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心理學“共情”知識,建構和諧人際關係,處理心理困惑


利用心理學“共情”知識,建構和諧人際關係,處理心理困惑


情緒共情的困惑

朋友講了自己家庭故事,說自己父母是老農民,含辛茹苦養大5個子女,他們這些兄弟姊妹雖然不算太有出息,但除了大姐都從農村考學出來,當時也是轟動周圍村子,引來羨慕。

現在父母年邁了,被接到城裡來住,兄弟姊妹對父母也都不錯,出錢出力都可以。不過,讓他不舒服的是,大姐總是抱怨過去為大家庭付出最多,她覺得父親脾氣暴躁,對自己不好,時常抱怨對父親的不滿,這讓他很不舒服。

朋友說知道要共情大姐。的確,父親脾氣不好,他的眼裡總是幹不完的農活,很少與孩子心靈溝通,與孩子情感關係似乎隔著一層。大姐作為家裡老大,為了兄弟姊妹上學,幹農活最多,後來也是靠自己輾轉到了城裡生活。

可是,這種情感上的共情,暫時有效,但似乎比較膚淺,難以深層次上解除自己心理難受,詢問遇到這個事情如何處理。

利用心理學“共情”知識,建構和諧人際關係,處理心理困惑


認知共情處理困擾

共情是走進對方內心世界的能力,即許又新教授說的“共同體驗域”,通俗說法是換位思考,善解人意。

一般來說,理解共情是“感受對方的感受”,努力認同對方的負面情緒。如果無效,就要繼續用認知來共情對方,也即是“認同對方的想法”。

可是,正因為不能認同對方觀點,才出現情緒共鳴的難處,為此化解認知共情成為關鍵。

針對認知的共情,其實很多哲理名言來佐證。

最著名的就是這句話,“一千個讀者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千人千面,這是真實世界。

我們自己不會同意輕易被人改變看法,固守自己價值觀,就必須接受不要妄想改變別人觀點。

蘇軾那首著名廬山詩歌,最為哲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個世界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也就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說了這麼多,就是要讓我們自己覺察,沒有任何兩個人對這個世界有完全相同的看法,哪怕是至親,哪怕是對至親。

這樣說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接受和我們不一樣甚至完全不同的觀點,這才是心智成熟的表現。

我們之所以看不慣別人,心理學解釋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明明是井底之蛙,卻天真的唯我獨尊,卑微可憐到只想被人接受自己觀點,卻小肚雞腸到容不下別人觀點。尤其對於家人,親人,熟人。

這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利用心理學“共情”知識,建構和諧人際關係,處理心理困惑


應對心理困惑之道

既然這個世界由不同觀點的人組成,甚至自己都是個不斷變化觀點的人。

也意味著一個真理,即任何事情都有N種解決辦法。

我們自己擁有的解決辦法不過是其中一種,我們要接受的或者要發現的就是N-1種。

不同觀點意味著不同關係,不同關係意味著不同態度,不同態度表現為不同言行。

為此,處理上述朋友困惑,即兄弟姊妹對於父母態度不同,也就有了出路。

那就是,我們理解兄弟姊妹各自親子關係不一樣,我們對於父母感受到溫暖親子關係,那我們就用溫暖關係對待父母。

而認可兄弟姊妹與父母的親子關係一般或者不好,就要允許人家用一般或者不好的方式對待父母。

這裡的關鍵是,要把自己親子關係與兄弟姊妹親子關係區分開,區分開了才會接受不同,從而不因為自己孝順父母多了而感到“憤憤不平”,“吃了虧”。

這就不得不佩服《天道》中丁元英的話語,他說:

“我只知道他是我的爹,他還是誰的爹我不知道”


“如果我知道咱爹不僅是我爹,也是你們的爹,那就一定會想到分攤責任,否則心理就會不平衡,只要你是個人就會這麼想。”


“我和大哥都在外面,如果秋紅在給父親端茶倒水的時候也這麼想,他也是你們的爹,那這碗水就端不下去了,結果就是咱爹喝不上水了。”

利用心理學“共情”知識,建構和諧人際關係,處理心理困惑


這個應對方式,總結一下,就是“根據親密關係程度區別對待親人”,我們要允許自己這樣做,也要允許我們親人對於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