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之記敘文閱讀兩大考點:詞語理解與賞析

中考語文之記敘文閱讀兩大考點:詞語理解與賞析


記敘文閱讀之詞語的理解與賞析

一、考向一:詞語的含義

考綱對理解詞語的要求—— 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重要詞語是指有助於揭示主旨,或刻畫人物形象,或表達人物情感,或表現事物特徵,或體現語言特色的詞語。這個詞可能不再具有詞典中的含義,而是特定語境中的特殊含義(語境義)

(一)常見題型:

1. "xx"詞語有什麼含義

2.理解“xx”在文中具體的含義

3. “xx”詞語文章多次出現,解釋各自的含義

(二)答題方法:

1. 審題幹,分析詞語的基本含義

2.分析詞語在句中的詞性,修飾成分或感情色彩

3. 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通過分析文章中的關鍵詞句,找出詞語的隱含內容

(三)1.詞語的感情色彩(反語)

詞語的感情色彩發生了變化,褒詞貶用、貶詞褒用。

例句: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鑑,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

參考理解:“油光可鑑”“標誌”都是漂亮、好看的意思。此處運用了反語,突出了清國留學生的崇洋媚外的行為,表達了作者對其不愛國行徑的厭惡和憤懣之情。

答題思路:…一詞的本義是……,語境義(在句中)是……,褒詞貶用(反語),表達(或突出表現)了……情感。

2.詞語的修辭手法角度

詞語使用了某種修辭手法,常見的是比喻、擬人、誇張,反覆等。

例句: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參考理解:“趕趟兒”意思是趕得上,在這裡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果樹開花的一片熱鬧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答題思路:…一詞的本義是……,語境義是……,運用了……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或突出了)……,表達(或表現)了……情感。

3.從人物描寫的角度

詞語涉及人物描寫的五種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精神和品質。

例句: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參考理解:“撲”“抓”動詞連用和母親的話,可以看出母親對“我”的愛執著,害怕“我”失去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用她堅定的信念不斷的鼓勵“我”。

答題思路:……一詞的含義是……,運用了……(人物描寫方法),生動形象的寫出/突出了……,表現了……(性格、心理、情感、精神面貌)

*試題研究《河中的童年》:

兒子曾經問我,你小時候最快樂的事是什麼?我一時竟答不上來。貧瘠的童年歲月,雖未捱餓,卻也足夠匱乏,以至於記憶裡沒啥亮色。終究不甘心童年如此乏善可陳,我努力地向遙遠的過去打撈著,終於,像抓住一條魚一樣從記憶裡找出一件樂事:夏天下河。

我仔仔細細地向兒子描述村子南邊的那條河:夏天,雨水豐沛,河水上漲;開始是混濁的,人們便一天天留意著它變清了沒有,女人們開始拆著一家人的被褥棉衣;終於變清的那天,女人們用籃子挎著拆好的東西涌向河邊,用清亮的河水洗去一冬一春的積垢。那時候沒有洗衣機和自來水,洗衣服靠井水,這些大件,是要有這麼寬裕的河水才漂洗徹底的。女人們像撒網一樣把被單拋出去的時候,心裡是何等舒暢呀,彷彿歲月的皺褶都給打開了。那時候孩子多,一家人的過冬被服一次是洗不完的,河水清亮的那些天,河中便一直喧騰著。如果是厚的毯子,還會用棒槌來捶打,大開大合,看起來很過癮。

女人們除了洗東西,還要洗自己,洗孩子。上世紀70年代的北方農村,大人孩子是一冬都不洗澡的,柴草連燒水喝、做飯吃都緊巴,怎麼可能用來燒水洗澡?再說,沒有取暖,冷得要命,怎麼洗?到了夏天,大人孩子終於可以盡情親水了!如果是孩子跟著大人下河,大人就會在河水裡摁著孩子猛搓,搓得孩子齜牙咧嘴,大笑或嚎叫;如果是小夥伴們同去,就不為洗澡了,只為戲水撒歡,或只是泡在水裡也很滿足。人在水裡總是快活的,何況那麼寬廣的水域,那麼清亮的河水,河床全是細沙。重要的是,北方的河裡沒有螞蟥。有時候下河是帶著乾糧去的,人在水裡特別容易餓。但卻不會有人帶水。口渴了,找一片露出水面的沙洲,挖一個小沙坑,水就慢慢地從沙壁滲進坑裡,用手捧了喝,比井水還甜,而且是常溫的。

是的,河水是溫的,因為經過了陽光連綿的撫摸。大自然給人的是一整套的服務。如果下一場大雨,河水就會變渾變涼,須等太陽曬幾天,同時澄清幾天,才能再度接納人們入浴。人在溫暖的河水中,身心都被溫柔以待的那份放鬆,實在無可比擬。2007年以後,我愛上露天溫泉,自己解釋:人來自羊水,肯定在水裡是最自在的,是最貼近生命本源的一種狀態。可是,為什麼必須是露天呢?在寫這篇文章時,我才驀然發現,自己對於露天溫泉的熱愛,原出於幼時的身體記憶,那是更深的胎記。

曾經有位東北的親戚來走親,我帶她去下河,她很驚喜:人居然可以泡在河裡!她說,東北的河水夏天也是涼的,頂多泡個腳進去。那已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家家孩子少了,生活條件也好些了,那條河已不被待見,很寂寞。我站在空寂的河中閉上眼,彷彿還能聽到河面上童年的歡騰。

