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八王之亂產生的歷史原因,以及對中國古代歷史的影響如何?

荒原漫步者


八王之亂”起因與結果。

這完全是西晉統治集團內部各個階層強勢角力的結果,從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續16年。而且,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只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

西晉,公元280年,晉武帝滅掉孫吳政權,這是自東漢末年四分五裂之後,古代中國的又一次統一。好景不長,到了公元290年,晉武帝病逝,晉惠帝即位,就在他登基後的第二年發生了迅速瓦解西晉統治的“八王之亂”。其禍根就是是晉初分封藩王導致的。事件雖然爆發於晉惠帝即位後的第二年,但多種不安定因素早在晉武帝統治時期就已有苗頭。

西晉行政劃分實行州、郡、縣三級制,此外,還大肆分封了好多諸侯王,確定他們的封地。當時全國共劃分了19個州,下轄郡、王國共173個,這其中,光王國就佔了57個。這些王國的大小不一,其政治實力和軍事權力也不一。各藩王各領屬地交由地方長官管理,自己則坐鎮京城。

到了滅東吳前,晉武帝不知道怎麼想的,讓這些個藩王們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國,直接負責治理自己的封地。各國大小不一,自然實力不一,引發了各封國間的惡性競爭與互相攀比。在後來的滅吳戰爭中,各地藩王勢力還未有多大影響。當時主要是外戚掌握著指揮大權,伐敵的主力則是門閥世族和士大夫階層。滅吳以後,晉武帝開始縱情享樂,大肆封賞功臣,調整現行統治政治狀態,改變軍政權力的分佈方式。自此,藩王們從地方行政長官、軍事首領全面進入了中央統治權力中樞,強勢把持西晉中央和地方、政治和軍事大權的政治態勢開始出現。

而且這種情況,直到晉武帝臨死前,還不忘臨終權力調整,繼續佈局身後的人事安排,還新分封多個藩王,強化藩王勢力。據說,他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為了更好的實現權力制衡,畢竟太子的能力堪憂,他打算以外戚力量保護惠帝,可又擔心外戚專權,於是,藩王們成為他所倚重的重要牽制力量。

於是,統治集團中形成了晉惠帝、外戚(太傅楊駿為代表)、後黨(皇后賈南風為首)、藩王以及門閥世族等五股勢力。據歷史記載,“時帝素知太子闇弱,恐後亂國,遣(荀)勖及和嶠往觀之。”晉惠帝這智商和能力也確實讓人著急,自從被立為太子就陷入了任人擺佈的鬥爭,更談不上能約束、阻止哪股勢力的惡性膨脹。到了晉惠帝初年,外戚勢力與後黨集團的爭鬥達到了白熱化狀態,外戚掌握著朝中軍政大權,後黨控制著惠帝詔令大權,雙方間的矛盾衝突圍繞著奪取君主實際控制權展開。

而這時的藩王勢力也日趨強大,封國不僅是他們的獨立王國,而且還控制著整個西晉王朝的邊關軍事要地。如果說對藩王的控制在晉武帝時期還有所效果的話,那到了愚昧無知的晉惠帝時期,卻是完全無能為力,只能任其發展了。

最初是以賈南風為首的後黨集團,他們聯合藩王勢力,向以楊駿為首的外戚集團發起了進攻。而這時的藩王勢力咄咄逼人,早就覬覦朝中大權,藉著賈南風的召喚,介入爭鬥,永平元年(291年)後黨集團與楚王司馬瑋合謀,發動政變,殺死楊駿,徹底清除楊氏外戚集團,一大批藩王得以進入西晉中央政權,政權落在汝南王司馬亮和元老衛瓘手中。此時,統治集團內部的藩王、後黨和官僚士大夫三股勢力暫時平分秋色,但賈后政治野心未能實現。不過,很快朝中的政治生態又惡化了,當年六月,賈后又使楚王司馬瑋殺死汝南王司馬亮,然後又反誣楚王司馬瑋矯詔擅殺大臣,把將司馬瑋處死。

