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南歌子》賞析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李清照《南歌子》賞析

這首詞應是李清照南渡後的作品,即可能是想念亡夫之作,也可能是哀嘆生活狀況的變化;甚至我們也可把這首詞解為一首閨怨詞。

上片首二句“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鋪墊環境與時間:長河漸落,夜闌人靜。

“天上星河轉”也讓我們想起李清照的《漁家傲》一詞“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不過漁家傲這首詞風格偏於豪邁朗暢,

一些賞析解讀為作者乘船於海上,因船的搖動而望向夜空時,彷彿銀河也跟隨著搖動。

那麼在本詞中,作者所處的仰望處應是靜止狀態,卻也感覺到了星河轉移,所以應指天上的星宿是處於運動狀態的。

李清照《南歌子》賞析

唐朝詩人錢起在其詩《春夜過長孫繹別業》一詩中寫道:“不覺星河轉,山枝驚曙禽”,這個時間點應是到了天欲曉了,亦即李商隱在《嫦娥》一詩中的“長河漸落曉星沉”。

蘇東坡有《菩薩蠻》七夕詞亦寫到:“鳳回仙馭雲開,更闌月墜星河轉”,時間也指向了天明欲曉的時候。

“人間簾幕垂”句中的簾幕意象也是作者特別喜愛用的詞彙,其詞用到“簾”意象的有8處之多,分別是:

《浣溪沙》 小院閒窗春色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

《小重山》 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

《醉花陰》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好事近》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

《訴衷情》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

李清照《南歌子》賞析

《念奴嬌》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

《永遇樂 元宵》 不如向簾兒低下,聽人笑語

《多麗》 小樓寒,夜長簾幕低垂。恨瀟瀟、無情風雨,夜來揉損瓊肌。

另外還有“捲簾人”、“簾鉤”等詞組。

簾幕垂的狀態表現除本首外,還有二處,如《訴衷情》《念奴嬌》《多麗》等。但表現的時間點卻有所區別,本詞指的是天明欲曉,《訴衷情》《多麗》二首詞指中夜時分;《念奴嬌》指白天。但人物卻都是一個人寂寞獨處的時候。

李清照《南歌子》賞析

簾意象的運用多數都反映作者在室內的活動,如於簾內理琴、喝酒、靜思、慵倚、聽人說話等。

此句與首句形成了幾重對舉:

一是天上人間的對舉,一仰一俯之間;

二是動靜對舉,星河轉動,簾幕靜垂;

三是遠近對舉,天上為遠,人間為近。

四是大小對舉,星河廣闊,簾幕咫尺間,

但著“人間”二字,卻讓人浮想聯翩,即有那對“簾幕無重數”的深深庭院的寂寞想象,也有那“風簾翠幕”參差於“十萬人家”的人間氣象反映。因此,首二句除了交代了環境與時間,也讓整個背景變得闊遠深廣。

李清照《南歌子》賞析


上片後三句“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寫抒情主人公的三重動態,一是哭泣流淚;二是解衣;三是聊問。無疑,抒情主人公哭了差不多一個晚上,淚痕滋漫於枕蓆上,涼意橫生。

枕簟意象在李清照現存詞中出現的頻率不高,但卻是傳統的感覺傳遞,即“簟”字常和“涼”“冰”“冷”等感覺詞聯用,

如唐詩人李白《長相思》有“微霜悽悽簟色寒”句;

杜甫詩有“酒醒思臥簟,衣冷欲裝綿”;白居易有“簟冷秋生早”句;

宋詞有《玉簟涼》的詞牌,

辛棄疾詞有“枕簟溪堂冷欲秋”句;

姜夔詞有“玉簟邀涼”句;

蘇軾詞有“夜涼枕簟已知秋”“簟紋如水玉肌涼”;

柳永詞有“枕簟微涼”句等等不勝枚舉。

李清照的另一首詞《一剪梅》中也用到這個意象“紅藕香殘玉簟秋”,雖不著不“涼”“寒”等字,但一個“秋”字便道出感覺了。

李清照《南歌子》賞析

通過人對枕簟的觸感來表達對季節變化的感受可謂微妙細膩。

本詞中,作者先講了涼生枕簟,即是交代了涼秋已至,錦被未溫,而淚痕滋溢加重了這層涼意,不獨在身體的感受上,更指向了內心的傷悲,

是什麼事情讓抒情主人公流了一個晚上的淚,有多痛苦才如此長淚不息?作者蓄意不發,只做外在行狀的表現,但讀者已不知覺要想到易安南渡後的生活狀況而心生憐惜之意了。

李清照《南歌子》賞析

“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應是一個倒裝。

一是下片需要承接上片之意;

