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訪問鍾南山為何被斥?“共情”是能夠學習的

北京女主播採訪鍾南山,短短的兩分半鐘,卻招來大批網友的惡評。 她為什麼被罵?


記者訪問鍾南山為何被斥?“共情”是能夠學習的


反觀湖北中學老師,疫情中獨自在校開直播教學;河南女幹部看到聚眾打牌,把牌桌給掀了;陝西員警防疫回家不進門,在樓梯間吃飯。這些人為什麼被大家點贊?

另外也有一些引起眾怒的行為:像是賣假口罩的;拒戴口罩,還說我生病我負責的;或是病患多次參加宴會,一人傳4000人的。

為什麼有些人做事人人稱讚,有些人做事卻令人髮指呢?

這是因為每個人對於事件,會產生什麼行為,是根據他的認知而有所不同的。

而主流大眾,對於社會議題是有共識的,這個共識是什麼呢?這個共識就是你有沒有共情能力。

記者訪問鍾南山為何被斥?“共情”是能夠學習的


什麼是共情能力呢?心理學家特蕾莎·懷斯曼認為共情能力有4種特性。

  1. 能夠換位思考。
  2. 不任意批評。
  3. 能讀懂他人的情緒。
  4. 和他人交流自己的理解。

簡單說來,共情能力就是能感同身受並且產生反饋的能力

那麼共情能力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可以培養學習的呢?

一些社會生物學家,認為共情能力是一種可以遺傳的DNA。這種DNA是在進化過程中,為了確保種族的存活。

沒錯,DNA的確是共情能力的基礎,但DNA並不起決定性的作用。共情能力的發展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更大。

一個人受到環境的影響,可能讓共情能力更加壯大,也可能反而讓共情能力消失了。

以佛羅伊德為代表的精神分析學派就認為,如果在童年時,孩子有一個溫暖而充滿關愛的親子關係,孩子就更能夠感受到共情的價值,從而發展出利他的行為。

那我們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呢?

《給予與接受》這本書上提到, 通常在金字塔頂端的那些成功者都是能夠共情而造成利他行為的人。他們構建關係網絡、善於合作、信任他人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從而積累社會資本,在盤根錯節的世界上取得成功。

蘋果公司的執行長蒂姆·庫克在談到人工智能時,也提到他不擔心人工智能跟人一樣有思維,而是擔心人類變得跟電腦一樣,失去價值觀和共情能力。可見,在未來的社會上,共情能力成為孩子駕馭未來,不可或缺的能力。

除此之外,大家常說的設計思維,也正是共情能力的展現。設計思維裡的移情圖,正是用來讓設計者瞭解用戶思維,從而設計出令人滿意的產品。

記者訪問鍾南山為何被斥?“共情”是能夠學習的


既然共情能力如此重要,那麼我們該怎麼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呢?

弗朗斯·德瓦爾是荷蘭的心理學家,他寫了一本書叫《共情時代》。在這本書裡,弗朗斯·德瓦爾用一個套著一個的俄羅斯套娃來解釋共情。共情的行為也是有分層次及先後秩序的。

記者訪問鍾南山為何被斥?“共情”是能夠學習的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最內層的共情是情緒同化,完全不用過腦子來思考。比如說我們對著嬰兒哈哈笑的時候,嬰兒也會跟著哈哈笑。


第2層是感同身受。比如說我們看到視頻裡的人在做危險的事情,我們會擔心,然後聯想到萬一發生意外的話會怎樣。

最外層的共情,我們需要動用到自己的思考或者是價值觀來判斷,來決定我們下一步應該要怎麼做。比如說這次的疫情,有些人挺身而出,做出不凡的事情,就是因為他們啟動了第3層次的共情能力。

從上面我們就可以看出,要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我們要保護孩子的最內層,強化第2層,發展最外層。針對這個架構,我們要從下面三個方面來闡述,怎麼由內往外的進行。


記者訪問鍾南山為何被斥?“共情”是能夠學習的


保護可共情的親子關係

在《共情:好的親子關係勝過一切教育》這本書裡,提到了好的父母才會有好的孩子。

父母以身作則,能夠成為孩子的榜樣,父母如果能夠積極的傾聽孩子需求,換位思考,則更能保護孩子最初的情緒同化能力。

記者訪問鍾南山為何被斥?“共情”是能夠學習的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strong>引導孩子多體會自己的感受

爸爸媽媽們在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要懂得孩子,多嘗試理解他們,用輕柔的語言詢問他們的情緒和需求,也幫助他們表達情緒和需求。

我們也可以利用情緒繪本來教小朋友認識自己的情緒,並且理解情緒背後的需求,多多和孩子討論情緒跟感覺這些摸不到看不著的東西

在日常生活方面,我們也要營造這種可共情的親子關係。比如說孩子在要一件根本買不起的玩具的時候,我們應該合理的回應孩子。

什麼是合理的回應呢?合理的回應就是我們要在態度上和內容上,都要堅定而溫和。

比如說,我們不應該說板著臉說,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家裡窮你不知道嗎?真是不乖! 也不應該說你答應我,以後要好好孝順我,我就給你買喔!


