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一年級學生心理髮展特點及教學對策——以數學教學為例

摘要:愛爾蘭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曾說過"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是點燃生命中的靈性和慾望,是點燃人具有的自我發展的動因,是點燃學生的心理內力"。學生一旦在心理上被激發出學習的動力,他們的學習就會十分自覺,對學習也十分有興趣、熱情,也能積極的應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而剛剛踏入小學校門的一年級學生,正處於從幼兒園向小學轉換的階段,心理上的學習動力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尤其是枯燥乏味的數學計算,如果處理不當,學生很容易對數學產生厭煩,也有可能導致學生一生不愛學習數學,因此,依據小學一年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就顯得十分重要。筆者在小學見習過程中經歷了一些與學生心理發展特點有關的教學的課堂,在此通過部分心理發展理論,淺談在小學一年級學生群體講授部分數學課程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小學一年級;心理發展;教學方法;數學教學


淺談小學一年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及教學對策——以數學教學為例


小學一年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

埃裡克森人格發展理論

埃裡克森認為,人的發展歷經八個階段,童年佔有五個階段:嬰兒期"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0-1.5歲)、兒童期"自主與羞怯(或懷疑)的衝突"(1.5-3歲)、學齡初期"主動對內疚的衝突"(3-6歲)、學齡期"勤奮對自卑的衝突"(6-12歲)、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12-18歲)。

我國小學生入學年齡規定為截至當年12月31日之前年滿6歲,即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處於埃裡克森人格發展理論的學齡初期和學齡期的後、前邊緣。處於這兩階段的兒童有較強的塑造性,利於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

一方面,當主動感超過內疚感時即會獲得"目的"的品質,為追求"目的",兒童不受罪疚感、懲罰的恐懼所限制。另一方面,當兒童的勤奮感大於自卑感時,他們會獲得"能力"的品質。埃裡克森說:"能力是不受兒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練技能和智慧"。

筆者認為,根據埃裡克森人格發展理論,一年級的學生,應對其進行適當的鼓勵和引導,幫助學生形成主動性,建立信心;應使其脫離強者的幫助自行完成任務,同時施以一定的任務難度,適度增強其挫敗感,建立學生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的品質。


皮亞傑兒童認知發展的四階段理論

皮亞傑將兒童心理發展分為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15歲)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是密切練習的,每個兒童的發展都必須經歷這四個階段。

一年級學生處於前運算向具體運算轉化的階段,認知結構、洞察力、創造力和想象力在這一轉化過程中都會發生改變,他們的認知活動具有相對具體性,還不能進行抽象的運算思維,思維具有一定的彈性,可以逆轉,且獲得了長度、體積、重量和麵積等的守恆概念,但仍需要具體事物的支持。

在數學學習中,這一轉化過程尤其需要重視。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導致其課程內容很容易超出兒童認知發展的階段。因此在教學中應多使用教具進行教學,培養學生具體操作能力,此外還應引導學生觀察,培養學生洞察力。


淺談小學一年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及教學對策——以數學教學為例

一年級學生數學教學策略

組織口算比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一年級學生大部分都已經在幼兒園時期學習了手指速算,可以利用速算熟練計算10以內加減法,但這樣的算術方法顯然不利於之後的學習。因此,就要對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口算"多進行練習。而作為數學枯燥乏味的知識的一部分,口算也需要每天練習,這樣下去很容易導致學生討厭口算、亂算、濫竽充數。

為提升學生口算積極性,可以採用比賽的形式激勵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採用小組制,利用每天課前5分鐘時間,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口算答題,全組都答對記滿100分,一人出錯扣5分,得分最高的小組獲勝,且在之後的練習中逐漸增加口算難度。

這樣的比賽方式,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也能讓學生因自己導致小組扣分時產生一定的內疚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其勤奮練習的品質,主動承擔任務,培養其積極學習,敢於擔當,獨立自主的品質。

舉辦手工展覽,培養操作能力

小學一年級學生在圖形幾何領域的學習較為吃力,因為在一年級的學生正處於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交合的時期,思維雖然具有一定的彈性,也獲得了部分守恆概念,但仍不具備抽象思維,因此在涉及圖形幾何方面的學習上,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模型,強化抽象思維的鍛鍊。

以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認識圖形(一)》為例,可以把一節課做成展覽會的形式,提前佈置好任務,讓同學們預習這節課,在預習後自己製作喜歡的圖形,帶到課堂上供大家參觀。學生在製作圖形的時候,無論是平面圖形還是立體圖形,只要學生親自動手製作了圖形,都已經對圖形的基本特點有了一個模糊的瞭解,少部分抽象思維強的學生甚至會總結出圖形之間的異同。這個時候再由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分享和總結,能達到很棒的教學效果。在這一節課講完後,到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學習《認識圖形(二)》的時候,學生就能很主動、很快速的使用"七巧板"拼接出各種圖形,實踐操作對課程的上下銜接也有良好的輔助效果。

引導自主觀察,培養洞察能力

布魯納認為"發現是教育兒童的主要手段",發現式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興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內部動機和學習的積極性。

在一年級上冊《認識鐘錶》這節課中,除了教材上給出的三個時間的鐘表圖形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觀察教室的鐘表、自己家的鐘表,有些同學自己手上戴的手錶等。另外還可以展示出不同外觀的鐘表,如方形和圓形,讓學生觀察方形和圓形的鐘表在時間上有什麼差異,學生通過觀察可以得出鐘錶的外形不影響鐘表時間的結論。

經過學生對鐘錶的觀察後,教師再來提問學生髮現了什麼規律或特點,讓大家一起來看小明的一天(教材練習)作為鞏固,再使用教具(可認為撥動的模型表)來讓大家自己寫下一天的計劃來進一步加深對鐘錶的認識。

結語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心理學理論是有缺陷的。布魯納的"發現式教學法"比較浪費時間,不能保證學習的水平。此外,理論也會受不可控情況的影響,皮亞傑的四階段論表明任何學生都會經歷這四個階段,但在學生群體中,不能排除學生智力發展速度的影響,每個班級裡都會有幾個聰明的孩子,也會有幾個"笨"的孩子,理論研究映射的群體只是智力居於中等水平的人,對於那些水平超常和水平較低的學生來說,教師還應該做到因材施教,讓全班學生共同進步,而不是對所有學生"一概而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