我童年中最重大的歷史事件,就是1974年的一場洪水。這場洪水也與這條河有關。暴雨,河決了堤,才成為洪水,淹了整個村子,當時河離村子很近。河是不會搬走的,搬走的只能是村子,洪水過後,村子北撤,離河遠了點。同時,河壩加高,種上更多的樹,這樣,河兩邊就有了高而密的屏障,鋪陳於大地之上的河床,就放心地對人打開了胸膛。約定俗成地,河段分為男河和女河,女河這邊林密水緩,男河那邊反之。男人會自覺繞行,禁足女河。有天然的屏障,又有男人的自覺,女人們就可以放心地下河了。

成年以後我下過的水是海,但海水含鹽,會讓皮膚滯重發澀,鹽的威力還會讓皮膚有一點刺激的不適,泡過海水是必須衝的。我小時候下完河,皮膚則是滑溜溜的,身體有一點飄飄欲仙的輕。由此,成年後的我理解了孔子所認同的弟子曾點的理想人生情態:“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然而,我的物質方面已趨飽和的兒子,以及他這一代人,或許還有此後的不知幾代人,卻再也沒有“浴乎沂”的快樂了。他已經沒有免費的全身心親近自然水的機會,固然可以花錢泡溫泉,但哪能跟我小時候的“天浴”相比?終於找到一樣我有而兒子沒有的東西了!為兒子遺憾的同時,我童年匱乏的遺憾似乎得到了一點補償,難道這也是一種天道平衡嗎?

我不敢自詡為“智者”,但始終是“樂水”的——我指的是天然的淡水。在桂林灕江和靈渠,我曾站在水中,看流水嘩嘩地吻著我的腿經過,心裡真是濺滿水花的快樂,那幾乎是快樂的極致,自己都感到莫名的。也是寫這篇文章時,我才破譯了自己快樂的密碼:河水中有我童年快樂的基因呀。

我曾經回老家去尋找那條河,找到的是真正滄海桑田的感覺。河流已經乾涸,變成低地,低地上蓋了蔬菜大棚,再也看不到一條河的模樣。略遠些,河上原本還有一座橋,橋兩端連通的是柏油路。在被村莊農田包圍的生活中,柏油路和橋總是給人現代文明的新異感。小時候從這座橋經過時,呼嘯而過的大貨車帶來排山倒海的驚險刺激,彷彿現代文明從耳邊呼嘯而過。現在,老橋只剩下遺蹟了,橋墩斜插在沙土間,好像夕陽下湮沒的古羅馬的文明遺蹟。新橋“高大上”地架在半空,我在廢棄的橋墩旁邊仰頭看它,竟有些暈眩。

河流變成了土地,高的矮了,矮的平了,平的卻拔地而起了。人也是這樣。一切都在變。

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貧瘠的童年歲月,雖未捱餓卻也足夠匱乏,以至於記憶裡沒啥亮色”中“亮色”的含義。

參考答案:

“亮色”本義是明亮的色彩,本文中指生活中的快樂或值

得炫耀的事。

(四)詞語含義解題思路總結

1.本義:視情況而定,靈活添加。

2.語境義: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代詞指代問題)

3.表達/突出…… 聯繫文章中心(一般都需要回答對錶現中心主題的作用)

表層含義+深層含義(文中意思、結合中心)+表達效果或情感

二、考向二 賞析詞語

(一)常見題型:

1. "xx"詞語有什麼含義

2.理解“xx”在文中具體的含義

3. “xx”詞語文章多次出現,解釋各自的含義

4. 分析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5.分析劃線詞語的表達作用

6.賞析加點詞語

(二)1、結合語境,分析劃線詞語的表達效果。(3分)

小草偷偷的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參考答案:“偷偷”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小草擬人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草在不經意間已經破土而出的情態,表現了作者對小草的喜愛之情。

運用“鑽”這個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草破土而出時的擠勁,表現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三)解題思路:

首先選擇角度,確定賞析角度;然後明確內容,結合語境談內容的表達效果;最後表述情感,指出人,物或作者的情感。

表述方法:運用……(角度),……(表達效果)地寫出了……(內容),表現了人、物或作者的……(情感)

(四)詞語賞析

1、選擇賞析角度:修辭(比喻,擬人等等),詞性(動詞,形容詞.疊詞.擬聲詞.口語.方言.文言用語等),感情色彩(褒義詞,貶義詞)

2、表達效果:指準確,生動,形象,逼真,傳神,栩栩如生等展現在讀者面前

練習:賞析加點詞語(3分)

他用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有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的流了下來。

參考答案:運用人物的動作描寫,“攀、縮、傾“一系列的動詞,生動傳神地刻畫出了爸爸爬月臺時吃力艱難的樣子,表達了父親對我深深的愛。

(五)總結:

1、結合內容談表達效果:準確、具體、全面

2、內容:描寫對象+事件+情狀(特點)

3、情感:找準描寫對象

練習: 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呼朋引伴的賣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轉的曲子,跟清風流水應和著。

參考答案:“賣弄” 貶義褒用,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天鳥兒歌唱的歡快,表現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讚美。

練習:分析下面句子,說說加點詞是如何刻畫出吸毒者的生存狀態的?

他們弓曲在陰暗的角落,全身的細胞都散發出頹廢,用迷離而失去焦點的眼睛看著世界。(2016江西中考《木瓜樹的選擇》第14題)

參考答案:“弓曲”一詞,寫出了吸毒者的形態,形象生動地刻畫出了他們頹廢的生活狀態;

“迷離”一詞,描寫了吸毒者的眼神,形象生動地刻畫出了他們行屍走肉般的生活狀態和沒有理想、沒有目標的精神狀態。

(六)歸納總結

解題思路 :1、 角度+(效果+內容)+情感

2、結合內容談表達效果: 描寫對象+事件+情狀(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