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股市交易中有盤感一說嗎?如何才能獲得這種盤感?

淡淡禪風


如果是專業的炒手,入行稍久,都會知道盤感確實存在。而且,在短線交易時,盤感真得非常有效!


那麼,什麼是盤感?從思考A股個人的經驗來看,在看著盤面股價的波動時,直覺感知且是強烈感知到股價短線的走勢,這種狀態就是盤感。特別是在股價剛開始拉昇或者做頂後剛開始下跌時,都比較容易感覺到買賣盤多空搏殺的結果。這個時候短線買賣是很準確的。


那麼,盤感是否只能感知到短線的走勢呢?一般來說,大多數炒手的盤感都是短線的。這是長年累月看盤自然總結出來的。也許很多人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但是,思考A股發現,這裡面還是有規律的,看多了自然會總結出來。例如分時圖拉昇的規律,其實就是從千百個個股的分時圖總結出來的。無非是量價時空的規律。從量價時空去總結規律,基本上都可以直接出來。進一步推論,在不同的週期裡,也可以總結出拉昇或者破位下跌前的規律。以後一看到這個模式,你就知道這是要拉昇或者要破位下跌。這也是一種盤感。當然,這是經過大量案例邏輯總結出來的,比盤面上短線的盤感邏輯更強一些,操作意義更大。


所以說,盤感並不神秘。盤感也是真實存在的。當然,以上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下如何獲得盤感的方法,那就是大量看盤,看分時圖,看K線圖。然後自己總結。這些盤感的具體規律,這裡就不說了。自己總結出來的東西,都是萬分珍惜的。因為這確實是操盤手吃飯的家,。一般人都不會告訴他。


思考A股


我相信市有盤感一說,但是我認為盤感並不重要。

我在2015年那輪大牛市的頭部時,就通過看盤感覺到在4800點時市場拋壓很重,而且接盤力量很弱。當時大盤4760點,我以低於市價1分錢價格拋出幾萬股,卻要等幾十秒才能成交。可見市場接盤之弱。瞬間令我心生恐懼。但是我當時在頂部出逃時卻並不是根據這個盤感做的決定。

我是依據理性分析和交易理念才做出的最終4760點清倉的決定。盤感中只是輔助參考。

我當時的理性分析是考慮到股市已經大漲兩年,很多股票都已上漲數倍,估值已高。而且之前管理層多次喊話股市投資要謹慎,而且提出要增加新股發行。再加上近期股市行情有震盪加大,有大資金賣貨之嫌。。。。這些都是利空因素。我是依據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理念做出最後的決策的。盤感在最終決策中的佔比不到5分之一。

所謂盤感只是一盤面的直覺。這種直覺是多次交易中得來的感覺。但這只是一種感性的認識,只是一種初級的認識階段。只有理性的思考和認知才能是我們做決策的最終方案。其實,看似靈驗的盤感其實也有不少錯誤的時候。

盤感的獲得只有進行大量的交易,並且有意識的記憶這些交易細節才可能慢慢獲得盤感。


孟可的思想空間


做短線,尤其是日內短線的,經常會提及到盤感一詞。

盤感看似是感覺,是第六感。在我看來其實沒那麼玄乎,其實盤感就是交易規則化的雛形。為什麼很多人說不清盤感,因為他沒有明確知道這個感覺是從何而來。

技術分析交易者都希望有這樣的感覺。很多人認為有了盤感,就掌握了賺錢的秘訣。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有盤感就不一定賺錢,但是有了盤感賺錢概率會大一些。在我們交易過程中,看見熟悉的形態或者價格、成交量出現相似的變化,我們就感覺這個可能要漲或者要跌。

為什麼會強調技術分析呢?因為技術分析只盯盤面,屬於歸納法,很容易形成盤感。而基本面研究更側重場外信息,各種數據,盤感對於他們做交易決策的影響不大。說到歸納法,其實盤感的形成主要就是歸納總結。

我原來的老闆,就是那種只盯盤口數據做短線的交易者。他的交易界面與我們都不一樣,他不看K線,按他的話說他看不懂那些東西。在他多年的交易過程中,他歸納總結了一套他自己的做單方式。他也說不清,是如何觸發他入場出場的。只盯盤口,那麼只有價格、持倉量、成交量變化和具體成交這些可視化數據。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他的盤感來源於價格和成交量的變化,他無法對這個價格和成交量進行量化,標準也是模糊的。所以,他交易是靠盤感。

交易規則是可量化,有明確的標準的。而盤感則是交易規則化的初級階段,並非高級階段。不少人覺得盤感是高大上的東西,其實不然,感覺本來就是不確定的,混沌的。

交易者以自己的視角觀察市場,歸納總結自己的交易邏輯。在盤感那個階段,交易邏輯是不清晰的,不能進行標準化。所以,一切進出場都以盤感來解釋。當你渡過了盤感這個階段,就會發現盤感不過如此。

想要獲得盤感,別無他法,只有練。要以自己的視角觀察市場,需要思考,我為什麼要在這裡去買,那裡去賣。多看盤覆盤,歸納總結,逐步形成自己的交易框架。在交易框架內,逐步去確定一些東西。長時間的積累,這些東西會漸漸清晰起來,盤感就由此而來。最後,進行標準化,形成交易規則。

祝你好運~


交易有道


所謂盤感其實還是投資者的投資思路、分析框架以及對量價走勢的認識,市場參與者的投資邏輯基本可以分類一下三類:

