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肆虐,各行各業都受影響,作為餐飲,服務行業首當其中,對此你有何見解?

風雨看世界的老趙


疫情之下,沒有贏家。

疫情浪潮褪去,剩下來的就是王者。

1、房租:

現在鋪天蓋地的房租減免信息是否讓各位老闆心裡蠢蠢欲動想跟房東談談?不要覺得你租用的是個個體房東,談判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實際上房東也是商人,商家不妨給房東算一筆賬,如果不減免房租後果有:

商家因為不可抗因素不能繼續經營,導致破產,由此跟房東打官司。由於現在國家政策傾向於扶持中小商家,商家打官司有一定贏的概率。最後房東很可能拿不到房租,還要耽誤出租3~4個月。

即使兩方現在解除租賃合同,但疫情期間餐飲業降到冰點,空置商鋪增多,多少商家都在觀望當中,房東想找一個新的租客並不容易。市場的商鋪價格也許會有所下降,不如減免些房租給現在的商家。平穩度過疫情期,大家各自承擔一些損失,反而是共贏的局面。

如果停租對他來講預計虧損的金額遠遠大於免租的金額,大部分房東都會認同這種方案

2、復工人員的成本:

對於中型餐飲來講,平時做外賣,食材、人工都是堂食以外剩餘的產能來做,不需要考慮額外成本。但疫情時期就不同了,需要對員工的人選和數量精打細算,挑一些全能型的員工來一人多崗。

後廚,不一定要水平最高的主廚上崗。炒菜水平一般但是切墩、打荷都熟練的普通廚師就可以。

針對疫情,如何有針對性地調整外賣運營重點

這次疫情對餐飲的打擊是全面和無差別的,平時門庭若市大排長龍的熱門餐廳一樣要面對零收入的局面。

外賣實際運營中:

疫情期間,商家們應該知道食品安全是用戶考慮下單的第一影響因素,價格是否性價比最高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

那麼此刻,商家們運營的重點就是兩個:1、獲得用戶信任;2、保證利潤

可以參照這3方面進行:

1、進貨食品檢測安全證書的公示。

2、對店內人員進行實名負責制,並每天按照規定進行體溫測試。

3、對店內廚房的消毒情況、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情況進行說明。並拍照上傳至菜單內進行公示。

B. 在保證利潤這方面:

建議各商家可以適當提高最低下單金額、跟進物價上漲情況減小滿減力度。

C. 在備貨方面:

商家現在就要盤點外賣的物料庫存是否夠用,因為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和物流速度都有所延遲,不能再按以往的備貨節奏來做,這些不會過期的損耗品儘量備貨充足。

針對疫情,商家也可以額外增加購買消毒溼巾、酒精棉片等貼心小物隨餐贈送。雖然成本不高,但對商家的品牌形象提高很大的,值得推廣。



雙巴子小鍋


大家好,我是餵食家,我來回答,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

2020年的第一個月,一隻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黑天鵝給了所有零售人當頭一棒。像餐飲、商場等,需要人群聚集,與人面對面接觸的行業,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在這隻黑天鵝的影響下,市場規模超四萬億的餐飲業被迫按下暫停鍵,門店停業、員工待命、食材甩賣……,所有投身其間的人都在這片陰影之下,彷彿已經看不到希望。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餐飲收入為4.67萬億元,同比增長9.4%。中國飯店協會曾樂觀預估,2020年中國餐飲業的全行業收入有望突破5萬億。可在隨後的一則研究報告中,僅春節短短七天,餐飲業的直接營銷收入就腰斬了5000億元,這還不包括後續影響。餐飲企業損失慘重

1月20日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指出,新型冠狀肺炎存在人傳人感染的情況。一天之後,餐飲股集體大跌,海底撈、呷哺呷哺、頤海國際等企業盤中一度跌停。呷哺下跌20.52%,海底撈下跌15%,九毛九下跌20.72%,頤海國際下跌16.8%。