剛剛進入中樞的藩王們圍繞著權力分配,勾心鬥角,還沒來得及著手廢后,他們之間就開始出手傾軋了,反而被賈后所利用,最終,一度在後黨的打擊下,暫時偃旗息鼓。此後,新的藩王領頭人物趙王倫也不得不放低身段,朝中的官僚士大夫們也與後黨聯手,想方設法阻止藩王們再入主中樞。

藩王勢力也在坐等時機到來。而這個時機就是賈南風廢太子事件。據記載,晉惠帝太子司馬遹不是賈南風所生,後與賈氏結怨,最終,司馬遹被其設計陷害,先廢為庶人,後被害身亡。這一舉動成了趙王司馬倫討伐賈南風的藉口,司馬倫先是假造詔書,以謀害太子的罪名要廢掉賈南風,這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在誅殺賈后黨羽和張華等人後自領相國位,司馬倫獨攬大權,元康十年(300年),賈后被毒殺。藩王勢力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後黨集團徹底失敗。

不久,司馬倫逼晉惠帝退位,自立為帝,改元建始。據記載“淮南王允、齊王冏以倫、秀驕僭,內懷不平。 ”此後,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紛紛起兵討伐趙王司馬倫,一場最終致使西晉政權徹底毀滅的“八王之亂”開始了。直到,光熙元年(306年),東海王司馬越迎惠帝回洛陽,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相繼為其所殺,大權落入司馬越手中,八王之亂到此終結。

八王之亂後,五胡得入侵。

中原發生八王之亂以後,諸王相繼敗亡,生靈塗炭,社會經濟嚴重破壞,整個西晉的力量消耗殆盡,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頻發。地處北方的這些少數民族匈奴、鮮卑、氐、羯、羌等進入中原,最終於建興四年(316年)滅亡西晉,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史稱為“五胡亂華”或“五胡之亂”。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

其實,從東漢時期以來,中國西部和北部周邊的各少數民族就開始不斷地越過長城向內地遷徙。其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由於此前漢朝的軍事征服以及為彌補中原兵力和勞力不足而對各少數民族的招誘。另一方面,有學術觀點認為是氣候變遷及地理因素。原來在長城以外,由於天氣乾燥,一向只能畜牧;反之,長城以南則較宜農耕發展。然漢末魏晉時,北方出現了一次“小冰期”,氣候變得寒冷。本宜於農耕的華北地區,轉為適合遊牧生活;而遊牧民族原居之處,卻不宜居住,因此,胡人大量南下覓生計。

到了西晉統治時期,中國北部、東部和西部,尤其是幷州和關中一帶的少數民族,在漢族的影響下,逐漸由遊牧轉向農業定居,胡漢文化相互影響滲透。但在交融的同時,胡漢之間也存在一定的民族和階級矛盾,例如幷州的匈奴人成了漢人的奴婢,而不少漢人也相繼淪為胡人奴婢。期間,周邊各少數民族勢力的也一直在消長變化中。而此時,西晉內部卻還在那裡扯犢子呢,八王之亂正當其中。

到了公元304年冬天,氐族人李雄佔領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史稱前趙(八王之亂時自稱漢王,建立漢國,後被劉曜改為國號為趙),這被視為是五胡建國的開始。公元311年(永嘉五年)四月,劉淵之子劉聰的兵馬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了晉懷帝,殺太子、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多人,並大肆發掘陵墓、焚燬宮殿,史稱“永嘉之禍”或“永嘉之亂”。公元313年,懷帝侄子司馬業在長安登基,是為晉愍帝,結果到了316年,前趙劉曜攻破長安,將其俘虜,317年將其殺害,歷時五十一年的西晉滅亡。是年,由西晉宗室司馬睿在建康(現南京)重建晉廷,為晉元帝,史稱東晉。

據統計,此後,一百餘年間,北方各少數民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的大小國家達數十個,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後來,北方被前秦統一,中國呈現出前南北朝特徵