二是抒情主人公應是想到時間已晚,需要睡眠。

因此承續前面的詞意,閨中人哭了許久,哭累了,

也通過哭泣發洩了內心的憂愁,心理的痛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遂有了倦意,不經意地想到時間不知過了多久了,該是睡眠時刻了,於是從在枕蓆上爬起來,寬衣就眠。

李清照《南歌子》賞析

“羅衣”意象在李清照的詞中出現三次,另外2次是:

《一剪梅》中的“輕解羅衫,獨上蘭舟”句;

與《蝶戀花 晚止昌樂館寄姐妹》“淚溼羅衣脂粉滿”句。

“羅衣”意象在與女性相關的詩詞中亦頻繁出現,它是女子美麗多情或香豔形象的象徵。

如謝眺詩有句“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

李白詩有“願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句等。

在男性作者的筆下,有時候“解羅衣”會帶上香豔情慾的色彩。

但易安作為女性,其筆下的羅衣則更多地與相思有關。

此詞寫抒情主人公欲解衣而臥,則可見出此前乃擁衣伏枕,涕泣漣漣,不能成眠。

李清照《南歌子》賞析

解羅衣的動作則表明心態經過此前一番劇烈的發洩後歸於舒緩,這就是李清照的細膩之處,不講心情的變化過程,只通過一些細微的動作就能見出。

“夜何其”語出《詩經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後人也多有引用,

如漢代蘇武 《詩》有:“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句;

唐代皇甫曾 《建元寺晝公與崔秀才見過聯句與鄭奉禮說同作》詩有“筌忘心已默,磬發夜何其”句;

明代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五:“八月十五夜何其, 鵝湖漾舟人未歸”句。

都是問時間,表明因為某一事物或動態引發對時間的感受,而這種發問,卻是在發問人心中時間應是已過了許久,故有此一問。

李清照《南歌子》賞析

下片是作者細膩情思的展現,首二句承上片末尾詞而來。“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

作者手裡拿著剛從身上解下的羅衣,看到了羅衣上的繡紋,蓮蓬、藕葉的圖案用翠綠的飾料製成,用金線細細地繡在衣衫上,

但現在看來,它們變得越來越稀疏了,這也意味著這件衣裳穿了許多次,應是作者最喜歡的衣服。

李清照《南歌子》賞析

特別的是衣上繡貼著的蓮蓬藕葉紋飾讓作者再次陷入沉思。蓮、藕等意象在易安詞中出現得並不多,但一首《如夢令》中“誤入藕花深處”便讓人生出連翩的詩情畫意。

相較於“荷花”、“蓮花”,古詩詞中用“藕花”一詞是比較少的。

而李清照的詞中對這一植物的稱謂卻是用“藕”字為多,這大概是李清照擅用俗語的一個原因。

“蓮”“藕”都有著比較吉祥的寓意,但抒情主人公手捧羅衣,因見羅衣已舊,而再度失眠。

作者晚年失偶,枝難連理的苦楚從舊衣的繡紋上被活生生地將沉埋的情緒中再度翻出。

我們會想到溫庭筠有《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一詞有句“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寫抒情女主人公梳妝打扮好後,要穿上新衣,當她看到衣衫上的繡紋,美好的心情陡然又生出愁緒來。

想來從前李清照穿著還是新的羅衣時,心情和如今有著極大的差別,如此,才會有後三句的感慨。

末尾三句“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連用了三個“舊”字,舊時天氣,舊時羅衣,舊家時,那是怎樣一種生活情狀?

李清照《南歌子》賞析

不管是怎樣,與如今的情狀相比,想來感覺是很不錯的。

晏殊《浣溪沙》詞有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他對舊的感覺是時間的停止,今年在後花園裡的活動和去年沒有什麼兩樣,一樣的天氣,一樣的地點,一樣喝著酒,一樣在聽著自己新創之詞曲,這是晏殊對富貴生活無聊的體驗。

而在李清照這裡,舊時天氣舊時衣卻是對熟悉過往的流戀與綣繾,由外而內,即由天氣到衣到情懷,作者一步步走進自己的內心深處,卻發現此刻生出的情懷卻是陌生疏離的且自己也不願擁有的。

因此,句末實際上隱藏了一箇舊,即作者對舊情懷的執著與不捨。雖然寄寓南方,但天氣也有相似的時候,況所穿之衣即是隨身南渡之物。

李清照《南歌子》賞析

只有兩樣卻越發求而不得了,舊家已遠,但心之有系,端居於魂,尚可聊慰素懷,但那舊時的情懷卻不知什麼時候失落了。

換言之,天氣可變衣可換,家亦可別居,唯有那舊日情懷卻是不想有所改變的,然最不想失去的卻偏偏不遂人意地改變了。

詞意表達得含蓄深致,但聯繫作者的遭遇,其中包涵的思念丈夫、對往日美好留戀,對家國遭難的苦楚,便從中可以細細體味出來。

聲明:

本文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來自網絡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