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刘邦的性格如此矛盾?你怎么看?

陈永恩


刘邦作为历史上俩大平民皇帝之一,另一位是朱元璋。短短七年就推翻秦朝建立汉朝,从一介平民到开国皇帝,经历太过传奇,留下了太多的故事,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现在流行说性格决定命运,刘邦的性格又是怎样的呢?

1.柔情与绝情。刘邦对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很到位,对吕雉,曹氏,戚夫人都很好很是柔情。但彭城大战失败逃命时为了减轻马车的重量,三次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推下去,堪称冷血绝情。但试想一下,如果不是生死攸关,谁会置亲生骨肉的生死于不顾呢!虎毒还不食子呢。

2.流气与豪气。刘邦四十五岁之前一直在乡里做一个亭长,就是一个农村基层干部,没编制还要下地干活。他不喜欢干活,喜欢与兄弟们喝酒玩乐,与流氓地痞一般。但大风歌却是千古绝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充满着豪气干云。

3任人不疑与屠杀功臣。这都是打天下与坐天下的必要手段。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秦末风云激荡的时代,想要有一番作为,没有几个有力的帮手怎么行 ,萧何曹参是起义初期的左膀右臂,后来的军师张良,陈平,一代军事奇才韩信都被刘邦发掘重用,才由弱变强,一步步击败项羽,成就辉煌霸业。不拘一格用人才,不求全责备,只要你有能力就为我所用,求贤若渴。这一点和曹操很像。反观项羽,刚愎自用,手下的一个范曾也离开了他,只有坐等失败。汉朝建立后,刘邦已经五十多岁了,怎样稳定的传下去就摆在他的面前 ,只有消灭异性王一条路了,韩信,黥布,卢绾就必须消灭。

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何况刘邦这样的风云人物。





奔跑的红尘光


刘邦由于青年时期是个街头流氓,其优秀的人格魅力被掩饰。他的光芒渐渐的绽放致使他最后得天下。对于汉王刘邦,我个人认为他的性格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大师,刘邦天生就是管理人的材料,我感觉他是世界历史上政治能力组织能力最高的人

二、老谋深算,表面上装的无所谓,但其内心一直打量着别人,外表大大咧咧,暗地里想谋取天下

三、坚韧不拔,与项羽打仗可以说刘邦是屡败屡战,越是失败越是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而反之项羽不及刘邦脸皮厚,人家是英雄,自尊心强,失败一次便乌江自刎,我认为刘邦天生是胜者,皇帝气质,项羽做他的先锋马前卒大将军正合适

四、心冷绝情,可以杀死自己的孩子,可见老天爷貌似都没法阻拦他的梦





少有人走的路99


马克思的辩证关系,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是矛盾且统一的,刘邦就是一个复杂且矛盾的人,他有许许多多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统一为刘邦这一个人!我简要说说刘邦的性格特点!

一、喜欢别人的赞美

自幼刘邦就被父母给予厚望,虽然出身不高贵,但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父亲对刘邦可是寄予厚望,还特地送他去学堂上课,希望学有所成,做出一番事业来。谁知道刘邦却根本就不适合学习,就算上了学堂,也没能完成学业,在课上无所事事,就知道起哄,寻找乐子。长大之后也没有改变他自幼喜欢玩闹的习惯。根本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地痞流氓,在村里横行霸道。父亲得知刘邦如此,真是心痛不已,说他整天就会游手好闲,没有正形。邻里四方都知道刘家有这么个儿子,不务正业,不干正事。可是偏偏刘邦喜欢虚荣,知道自己不如别人,但是偏偏喜欢被人称赞,这让他感觉高别人一等。但凡听到别人夸赞他的好话,他都兴奋不已,像是打了鸡血,浑身上下,满满的能量,干劲十足。渴望得到别人的夸赞,成为他追求成功,事业奋进的一个源动力。在刘邦的心中,能够获得别人的称赞是件非常荣耀的事情,他也希望对方是发自内心的。刘邦在为了引人注目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打心底里刘邦是希望被人重视,来证明自己活着的价值。

二、情商高有一套

刘邦的想法跟做法是普通人所做的,所想的,这给他很大优势。因此很多人对刘邦没有什么抵触,一见面就给人的感觉觉得他很普通,与自己一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磁场相同的人,会更加聚集在一起。刘邦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交际面越来越广。身边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各种不同性格的人都有,交往时间长了,刘邦这个人为人处世也就越来越圆滑。刘邦这个人十分有眼力,知道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最让人满意。由于这样的性格,所以不管是哪个阶级的人,都很受欢迎。他玩的朋友不分阶层,不分年龄段,只要能搭上话,他都可以很快的和人家称兄道弟。能够跟刘邦交上朋友非常简单,他也会主动交往其他人,好友中什么样的人都有,混江湖的,混日子的,混朝廷的等等。朋友多了,刘邦的出路自然多了,毕竟人家的朋友圈的人数可是不少的人呢,这位刘邦将来能够招募众多的志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善于识人用人

作为一个开国之君,刘邦的文化程度不高,没正经读过几天书。但是这不妨碍他本身有个大优点,看人很准,用人很精。历史也证明,刘邦文不成武不就,看似没有逐鹿天下的本领,但是他能让有才之人为他所用。刘邦能够知人善用,这使得他有着不小的加成,项羽是个天才,但是单枪匹马,架不住刘邦的众多人才。刘邦主要工作就是呆在大本营进行办公了,专门的事情有专门的人做,自己负责安排到位。刘邦还有特别擅长的一个地方,就是他对于自己精挑细选的人百分之百的信任。一旦刘邦认定一个人,就会十分真诚的接纳他们的看法,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防范他们。而他的死对头项羽,文化程度,出身条件都比刘邦高出了一大截。无论是军事教导,还是文学熏陶,都是草根长大的刘邦拍马难及的。君子讲究格局,表面看来,项羽的格局远远超过了刘邦,但是在小编看来,情况并非如此。可事实上恰恰相反,项羽谈不上什么格局。项羽的身边人不多,谋士方面只有范增。唯一的谋士,项羽无法做到以诚相待,很多事情上不能完全信任范增。

四、拉拢人心

项羽其实输给刘邦的,还在于人心的掌握上面。刘邦的每一次胜仗,都会论功行赏,表现好的人会加重奖赏,主要出力,多少能拿到一点好处,反观项羽,个人能力太强,从不会奖励部下。对于战争来说,士兵们最应该在乎的就应该是自己的实际利益,为自己拼一个好前程。胜利之后,项羽没有任何奖赏,这让他手下的士兵很失望,在战斗中就会不积极。这也是两个人之间的差距,也是因为刘邦结交朋友比较多,所以知道大家的想法,知道收买人心。刘邦分赏手下的手段非常高明,比起建功立业,部下更愿意为自己卖命。对于底层民众的需求,刘邦再清楚不过,因为他本身就来自于普通的民众。每成功拿下一片土地,刘邦不抢不盗,下令采取政策减少农民负担,这让他有了群众们的支持。自古以来,民为本,没有一个皇帝是孤军奋战。人心齐,泰山移。刘邦带领一个众望所归的农民起义,自然是走向成功,走向历史的巅峰。这些就是刘邦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的原因,大家如果有关于刘邦的其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相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