劉邦分封來看,列侯食邑前十位分別是曹參、張良、周勃、蕭何、丁復、夏侯嬰、陳平、樊噲、王陵、灌嬰。

綜上所述,張良在劉邦時期已經得到應有的褒獎,所謂的功臣排名只不過是後人政治博弈的結果。而且由漢初封侯順序、食邑來看,張良的分量超過了那些沛縣老夥計和豐縣老鄉(除封王的以外)。不過“漢初三傑”中,韓信雖封了王,卻難以保全;蕭何雖為丞相,卻陷入迫害功臣的政治鬥爭中;唯有張良領了萬戶全身而退,結局是最完美的。


棍哥觀史


張良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劉邦也說過自己奪天下靠的就是蕭何、韓信、張良三人。

這三個人裡,韓信是王爵,自不必多說,蕭何被評為功臣第一,也是實至名歸。唯獨張良卻位列功臣榜第六十二位,陳平、周勃、樊噲甚至連外戚張敖在犯了刺殺皇帝的大罪被奪掉王爵後,他的排名還在張良前面,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主要還是張良自己不願意,劉邦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

劉邦不是不想抬張良,當年封侯的時候劉邦對張良說:“自擇齊地三萬戶”。齊國是當時漢朝除中央外最富庶的地方,而且以漢初的人口水平,三萬戶基本上就等於一個小國家了。這一句話引來臺下無數的羨慕和嫉妒,可見劉邦對張良那是沒話說。

但是張良明白,功高震主,榮高妒人。張良要真答應了,以後不僅要面對劉邦的猜忌,還得時刻提防其他大臣的陷害。劉邦就算再信任張良,可是三人成虎這句話也不是沒道理。

不僅如此,國家安定之後需要的是治世能臣,張良是個謀主,和平之後的事情他就插不上手了,沒有人比蕭何更合適了,別看後來曹參、周勃、陳平等人都當過宰相,但是他們所執行的其實都是蕭何定下的制度,蕭何開創的政治局面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才被打破。張良深知以後自己的作用將遠遠不如蕭何,甚至連叔孫通都比不上,所以選擇主動引退。

最後一點,張良就不想當官,張良平生所願其實只有復韓,他多次離開劉邦就是為了恢復韓國,但是項羽毀了他這個夢想,所以張良又以滅項為志願,劉邦幫他達成了願望,張良當然也不願意再和這幫人勾心鬥角了,縱情山水豈不快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