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蕁麻疹的治療盤點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出現的一種侷限性水腫反應,臨床上特徵性表現為大小不等的風團伴瘙癢,可伴有血管性水腫[1]。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常纏綿多年不愈。


淺談:蕁麻疹的治療盤點

蕁麻疹典型風團


病因


蕁麻疹的病因十分複雜,臨床工作中很難明確,帶來很多不規範的檢查和解釋,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負擔。中國蕁麻疹診療指南(2014版)[2]明確提出蕁麻疹的病因分為內源性及外源性,強調內源性是隱匿性和持久性,而外源性是一過性特徵。特別指出慢性蕁麻疹很少由變應原介導所致,應結合病史有針對性地選擇實驗室檢查。


更多病因閱讀:警惕細節裡的蕁麻疹誘因 | 病例分享


發病機制


蕁麻疹的發病機制十分複雜,包括免疫性機制(自身抗原、IgE、高親和力IgE受體及補體相關)、非免疫性機制(肥大細胞誘導劑)及特發性機制(尚未闡明,甚至可能是非肥大細胞依賴性)。其發病機制的核心是肥大細胞的活化及其介質的釋放,其而其治療應基於發病機制的治療,主要靶向是肥大細胞及其釋放的介質(如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白介素等)。


診斷


根據發生及消退迅速的風團,消退後不留痕跡等臨床特點,本病不難診斷。但確定病因較為困難,應詳細詢問病史、生活史及生活環境的變化等。


風團的形態和大小:風團表現為線狀多為人工性蕁麻疹(皮膚劃痕症)。風團小, 1-3 mm,周圍有明顯紅暈,有時可見衛星狀風團,則可為膽鹼能性蕁麻疹。


風團的部位和時間:風團分佈於掌距或下背部,可為延遲壓力性蕁麻疹。風團限於暴露部位者可能與日光或冷有關。風團存在時間超過 4-6 小時,且消退後有色素或鱗屑,並伴有關節痛、腹痛、血沉增快,病理為壞死性血管炎對抗組胺藥物無效時可考慮為蕁麻疹性血管炎。


各種物理性蕁麻疹和特殊類型蕁麻疹的診斷還需依賴各項特異性診斷試驗(如冰塊試驗等)。本病應與丘疹性蕁麻疹、蕁麻疹性血管炎等進行鑑別;伴腹痛或腹瀉者,應與急腹症及胃腸炎等進行鑑別;伴高熱和中毒症狀者,應考慮合併嚴重感染。


治療


蕁麻疹的治療的總體原則是避免不良刺激,控制炎症反應和緩解皮膚症狀。應儘可能避免各種觸發因素,如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藥物、理化因素、精神因素等 。同時要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進行相應的對因、對症治療及相應個體化治療。


慢性蕁麻疹的主要治療藥物是抗組胺藥,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非索非那定等,它們能減少瘙癢、風團。國外有學者認為各種抗組胺藥可如此合用:


  • 兩種第一代H1受體拮抗劑;
  • 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組胺藥聯合應用,第二代抗組胺藥在早上用,第一代藥物晚上用;
  • 兩種第二代抗組胺藥聯合應用;
  • 多塞平和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組胺藥合用;
  • 一種H2受體拮劑(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同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組胺藥合用;
  • 抗組胺藥合用管理應注重科學管理的理念如首選藥物、劑量、維持和減量等。


如果症狀1 ~ 4周後仍無改善,建議給予環孢素、糖皮質激素、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生物製劑如奧馬珠單抗等作為二線治療。奧馬珠單抗在治療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及難治性蕁麻疹中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值得關注。慢性蕁麻疹的治療應有長期的慢病管理及階段減量的觀念。


對於兒童和妊娠哺乳婦女的處理,蕁麻疹治療流程同樣適用於兒童和妊娠期婦女。注意以下要點:


  • 妊娠期間,儘量避免使用抗組胺藥物,必要時權衡利弊給予第二代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等;
  • 哺乳期婦女應選擇乳汁濃度較低的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鑑於氯苯那敏可經乳汁分泌,降低嬰兒食慾及引起嗜睡,應避免使用;
  • 推薦非鎮靜類第二代抗組胺藥物作為兒童蕁麻疹治療的首選藥物,應根據說明書選擇合適的抗組胺藥物,但是需要關注其對學習認知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學軍.皮膚性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6: 107.

[2]趙作濤,郝飛.中國蕁麻疹診療指南(2014版)解讀[J].中華皮膚科雜誌,2016,49(6):388-390.

[3]Negro Alvarez JM, Mirallers Lopez JC.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 treatment Allerg[J].Immu nopathol,2001,29(4): 129- 1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