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上的李恪如此優秀卻得不到重視?

爭青150


李恪,是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個兒子,他的母親楊妃的身份更是尊貴,她的父親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煬帝楊廣。李恪如此特別的身份也使得他比其他的皇子要顯得更加引人注目,但是這個身份卻也給他帶來了許多的猜忌和磨難。在很多的電視劇作品中,他被塑造成了一個為了爭奪皇位而不擇手段,濫殺無辜的心狠手辣之人。但是這大多都是電視劇的杜撰和虛構而已,歷史上真正的李恪要比影視作品中的形象要光明和正直得多。

  李恪從小便展現出了自己出眾的才華和智慧,他不但習得一手好武藝,尤其擅長騎馬射箭,而且他在詩書繪畫方面的才能也僅次於唐太宗最寵愛的兒子李泰。再加上李恪性格方面和李世民非常相似,都是屬於沉穩冷靜的類型,因此他可以說是李世民除了魏王李泰之外最信任和器重的兒子了。在發生了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妄圖篡位,李泰也參與其中這件事之後,李世民大為悲傷。雖然他此後就立了長孫皇后的第三個兒子晉王李治為太子,但是他又放不下李恪,因此便起了重新立李恪為太子的念頭。

  但是這件事情卻遭到了當時的國舅,權傾朝野的長孫無忌的激烈反對,他擔憂李治一旦被廢,長孫家族的榮耀可能會就此斷送,因此拼命向李世民進言李治有多麼適合當皇帝,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最終不得不放棄了這個想法。

  在李治順利登基為帝之後,李恪失去了李世民的保護,最終與他產生矛盾的長孫無忌誣陷他參與了當時震動朝野的房遺愛謀反一案,他最終於唐高宗永徽四年即654年和涉及此案的人一起被處死,享年三十五歲。

  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李恪,他的結局雖然十分悲慘,但是他絕不像電視劇中所描繪的那樣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

  李恪到底造反沒有

  吳王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個兒子,母親是隋煬帝的女兒楊妃。他的身份一個是非常顯赫的,但是他最後的結局卻是十分悲慘的:因為被當時大權在握的長孫無忌認為參與了房遺愛謀反一案而被處死。但是歷史絕對沒有那麼簡單,只要我們仔細分析一下所流傳下來的史料以及對了解一下李恪和長孫無忌之間的關係,就可以得出結論:李恪和房遺愛的謀反沒有任何關係,他絕對是被含冤而死的。

  首先看一下李恪的生平經歷。他出生於公元619年,自小聰明好學,無論是習武、讀書還是繪畫都是樣樣精通,無不得心應手。而且因為他性格沉穩冷靜,跟李世民的個性十分相像,因此自小便深得李世民的喜愛和信任。原本由於他並不是李世民的皇后所生,沒有爭奪皇位的資格,但是因為李世民的嫡長子李承乾和嫡二子李泰都為了爭奪皇帝而起了異心,因此他對李恪十分偏愛,想要立他為太子,這個時候就牽扯出來另外一個人:朝中重臣,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他因為擔心立李恪為太子之後,長孫一族的命運會受到損害,因此他對於這件事表示強烈的反對,唐太宗最後只能作罷。

  從這裡可以看出,李恪深得李世民的喜愛,他沒有理由學習李承乾和李泰的謀反舉動。而李恪被殺的關鍵人物就是長孫無忌。從前面的敘述中可以看出,他對李恪早就心懷不滿,此時發生的房遺愛謀反一案正好由他全權處理。這是多好的除掉李恪的機會啊,長孫無忌這麼老辣世故的人怎麼可能錯過這個好機會呢!於是他便“義正辭嚴”的向當時的唐高宗李治上奏:李恪也參與了此案。李治和長孫無忌是什麼關係?叔侄關係!李治自然不會懷疑他的話,於是李恪就和房遺愛等人一起被處死了。

  李恪的死,長孫無忌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雖然說他在歷史上並不是一個奸臣,但從害死李恪這件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心胸非常狹隘的人。

  李恪怎麼死的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個兒子,他的母親是是隋朝帝第二位皇帝隋煬帝的女兒如意公主。因為他的身世還是非常顯赫的。而且他從小的表現也十分突出,騎馬射箭,讀書繪畫,樣樣信手拈來,再加上他的個性敢作敢為,因此李世民對於子怡這個兒子還是非常欣賞和疼愛的。甚至還動過立他為太子的想法。即便如此,他最後非但沒有當上皇帝,反而因為某個人的誣陷而丟掉了性命,這個人就是當時唐朝的重臣,唐太宗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這個人,早年因為投奔李世民四處征戰,又替他策劃了奪取皇位的玄武門之變,再加上後來他的妹妹嫁給了李世民,因此李世民對他十分信任,先後冊封他為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司空司徒和中書令等重要官職,可以說是手握大權,位極人臣,再加上她皇后的哥哥的身份,更是有恃無恐,完全把持了朝政。在李世民想要立李恪為太子的時候,他擔心長孫一族的榮耀可能會遭到威脅,表示激烈的反對,同時堅決支持自己的妹妹所生的第三個兒子晉王李治。因此與李恪產生了嫌隙。

