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大健康”打造一流醫科

聚焦“四大健康”打造一流醫科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的隔離病房,醫護人員經常放棄休息時間,連夜討論患者情況,為下一步救治做充足準備。劉坤維攝/光明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醫科新思考】

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健康、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重大損失。疫情發生後,公共衛生體系、醫療救助體系以及醫學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關注。身處疫情中心的武漢,同時作為戰疫的親歷者,我對此感觸尤深,藉此提出一些思考,與大家一起討論。

1.疫情對我國醫療衛生體系及醫學教育提出了新需求,要求我們更加重視“大健康”

2016年,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召開,吹響健康中國建設的集結號,提出了要“全過程”“全週期”管理健康的“大健康”概念,強調自我健康管理、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強調預防、治療、康養和健康管理關聯。

這次疫情,進一步凸顯了健康管理、疾病預防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也凸顯了醫療衛生工作中貫徹“大健康”理念的重要性。打造一支優秀的醫療衛生人才隊伍,是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關鍵要素之一。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醫學人才的崗位勝任力、對複合型醫學人才培養、對跨學科人才培養、對個體健康與群體健康服務體系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必須將“健康中國”戰略的內涵和建設計劃落實到新一代優秀醫學人才培養體系中,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點從“以疾病治療為中心”轉向“以促進健康為中心”。

2.疫情對我國公共衛生與疾病防控體系提出了新挑戰,要求我們更加重視“群健康”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加上2000年以來不斷暴發的諸如SARS、MERS、埃博拉、禽流感等重大疫情,提醒我們兩點:一是重大傳染病離我們並不遙遠,不是罕見的“黑天鵝”,而是常見的“灰犀牛”,稍有僥倖,則隨時可能引發災難性事件,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戒備,建立一個完善的常態應對機制。二是我們要加強臨床醫院的衛生防疫體系建設,改變衛生防疫科只關注“院內感染”監測的現狀,進一步明確其職責範圍,使其在疾控與傳染病申報機制中起到最靈敏的“感受器”作用,成為“臨床醫療—疾病防控”協同合作的橋樑和紐帶。如果把疾控中心比作“瞭望臺”,那麼醫院衛生防疫科就是“感應器”:一旦社會上出現突發傳染病或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院就會第一時間感知到,衛生防疫科就可快速彙總分析傳遞信息,啟動申報應對機制。衛生防疫科要像消防系統一樣,做到每天監控,看是否有異常疫情發生,是否有醫護人員感染。

這次疫情同時提示我們,在醫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體系中,要加強對醫學生有關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對知識與技能的教育和培訓,培養醫學生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和重大傳染病的職業敏感性,提高傳染病與流行病學課程分量,增加相關實訓鍛鍊,加強醫學生對傳染病的防護意識,加強公共衛生法教育。要讓公共衛生成為醫科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通識課程”,全面提升其公共衛生素養,提高其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能力和科學防疫抗疫能力。

3.疫情對人類社會提出了新啟示,要求我們更加重視“同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人類命運共同體既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興衰相關的“共同體”,也是在重大傳染病等災難性事件發生時休慼與共的“共同體”。不同國家、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文化要拋開成見和偏見,相互合作與支持,以人民福祉為宗旨,共同打造“人類健康共同體”——即“同健康”。

未來,我們的醫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體系,也必須加強“同健康”理念,開設“全球健康”(Global health)相關課程,關注全球健康公共問題,擴大醫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其參與國際間醫療衛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提升其在國際醫療衛生協調機構或組織內供職的崗位勝任力。

4.疫情對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提出了新警告,要求我們更加重視“全健康”

全健康的理念最早萌芽於19世紀末,當時法國、德國醫學界先後提出“人畜共患病”的概念。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打磨”,該理念成熟於21世紀初,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獸醫學家William Karesh正式提出了“One Health”這一新概念。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陳國強院士首倡將其翻譯成“全健康”,意指“人類健康、動物健康和環境健康三者統合為一個健康整體”。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凸顯了“全健康”理念的重要性。“全健康”理念涵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涉及人類和動物健康、環境衛生、食品安全、農林畜牧業、生態和諧等方方面面,也符合我國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據統計,人類近百年來新發傳染病大多數為“人畜共患病”,且主要來自野生動物。21世紀以來先後暴發的SARS、MERS、寨卡病毒、埃博拉病毒等疫情,都屬於這類疾病,這再次提醒我們打造“全健康”體系的重要性。

