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最近第63屆世界新聞圖片大賽(WORLD PRESS PHOTO,簡稱"荷賽")公佈了年度獲獎作品名單。作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新聞攝影比賽之一,每年的獲獎作品都吸引諸多攝影師的關注。本次荷賽共有4283名攝影師參加,他們分別來自125個國家和地區,投稿作品數量達到了73996張作品。賽事一共包括了8個類別以及單幅和組圖不同組別,其中日本攝影師Yasuyoshi Chiba的作品《直言》斬獲本屆荷賽年度最佳圖片大獎、一般性新聞單張第一名。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年度最佳新聞圖片獲獎作品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直言》

攝影師:Yasuyoshi Chiba(日本) 法新社 拍攝器材:富士X-H1

2019年6月19日,在蘇丹首都喀土穆的一次停電期間,一名年輕的抗議者在手機燈光下朗誦一首詩,其他示威者高喊口號,呼籲平民統治。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攝影師:Yasuyoshi Chiba(日本)

當代問題(單圖)一等獎作品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戰爭內勤室》

攝影師:Nikita Teryoshin(俄羅斯) 拍攝器材:尼康D810

2019年2月18日,阿聯酋阿布扎比國際防務展(IDEX)期間,一名商人在展會結束後將一枚反坦克榴彈發射器放入庫房鎖上。IDEX是中東最大的國防展覽和會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貿易展覽會之一,這個活動吸引了1200名全球國防專家,1300名參展商和105000名觀眾。

當代問題(組圖)一等獎作品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漫長的戰爭》攝影師:Lorenzo Tugnoli(意大利) Contrasto圖片社,為華盛頓郵報供稿

塔利班在2019年增加了對阿富汗地區影響力,在美國入侵的十八年之後,阿富汗國防和安全部隊(ANDSF)負責阿富汗地區安全五年以來,塔利班控制了國家一半的地區,在部分的確充當影子政府。從去年1月開始雙方談判談了將近8個月,最後雙方意見不合,兩方衝突越來越激烈,戰爭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或者被迫流離失所。和平與經濟研究所在一份報告中稱阿富汗為世界“最不和平”的國家。

環境類(單圖)一等獎作品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北極熊母親和它的孩子》

攝影師:Esther Horvath(匈牙利) 紐約時報 拍攝器材:尼康D800

2019年10月10日,一隻雌性北極熊帶著它的幼仔出現在科研人員的設備邊,這支科考隊主要是研究北極氣候變化的。目前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北極每年會有大量的冰塊融化,這也導致全球海平面上漲,部分北極動物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環境類(組圖)一等獎作品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垃圾的終結——循環經濟解決方案》

攝影師:Luca Locatelli(意大利) 圖片提供給《國家地理》

近幾個世界以來,隨著工業化的的日益完善,很多工業化國家一直在致力“選取、製造、丟棄”的循環模式,這個模式下帶來的是極為嚴重的環境問題,一些礦物燃料加劇了全球變暖的節奏。循環經濟主要將原材料再次利用,這對保護自然系統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長期拍攝項目一等獎作品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反抗的起因》攝影師:Romain Laurendeau (法國)

在阿爾及利亞年輕人佔了全國人口的一半以上,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道,在阿爾及利亞30歲以下的人有72%失業。從1988年“黑色十月”到現在,將近三十年的時間這個國家視乎還在黑色的陰影中籠罩。超高的失業率以及被忽視的工人階級使得人民對生活感到失望。長期以來阿爾及利亞的年輕人是不滿的,最終2019年2月成千上萬年輕人走上街頭開始他們的示威。

自然類(單圖)一等獎作品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最後的告別》

攝影師:Alain Schroeder(比利時)為國家地理供稿 使用器材:富士X-Pro2

2019年3月10日,救援隊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鎮附近發現一對受傷的猩猩母子,其中一月大的小猩猩最終沒能存活下來。這張照片是小猩猩的最後一張照片,猩猩這種類人猿目前只生活在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島上,目前世界上僅剩14000只蘇門答臘猩猩,而且雌性猩猩通常8到9年才會產仔,因此這個種群十分的危險。

自然類(單圖)一等獎作品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拯救猩猩》

攝影師:Alain Schroeder(比利時)為國家地理供稿 使用器材:富士X-Pro2

猩猩生活在東南亞地區的熱帶雨林中,是一種高度樹棲的類人猿。由於過度伐木以及棕櫚樹園的大規模種植,對東南亞的熱帶雨林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這也嚴重影響到猩猩的生存。很多猩猩被迫離開原有的棲息地,加劇了與人類發生矛盾。目前蘇門答臘地區有專門的機構負責照顧受傷和被遺棄的猩猩,也會幫助它們重返自然。