當孩子要一件根本買不起的玩具時,我們可以說,我知道那件玩具很好,我也知道你很想要,但是爸爸媽媽不是全能的,不能滿足你一切的要求,從而提供孩子機會,能夠體恤父母的為難。

芝加哥大學教授科胡特說過,「沒有敵意的堅決,不含誘導的深情」,意思是說做父母的,否定孩子的時候要沒有敵意;肯定孩子的時候不能誘導。

透過這些合理的回應,就不會把父母的自我投射到孩子身上,也不會造成孩子的畏畏縮縮或自我膨脹,從而更能保護孩子情緒同化的共情能力。


記者訪問鍾南山為何被斥?“共情”是能夠學習的


強化孩子的共情行為

我們經常看到家長斥責孩子,幫助別人是多管閒事。長久下來,孩子會把“幫助別人”和”被罵”這兩件事情,聯繫起來,而不再願意進行類似的利他行為,而變得冷漠勢利。

想要強化孩子感同身受的能力,則父母應該要調整對孩子的期待,並且給予及時的鼓勵。可以常常使用這些有魔力的話來鼓勵孩子:
「喔! 我懂了」
「嗯,你說的也有道理」
「沒錯,我能瞭解你為什麼會這樣想」

<strong>引導孩子多顧及他人的感受

我們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遊戲嘗試讓孩子換位思考。從遊戲中互動,學習同理他人。比如說交換角色,讓孩子當父母。

我們也可以引導孩子進行自我觀察,對自己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再引導他換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想想「如果我是爸媽,我該怎麼辦」,來強化孩子的感同身受的能力。

英國學者愛德華·德博諾開發了一種思維訓練模式,叫「六頂思考帽」。六頂思考帽讓我們在思維層面,可以放下自己長期「扮演」的角色,進入別人另外的「平行世界」,擁有「平行思維」,大家在家裡可以試試看。

記者訪問鍾南山為何被斥?“共情”是能夠學習的


除此之外,父母如果經常稱讚那些共情能力高的行為,孩子會努力朝向這個方向前進。

我們要特別注意,如果孩子出現共情行為時,要多使用情感或者言語獎勵,少使用純物質獎勵。

比如說,「寶貝,你能從他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真是太棒了!」還可以同時給孩子一個熱烈真誠的擁抱,或者親親孩子。

久而久之,共情能力就成為一種自我的強化。同時,也幫助孩子內化社會規則及責任,更加提高了共情能力和利他行為的發展。

記者訪問鍾南山為何被斥?“共情”是能夠學習的


發展共情的實踐模式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給予與接受》這本書中提到,成功者往往也是付出者,透過共情能力的展現,付出者能夠獲得更高的成功。

除了提供一個可共情的親子關係,還有強化孩子的共情行為之外,作為父母,還可以有意識地發展共情的實踐模式,這樣孩子就更能夠理解,什麼樣子的利他行為是可實踐的。

<strong>引導孩子採取行動來回饋社會

父母可以帶領孩子參加關愛活動。多讓孩子接觸人群,能夠增加孩子的情感鏈接,並且讓孩子也認識一群同樣有正向能量的孩子,這樣對於建立感恩心及社會責任感非常有幫助。

如果我們能提供孩子機會,對孤兒院的孩子提供幫助,替癌症患兒念故事書,參與愛心義賣等等,除了讓孩子增加自我價值感之外,更會讓孩子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更多不幸的孩子,而感到自己是幸運的。


但是我們要特別注意,在實行共情能力教育的培養時,千萬不要只顧著讓孩子體諒父母。

有些父母非常喜歡向孩子哭窮,希望孩子會因此而更認真,然而這是完全不恰當的。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我們應該要營造一個「否定孩子的時候要沒有敵意;肯定孩子的時候不能誘導」的環境。

向孩子哭窮,會造成心理學中的「稀缺心態」,從而讓孩子更在乎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而無法共情他人。

如果我們能夠引導孩子發展共情的實踐模式,那孩子就能夠持續發展第3層次的共情能力,也就是經過思考之後,符合價值觀選擇的共情利他行為。

記者訪問鍾南山為何被斥?“共情”是能夠學習的


《給予與接受》一書中說 「通過建立起一個強大的關係網絡,人們可以獲得寶貴的知識、技能和影響力。」共情能力就是這樣的一把金鑰匙。共情能力是可以經過學習而強化的,父母可以透過三個實踐方式來引導孩子一層一層的學會共情,成為高情商的人。

我是@從心出發從家開始 座標美國硅谷,以家庭教育為孩子凝能聚量。歡迎大家關注,讓我們一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