線下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哀嚎聲一片,餐飲經營者們一邊履行著企業社會責任,一邊又擔憂著自身的生死存亡。

正如西貝董事長賈國龍所言,貨款付完了,獎金髮完了,結果手上現在沒多少錢了。“我覺得我們撐不過三個月。”

行業龍頭西貝,其業務範圍涵蓋全國60多個城市、擁有400多家門店,但賈國龍在接受採訪時,卻如此悲觀地說道。“西貝現在堂食的店基本都停了,只有一部分店在做外賣。但是外賣的量非常小,只能達到正常營收的5-10%。”

賈國龍一席話,幾乎道出了所有企業家的心聲。疫情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遠不止每個人的健康,還有因為居家隔離、企業停工停產造成的巨大損失。

安徽老鄉雞餐飲有限公司(下稱“老鄉雞”)也是陷於困境中的典型快餐企業之一。

2月8日深夜,老鄉雞在微博發佈了董事長束從軒的一段講話視頻,束從軒稱:“前一段時間,我和西貝的老闆老賈等幾位老闆在微信群裡聊天,發現大家都是:‘我太難了,老鐵,最近壓力很大。’可見疫情對餐飲業甚至整個社會經濟都造成了重大的影響。”

束從軒透露,受疫情影響,老鄉雞保守估計至少有五個億的損失。目前武漢市的老鄉雞門店停業了100多家。

不過在這段視頻中,束從軒手撕了一封員工的聯名信,他表示,前幾天收到了員工的一份請願書,說在疫情期間都不要工資。感謝員工的大愛,自己哪怕賣房子賣車子,千方百計確保員工有飯吃、有班上。

作為千億市值的火鍋龍頭,海底撈更是首當其衝,公司於1月26日開始休市,原計劃暫停至1月31日,卻因疫情擴散,不得已繼續休市。

根據海底撈APP顯示,2020年1月28日,海底撈全球門店數量達到752家,其中境外門店48家。業內人士預計,即使元宵節後內地門店恢復營業,整個一季度的翻檯率也將受到巨大沖擊。除此之外,疫情對公司資金端造成壓力,對公司一季度門店拓展也將產生一定影響,不過考慮到海底撈資金端較為充足,全年新開店數量下降幅度有限。

有分析機構從關店15天、關店30天等多種情況預估了海底撈的全年業績,其認為停業15天、年末門店1000家或為比較合理的情況。在此基礎上,海底撈2020年營收約為352.46億元,歸母淨利潤30.16億元。

在本次疫情前,該機構預計海底撈2020年的營收為402.87億元,歸母淨利潤35.93億元。這意味著,本次疫情或造成營收減少50.4億元,歸母淨利潤減少約5.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還都是建立在海底撈自身護城河深厚、成本費用控制能力較強的基礎上,其他中小型餐飲企業恐怕很難具會有這樣的運氣。

線下門店門可羅雀

進帳驟跌,成本不降,疫情之下,餐飲業之所以受到巨大沖擊,與其業態特點密不可分。

一方面,儘管近年來外賣等業態迅速發展,但線下仍是餐飲業的基本盤。

疫情期間人流銳減意味著營收遭受巨大沖擊,其中,以宴席承辦為主要營收來源的餐飲品牌受影響最大。

眾所周知,春節是餐飲業一年中最重要的檔期,對於能夠承辦宴席的餐廳而言,春節前後年夜飯、家庭/公司聚會需求強烈,正是這些相對傳統正式,且消費高端的商家創收的時候,但如今店鋪門可羅雀。

如果僅僅是客流斷崖式的下跌那還罷了,為了應對春節客流高峰,許多餐飲企業提前備足了原材料,而在疫情大爆發的時間節點上,剛好又是春節前夕,將已經充足的餐飲人打了個措手不及。

另一方面,餐飲是重人力的業態,無論後廚、服務、收銀、清潔,均需要配備人力,因此餐飲企業營收規模的擴大基本都伴隨著人力成本的上漲,同時,租金也是餐飲行業的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如同賈國龍所說,“本來預估春節所在月份能有七八億(收入),現在七八億的生意突然變成0,進項沒了,你還得付出。”目前西貝2萬多員工待業,如果依照規定繼續發放工資,一個月的支出就達到1.5億左右。

從業人員倍感無奈

更何況,餐飲業真的很賺錢嗎?