  在唐高宗永徽四年,他授命處理一代賢相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謀反案,這原本跟李恪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對此懷恨在心的長孫無忌認為這是除掉李恪的好機會,於是他誣陷李恪也參與了此次謀反案,最後李恪和參與此案的人一起被處死,享年三十五歲。

  李恪實在是死得冤枉,本該做出一番功績的人物就這樣被陷害而死,讓人不禁感到哀嘆和憐惜。




螞蟻傳統文化


唐朝歷史上,據說吳王李恪文武雙全,深得李世民的寵愛,但是他始終並未受到李世民的重視並沒有當上太子,最終還因冤案落個被李治處死的下場。優秀的吳王李恪為何得不到重視呢?主要因為李世民偏愛長孫皇后的親生兒子,李恪朝內無勢力幫襯,李恪無突出政績也無戰功。下面聊一下個人看法。

一.李世民偏愛長孫皇后的親生兒子,李恪自然無法受重視

李世民偏愛長孫皇后的親生兒子,因為吳王李恪非長孫皇后所生,李世民立太子根本不考慮李恪,所以當時太子人選都在皇后的幾個親兒子中徘徊。剛開始,李世民立李承乾為太子,因為李承乾不但是長子,還是長孫皇后所生;後因太子李承乾謀逆被廢黜,順帶把李泰也搭進去;最終,皇后一脈中,只剩李治一人,李治自然勝出,得了太子位。李世民偏愛長孫皇后的親生兒子,這個態度決定了李恪得不到被重視的機會。

二.李恪母親為前朝公主,朝內無勢力幫襯,李恪無法受到重視

吳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個兒子,其母親為隋煬帝女兒楊妃,前朝公主。當時隋朝新亡,唐朝剛立,唐朝朝廷內多為新人,與前朝並無瓜葛,並且大多數人都通過造反進入朝廷與前朝有矛盾,也有許多人避嫌怕被認為前朝復辟,因此沒有人會去同情或幫助前朝公主之子李恪成為太子。朝內無勢力幫襯是李恪無法受到重視的重要原因。

三.李恪本身無突出政績,也無戰功,無法被重視

李世民本身戰功無數,後面才逆襲上位,因此李世民比較看重能力。而李恪處於相對和平年代自然無法建立戰功,做官也沒有做出突出政績,反而在做官時因騷撈百姓被人彈劾丟官,所以李恪自然無法被李世民重視。

以上是#凝沙成石#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凝沙學史


首先,出身的問題。李恪的身份在一些人的眼中認為是兩代天子集合的尊貴血脈,但事實上這是李恪最大的不幸,幾乎是在血統上對於李恪的詛咒。楊廣是昏君,而且是前朝的末代皇帝,李恪是隋煬帝的外孫,這就有了前隋的陰影籠罩在他頭上。一旦他有了成績就會有人非議,難免有復辟隋朝的意味在其中。如果李恪的地位有了提升,那麼李唐王朝的合法性就會受到巨大的質疑和挑戰。所以,幾乎從李恪出生的那一刻起,那就註定與皇位無緣。

其次,李恪勢單力孤根本就撐不起朝堂,後世大多數都是在個人的性格方面對於立刻進行評價,但是卻很少有人真正將他放到當時的國家背景的角度進行考慮。當時的宰相群體中大部分都以長孫無忌馬首是瞻,朝廷內外支持李恪的勢力也只不過是幾個功臣之後和少數將領,這樣的朝廷勢力根本不足以支撐起國家的穩定。如果李恪逆勢上位,難免會對於朝廷之中大加清洗,國家的力量勢必衰竭。

第三,李恪是否真的優秀很難說。雖然李世民曾言“英果類我。”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隋煬帝年輕時候也是英明果斷之輩,但是其性格中好大喜功,標新立異。李恪也很有可能遺傳了隋煬帝的血脈,如果再如隋煬帝一樣窮兵黷武,好大喜功沒完沒了地折騰,那麼李唐王朝反而會更加危險。所以,李恪不如李治精於守成,能夠維護國家的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