1:技術分析派,技術分析其實就是量、價分析,通過對交易量、交易價格尋找支撐位、壓力位以及購買點,這一類也是最早受我國廣大股民所追捧的股票分析方法,但是技術分析對於不同市場有不同的有效性,在成熟的交易市場(比如美國股市)有效性較低,在中國仍有大量投資者使用,但效用正在不斷下降。



2:基本面分析派,基本面分析其實就是對公司基本情況(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等)進行分析,是價值投資的基礎,代表人物是巴菲特,基本面分析越來越被廣泛接受,越來越多的散戶投資者也開始關注公司、經濟基本情況,學習研究公司報表,基本面分析是比較合理的分析思路。



3:行為金融學派,此類投資者關注市場的投資情緒,他們認為市場信心高漲是股票價格上漲的基礎、市場信心低落是股票價格下跌的基礎,這類投資者往往對基本面和量價關注較少,比如,即便股票價格被明顯高估,但是市場投資者情緒仍然高漲並看好該股票,行為金融學派交易者也有進入的基礎。



總而言之,這三種其實是相輔相成了,不少高頻量化交易者的交易基礎就是量價分析。有些並不信服技術分析的投資者仍然學習技術分析,是因為了解技術分析可以知道其他投資者是怎麼思考的。想要獲得盤感,最重要的是瞭解各種分析框架,形成自己的分析邏輯才能戰勝市場,這也是一條很長的、並不容易的路。


同學請講


股票交易中存在盤感。

如何獲得盤感呢?我覺得盤感主要是通過長年累月的交易積累下來的一種對市場的第六感,股票K線圖看多了,交易的次數多了,自然而然對市場波動的靈敏度有了第六感。

多看K線圖,多總結交易失敗的教訓,反覆覆盤,加深對分時圖的認識,比如分時圖裡出現了哪些形態後一般股價會選擇向上👆突破,又比如出現了哪些形態後股價大概率會選擇向下👇突破或者橫盤震盪,這種就是所謂的盤感和對市場的直覺。




陳198686187


我相信股市交易中有盤感一說,那麼如何才能獲得這種盤感呢?唯有通過大量的覆盤,加深對各種情況、各種走勢的印象,這樣大腦才會形成自然的條件反射,也就是傳說中的盤感。

覆盤是源自象棋術語,也叫復局,指的是每次博弈結束以後,雙方棋手把剛才的對局再重複一遍。

就像籃球運動員練習投籃一樣,只有通過大量的投籃練習讓肌肉形成記憶,股市中的盤感也是通過大量的覆盤來讓大腦形成記憶也就是自然的條件反射。

覆盤的意義。

1、查漏補缺。

覆盤能夠讓你瞭解更多白天來不及觀察、來不及總結的情況,查漏補缺對當天的市場情況有個更全面的認識。

2、歸納總結,找出適合的股票。

覆盤能夠對當天漲幅、跌幅在前的個股再一次認真瀏覽,找出個股走強(走弱)的原因,發現你認為的買入(賣出)信號。對符合買入條件的個股,可進入你的備選股票池並予以跟蹤。

3、練就自然的反應—盤感。

對個股走勢的覆盤,能夠積累更多的經典走勢,可以讓你再遇到類似走勢時,能夠對股票的下一步走勢做出預判。還可以提煉我們的交易體系,從而使炒股變得更簡單。

高效覆盤的方法。

1、尋找熱門板塊。

堅持每天重新查看一下在大盤走勢中各個板塊的貢獻情況,找出貢獻大的板塊進行重點觀察,並找出板塊上漲的原因。

2、條件反射訓練。

找出一些經典個股的走勢,不斷的刺激自己的大腦,以便再遇到類似走勢時,能夠對股票的下一步走勢做出預判。

3、覆盤自己交易體系。

重新分析一下你自己做的單子:當時大盤的情形,股票的位置,什麼形態,入場的理由及為什麼會虧損或者盈利。只有經歷過這種痛苦的反思階段,你才能提煉出自己的交易體系,從而使炒股變得更簡單。

4、 覆盤當天漲幅、跌幅在前的個股。

對當天漲幅榜和跌幅榜靠前的個股再一次認真瀏覽,找出個股走強(走弱)的原因,積累更多資金喜歡炒作的個股情況,方便以後尋找熱點板塊的熱點股票。

總結

我相信股市交易中有盤感一說,要練就盤感,唯有大量、高效的覆盤。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歡迎各位轉發、評論、點贊。

一若


盤感是騙人的


咔咔的世界


交易盤感更多是針對期貨和外匯短線操作而言,對於股市來說,也應該有盤感。類似於期貨的日內短線交易。

針對交易者的天賦不同,盤面感悟力不同,所以有感悟的交易者,往往能判斷準確,取得不錯的收益。


雷羽


盤感:如大盤可能翻盤,個股隨大盤走勢而動。


分享的小樂


股市的盤感,無非就是當你看到盤面的k線,圴線、成交量、cdma線及各種指標的時候對股市未來走勢的一種感覺和判斷,這肯定是有的。雖然說每個主力的操盤方式、資金量等等都不盡相同,但總離不開一個千年不變的規律,低買高賣,這樣主力去做一個股就離不開各種各樣的指標,指標就自然反應在盤面上,盤面的感覺就出來了,你就知道一個大概方向了。盤感都是可以通過長期日積月累看盤研究學習總結出來的,但並不是人人都可以達到此高度,還需要一定的悟性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