一盤普通的炒菜可以賣到四五十,外行人看了覺得利潤很高,紛紛投身其中,實則不然,餐飲業是個毛利潤很高,但淨利潤很低的產業。

同樣以西貝為例,在它的成本結構裡,原材料佔30%,房租佔10%,稅收成本6%~8%,而佔去30%的人工成本才是大頭!且在春節這個節點,餐飲業為了開工都會支付員工三倍工資和發紅包,即使現在不營業,這些錢還是得花出去。

歸根結底,餐飲業是個現金流行業,人工成本、房租、採購費這些都是固定支出,堂食是最大的現金流入,也就是說,客人不來堂食,幾乎等於沒有收入,且有一堆固定支出,很難長期維持。

在春節期間,大規模的餐飲企業都按照慣性思維,來準備現金流,因為疫情爆發沒有任何徵兆,企業沒有準備,導致現金流陷入困難。

在沒有進項而每天都要支出固定成本的日子裡,現金流成為餐飲企業絕對的“生命線”。對於大企業來說,閉店、縮緊開支,尚有抵禦風險的能力。而對中小品牌來講,它們往往缺乏資金、資源的儲備,門店不運轉,現金流成為迫切危機。

“都說保證現金流,但現金流哪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業內人士深感無奈,“飲業因為這次疫情要徹底大洗牌的聲音,已經蔓延到全行業。”重壓之下,餐飲行業更是需要積極自救,就像朱嘯虎所說,跪著也要活下去,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惠州泉哥哥


2020年初,由於新型肺炎的影響,餐飲業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年夜飯被大範圍取消,用餐人數急劇下降,全國餐廳大面積暫停營業,一大批廚師、服務員停薪留職......於是,很多餐飲人士開始預測,接下來的一年,餐飲業會有哪些發展趨勢?

讓我們一起看看17年前的SARS事件,餐飲行業受到的“創傷”有多深,以及花了多久才恢復元氣。

2003年,中國餐飲業同樣遭遇了不可抗的“超級寒冬”——疫區閉店率超50%,各地餐飲業相繼陷入困境,北京、上海等地餐飲業零售額下降30%~80%,當年餐飲行業整體損失210億。

在2003年的第二季度,正是疫情處於大爆發時期,人們減少外出和聚會,第三產業(包含餐飲)GDP出現了短暫的大幅下滑。

但是在疫情獲得有效控制的第四季度,數據顯示,住宿餐飲行業GDP開始出現增速跳升。

本次疫情過後,野味餐廳幾乎等同於當初的三公消費餐廳,無論是政策,還是民心,都已經失去,大概率會推出更嚴格的野生動物保護新條例。

現在,各地政府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嚴查違法出售、購買、加工、利用、運輸、攜帶、寄遞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行為以及相關的廣告。春節期間是餐飲業傳統的消費旺季,粗略測算,2019年全國餐飲收入的15.5%,是在春節期間貢獻的。很多餐廳酒樓在年前都囤積了大量食材原料,用高額工資留下員工......沒想到因為疫情來襲,一切都泡湯了。

被逼無奈,很多餐廳只能在自己店門口擺攤賣食材,餐廳門口變成了菜市場......到後來,大多數餐廳都選擇閉店停業......

餐飲老闆們還承受著巨大的房租壓力,因為很多中小型餐飲選址是在街邊,不能像商場店一樣得到租金減免的支持,停業期間沒有收入,還得支出,所以很多中小型餐廳老闆表示,如果疫情不能在短期內結束,自己的店都很難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