所以,在醫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體系中,我們要更加突出和貫徹“全健康”理念,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將人類健康與生態健康關聯起來考慮,在具體課程設置中要適當增加有關動物傳染病、生態健康方面的課程。

5.疫情對醫科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目標,要求我們更加重視“複合型”人才培養

這次重大災難性疫情從正反兩方面全方位展示了以全程健康管理為核心的“大健康”,以全民健康為目標的“群健康”,以全球健康為理念的“同健康”,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內涵的“全健康”這四種健康模式之間相互演變、相互作用的“網格”佈局。再一次凸顯傳統的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已明顯不能適應新的社會發展和人民健康需要,醫科人才培養體系迫切需要加大“複合型創新拔尖人才”的培養力度。

優秀的複合型臨床醫學人才,在總體層面必須有胸懷世界的“國際視野”、服務人民的“家國情懷”、醫者仁術的“大愛精神”、懸壺濟世的“精湛醫術”;在專業層面應具有四種能力,即:自主學習能力、創新實踐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和分析思辨能力;在知識結構上,應具有厚實的臨床醫學功底、相當程度的預防醫學知識、一定的理工科基礎、良好的人文科學素養。

就發展方向來講,優秀的複合型醫學創新人才,要麼具備紮實的醫學功底和突出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夠成為引領醫學創新發展的“醫學科學家”;要麼具備多學科知識背景,擅長醫工醫理結合,成為引領醫學技術發展的“跨學科領軍人才”。我們必須進一步優化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優化學制設置,統籌協調好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和繼續教育,明確各自的定位、分工和關聯。完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頂層設計和相互之間的銜接機制。設置跨學科交叉人才培養的機制和路徑,培養更多兼具醫工、醫理、醫文紮實基礎的跨學科複合型人才。

6.疫情對醫科建設的組織保障提出了新呼喚,要求我們抓緊落實“醫教協同”

這次戰疫的經歷,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加強醫教協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醫教協同不僅是指醫學教育系統要與臨床醫療系統協同,而且包含醫學教育系統要與疾病控制和公共衛生系統協同。從這次疫情來看,後者尤其重要,但目前協同得遠遠不夠。今後,建議醫學院校預防醫學、流行病學和傳染病學等學科領域的專家、教授,與臨床醫生、疾控中心專業人員建立一些日常溝通和合作機制,組建不同層面的聯合專家委員會,從臨床醫療、疾病防控和預防醫學等不同角度密切關注與監測重大疾病,特別是重大傳染性疾病發生與傳播動態,及時進行分析與預警,為衛生管理部門和政府綜合部門提供準確而科學的應對預案和解決方案。通過有效的醫教協同,我們可以形成支撐醫療衛生體系的“鐵三角”,即“醫學教育—臨床醫療”“醫學教育—疾病防控”和“臨床醫療—疾病防控”三方穩定的協同架構。

這次疫情,暴露出醫教協同不夠、機制體制不順。在疫情過後,醫科建設任務繁重、頭緒複雜、時間緊迫,迫切需要我們強化組織保障,深入推進醫教協同建設。

7.疫情對新醫科建設和社會科教系統提出了新希望,要求我們更加重視“全民科普”

“健康中國”的一個重要內涵就是全民健康科學素養的全面提升。這次疫情再次提醒我們提高全民健康科學素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要在社會層面充分利用現代立體化信息手段,建立起強大的醫藥衛生與健康科普體系。不僅針對醫學生、醫務工作者,還需要包括政府行政管理人員、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普通市民,要讓全體國民增強健康意識、增強重大傳染病自我防護意識。

通過科普,我們還要進一步把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機制通俗化,根據不同的應急響應機制,明確政府部門該幹什麼、單位社區該幹什麼、居民該幹什麼。一旦警報拉響,各自進入自己的角色,科學地應對疫情。而在醫學院校,應探索設立健康科普專門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健康科普工作的專業隊伍,改變現有科普體系“劣幣驅逐良幣”和“鳩佔鵲巢”的不正常現象,全面提升全社會健康科普水平。

一部人類發展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部與災難做鬥爭、從災難中總結、從災難中崛起的歷史。我們醫學教育界要認真開展總結,進一步優化完善“新醫科”建設計劃,出臺相關措施,打造“國際一流、中國特色”的醫學教育體系,為健康中國建設和“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實現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陳建國,系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院長)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顏維琦、張春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