肖像類(單圖)一等獎作品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喚醒》

攝影師:Tomek Kaczor(波蘭)為《Duży Format》雜誌及《選舉報》供稿

拍攝器材:CanonEOS 5D Mark III

Ewa是一名15歲的亞美尼亞姑娘,最近才從放棄生存綜合徵(Resignation Syndrome)帶來的緊張感中解脫出來。拍攝時她在波德科瓦萊希納(Podkowa Leśna)難民接待中心,坐在輪椅上,Ewa的父母正在旁邊安撫她。Resignation Syndrome的患者通常會過度緊張表現得十分不安,有時候會有大小便失禁,但是身體卻沒有任何反應,需要長期的照顧,在羅姆人和亞茲迪以及巴爾幹地區的兒童似乎最常見。

肖像類(組圖)一等獎作品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The Haunted》攝影師:Adam Ferguson(澳大利亞)紐約時報

隨著“ISIS”組織從伊拉克北部摩蘇爾附近撤離時,許多“ISIS”的囚犯被釋放,不過在囚禁期間很多人的精神受到了嚴重的創傷。很多婦女和兒童被綁架,他們受到非正常待遇,許多孩童被迫參加訓練。這種嚴重的心裡創傷使他們時常保持一種緊張的狀態。

體育類(單圖)一等獎作品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萊昂納德的關鍵絕殺球》

攝影師:Mark Blinch(加拿大)為NBA供稿

在2018-2019賽季,NBA(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球隊猛龍隊在東部半決賽中,當家球星萊昂納德投出關鍵絕殺球,這場比賽在猛龍隊主場舉行。這也是NBA季後賽第一次在七場四勝制淘汰賽中出現絕殺,之後猛龍隊也獲得本賽季總冠軍,猛龍也成為NBA歷史上首支非美國境內獲得總冠軍的球隊。

體育類(組圖)一等獎作品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浴火重生》

攝影師:Wally Skalij(美國)洛杉磯時報 使用器材:尼康D5

在一場大火摧毀了他們的小鎮之後,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天堂鎮社區的天堂山貓隊成員回到了昔日的足球場,他們希望儘快恢復活力好在新的賽季中有所表現。2018年11月的火災是加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一次。天堂鎮幾乎被完全燒燬了,其90%的人口分散到了美國各地的城鎮中,但是神奇的是大火在天堂高中足球場的邊緣停了下來,為天堂及其周圍的體育建築提供了保護。團隊中所有人都失去了家園。但是當教練裡克·普林茨(Rick Prinz)開始練習時,球員們開始返回家園,有些人需要花費90分鐘才能到達那裡。他們不僅承擔了團隊重建的使命,但是在那個賽季山貓隊並未獲得總冠軍。

突發新聞類(單圖)一等獎作品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衝突》

攝影師:Farouk Batiche(阿爾及利亞) 德意志新聞社

拍攝器材:Canon EOS-1DX

2019年5月21日,阿爾及利亞的學生在一次反政府示威活動中與防暴警察發生衝突。2019年2月開始阿爾及利亞就一直有一些抗議活動。起初活動主要是希望罷免總統Abdelaziz Bouteflika,關於Abdelaziz Bouteflika由於現在年紀較大,並且有一段時間沒有公開露面,這種種事情引起了一些衝突,最終Bouteflika於4月辭職,但是相關抗議並沒有結束。抗議者希望取消7月4號的總統選舉,恢復民主,這個抗議一直延續到2020年,但仍未解決。

年度最佳新聞圖片獲獎作品

突發新聞類(組圖)一等獎作品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賞析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賞

《哀悼ET302航班失事受害者》

攝影師:Mulugeta Ayene 美聯社 拍攝器材:佳能EOS 5D Mark III

2019年3月14日,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ET302航班墜機事故現場,一名遇難者家屬在飛機失事處哀悼時,臉上撒滿了灰塵。該事件造成157人身亡,事後數月相關人員在墜機地點進行掩埋。此次事故飛機為波音公司737 MAX型號飛機,該機型在五個月內發生了兩起致命空難,總共造成346人死亡。這次事故之後,2020年世界各國政府禁止飛行改型號飛機,初略估計波音公司因此損失186億美元,首席執行官Dennis Muilenburg被解僱。

以上為今年荷賽一等獎作品,其餘作品可瀏覽賽事官網(
https://www.worldpressphoto.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