電視劇情的人生


說起晉朝,我想起了“天道輪迴”這四個字。晉朝的奠基人司馬懿聰明絕頂,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更是人盡皆知的狡詐。可當司馬炎把魏帝曹奐趕下龍椅,自己御極稱帝之後,他萬萬沒想到,在兩晉一百三十多年間,竟然出了兩個白痴子孫皇帝——其中一個便是他的兒子惠帝司馬衷,也就是這篇文章的主人公。

司馬衷天生愚鈍,甚至年及弱冠,連男女之事尙不懂絲毫。武帝司馬炎很著急,因為長子早夭,司馬衷便成了嫡長子,也成為繼承大統的第一人選。於是乎,武帝便把自己寵幸過多次的名叫謝玖的才人贈送給兒子,讓謝才人教兒子床弟之歡。沒承想,七個月後,謝氏產下一子,也是武帝的嫡長孫司馬遹。司馬遹三四歲即聰穎異常,且相貌端美,甚得祖父歡心。於是聖孫助父,白痴司馬衷如願繼承了皇帝的位子。

惠帝得以即位,除了沾兒子的光,母舅楊駿也起了很大作用,惠帝對楊駿也極為尊重,導致楊家權勢傾朝。待朝局安穩,皇位無恙時,皇后賈南鳳也想出出風頭,壓下楊家的氣勢。南鳳是前朝賈充之女,不僅長相奇醜,還心地險惡陰毒。她聯合楚王和淮南王設計殺害了楊駿,接著斬草除根,把楊家宗親同黨數千人全部殺掉。

隨後,兔死狗烹,挑唆楚王殺掉了淮南王,隨即以聖旨名義,除掉了幫她的楚王司馬瑋,全面掌握了朝中大權。

大權在握的賈后不甘於一生伺候一個傻子,於是便開始肆意放縱。她經常派人在洛陽城內物色美貌少年,抓進宮裡供她淫亂。朝中大臣,只要她看得上的,都要拉上床,以至許多相貌偉岸之臣上朝時下敢洗臉,故意毀容。更可惡的是,她擔心太子非她親生,怕日後繼位對她不利,為免除後患,竟然派人殺死。

賈后的暴行終於引起了眾憤。以趙王司馬倫為首的諸王率兵攻入洛陽,殺掉賈南風,廢掉了司馬衷自立為帝。

司馬衷雖然是白痴,可畢竟是合法繼承人,符合古代的嫡長制度。司馬倫卻不一樣了,和他一樣身份、血統的諸王不幹了。齊王、成都王、河間王、東海王等八位王爺打著為惠帝平亂誅賊的口號,起兵討伐。

這場席捲全國的戰亂持續了十六年,晉惠帝被諸王輪迴挾持,受盡了苦難。八王之亂,造成了幾十萬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最後東海王司馬越勝出,毒死了惠帝,戰亂稍平。

三年之後,匈奴攻陷洛陽,西晉滅亡。

八王之亂,直接導致國勢衰落,皇權式微,異族勢力崛起,揭開了五胡亂華的悲劇。經此大亂,中原地區赤野千里,餓殍遍地。積累數千年的文明基因遭受摧殘而變更,遊牧民族主導了話語權。

還有,大批士族及有志之士南遷,留下的不是被殺就是隱名,使北方一直到楊堅建立隋朝的數百年間脫離正統,造成了歷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

賈南風,醜顏禍水也!


非非空


司馬炎在位時過於相信宗室親族的力量,建國之初便封了二十七個同姓王,而且之後還不斷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利,諸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自行任用文武官員,收取封地賦稅。更為可怕的是,司馬炎後來制定了分封國置軍制度,按分封國大小可以配備不同數量的軍隊。錢糧兵馬都有了,是不是很可怕?是不是很像戰國時期的局面?到這步已經為八王之亂埋下了禍根。

再看看司馬炎的繼任者,沒錯,他就是有名的“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司馬衷,統治者的昏庸無能讓有錢有兵的諸王蠢蠢欲動,爭權奪利。

八王之亂長達十六年之久,時局動盪不安,兵連禍結,民不聊生,給了外族入侵可乘之機,並直接導致後來的五胡亂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