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想賺錢,你為啥還在堅持零收入寫作?

對許多人說,因為有了足夠的生活積累,他拿起了筆。


我正好相反,我的人生極度蒼白,我是仗著閱讀和寫作才弄明白一些事情的。

起首這句話是南大畢飛宇教授寫在書封上的話,初讀時,我的內心一瞬間就被擊中了,是的,這也是我內心的真實寫照。


除了想賺錢,你為啥還在堅持零收入寫作?

寫作,是一種積累

表達自己,是現代人的剛需

一天,我和一個B站的全職up主聊天,我無意中說了這樣一句話:現在已經不是互聯網最佳的紅利期,所有的熱點爆點都被用爛了,你成功的路子很窄,何必呢?

這哥們當時沒有回我,聊了些別的無關痛癢的問題之後,他突然走心地來了一句:表達自己,其實是我們的剛需。我就是想發出自己的聲音,僅此而已。

這哥們口才了得,在B站上做一些吐槽類的視頻,從文案策劃到拍攝,都是一人獨自完成。


除了想賺錢,你為啥還在堅持零收入寫作?

bilibili網站

從“我想發出自己的聲音”,到“我想我的聲音被人聽見”,和上面這位哥們一樣,這恐怕是我們大多數人經歷過的最真實的心路歷程。

新媒體時代,每天我們接收到的信息太過冗雜、喧囂,每每遇到一件事、一樁新聞,我們都想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或者去閱讀別人的看法觀點,尋找認同感。

是的,我們已經不再是以往年代中沉默的大多數,現在的我們擁有足夠的平臺去表達自己,去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

而寫作,是需要獨立思考並且加工生產的一項工作,又因為文字傳達的直觀性,被所有人接受、寵愛。

大家讀大家

我曾看過一個很有趣的詞——“大家讀大家”

大家是我們,同時也是行業大家,甚至是中外大家。雙關的精巧讓我反覆摩挲這句話的韻味,一遍又一遍。

我們作為平凡的世人,需要多讀“大家”之作,來提升格局、眼界、胸懷,增長見識。

而我們普通人的作品,也必須傳達給周圍的普通人,讓大家閱讀你的作品,才能裨補缺漏,有所增長。

寫作,是一件私人卻又大眾化的事情,需要大家讀大家。


除了想賺錢,你為啥還在堅持零收入寫作?

信息的交換,就是大家讀大家

滋養乾涸的精神河床

有人認為,長期以來,我們經受的科學教育缺少的正是人文素養的薰陶和寫作技巧的訓練,造成其理性思維遠遠大於感性思維。

在更大的範圍看,多年來文學教育的缺失,導致國民整體文學素養的凝滯,從而造成了社會人文素質的缺失,這也是當代的文化危機。

執著於寫作,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其實是最好的解決這場危機的方式。

碼字的時候,你會和自己的思維對話,梳理語句的內在邏輯,抒發一種或多種複雜的情感。說白了,這就是一種高級的思維鍛鍊方式,可以用來滋養你日漸乾涸的精神河床。


除了想賺錢,你為啥還在堅持零收入寫作?

別讓你的精神河床乾涸

做個追風箏的人

我們總是認為,寫作是文科生的專屬,實際上,寫作這件事,沒有門檻,不分文理。

對此,白先勇先生言道:相反的是,和我們想象的相反,反而是接受過醫、理、工完整科學思維訓練的人群才能從更深刻的角度理解文本,從而得到發自內心的真正的感受,沒有所謂的一股腦兒的批評與美譽。

這兩種論調的擁護者各持己見,畢業以來,我也在這兩種論調中長久地遊蕩,一方面覺得自己與作者貼得極近,一方面又覺得自己淺薄無知的可笑。

意識到自己要寫作時,更是筆逾千斤重,覺得寫作於我是負擔,每落一個字都會內心爭鬥很久。

就像今天,我對著自己說:你要寫800字,必須在今天完成。

眉頭緊鎖,神情焦慮,不用照鏡子,我也能想像自己如臨大敵的表情。

除了想賺錢,你為啥還在堅持零收入寫作?

寫作糾結的時候佔大多數

這使我不得不擱筆思考一個問題:我到底為什麼要寫作呢?為了工作?為了賺錢?為了寫讀後感?難道是為了練習碼字嗎?

當然不是,寫作是沒有什麼必要的原因的,但是寫出的文章確是有目的和針對性的

寫作時的我們是自由的,思維奔逸,天馬行空,寫出的文章就像翱翔於藍天的風箏,而我們每個人緊緊地攥著那根線,我們都是那個追風箏的人。

這裡是愛科學愛文學的@胡壯壯,期待你的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