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却自食其果,一代霸王主动传位,被儿子活活饿死

清朝康熙年间,顺德府广宗县吴存礼写下了一首七律:“武灵遗恨满沙丘,赵氏英名从此休。年来月去春寂寞,故宫雀鼠尚含羞。”诗中说的正是历史上著名的沙丘宫。

此遗址如今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自春秋战国以来,曾有数位不可一世的帝王落马于此,草草了结了自己威武的一生。其中,一代北方草原的霸主赵武灵王,就是葬身于此。

说起这位霸主的结局,实在令人哭笑不得又唏嘘不已……

养儿防老却自食其果,一代霸王主动传位,被儿子活活饿死

赵武灵王后悔主动传位

故事要从公元前298年说起。赵国收复中山国不久,赵武灵王就认为自己一生夙愿已然实现,便在壮年时期将王位传让给了少子赵王何,即后来的赵惠文王,而他则自号为主父,提前享受了退休生活。

可是,没过几年功夫,赵武灵王就开始后悔了。为什么?

此时的赵国由于没有参与中原国家的混战,所以养精蓄锐、实力逐渐强大,而齐、秦、韩、魏、楚则连年征战,已经无法同赵国抗衡。赵武灵王看到这样的局势,有了新的人生目标,他想要做中原的霸主

养儿防老却自食其果,一代霸王主动传位,被儿子活活饿死

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理想,他想要和儿子“抢”王位。起初是他主动放弃王位,传给赵王何,如今自然失去了朝廷中心地位。因此,他不得不重新寻找羽翼,抗衡赵王何的势力。他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两个儿子之间的对抗。一来,牵制住两个儿子在朝中力量,二来,王位的权利仍旧在赵氏手中。

于是,赵武灵王便开始辅佐大儿子公子章,准许他同赵王何享受同样的宫廷礼遇。之后,便将赵国的代郡封予公子章,号安阳君,又派田不礼为相,辅佐公子章。除此之外,赵武灵王还出于不忍见长子对幼弟下跪的心理,才打算壮大公子章的实力。

养儿防老却自食其果,一代霸王主动传位,被儿子活活饿死

赵武灵王被儿子饿死于沙丘

公子章的生母是赵武灵王发妻韩夫人。韩夫人早逝,父亲便娶了赵王何的生母吴娃,爱屋及乌之下,废长立幼。虽然,公子章在经历这些事情之后,仍旧对父亲恭敬孝顺,也对王位不抱希望,但是父亲如今的这些做法,无疑又将他心中的死灰点燃了。再加上田不礼是个“忍杀而骄”的小人,几次怂恿之下,公子章打算发动叛乱。

养儿防老却自食其果,一代霸王主动传位,被儿子活活饿死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借口到沙丘选看墓地,要求公子章和赵王何随行。赵王何深感会起动乱,便命肥义、信期保护自己。果然,到达沙丘后不久,公子章和田不礼叛乱,他们以赵武灵王的名义召见赵王何。肥义自请先进宫中,结果当即被杀害。信期则与乱臣贼子混战,极力保护赵王何逃脱。

此时,早有准备公子成、李兑等人闻讯,带领“四邑之兵”赶来镇压叛党。公子章兵败,慌乱中逃往赵武灵王寝殿中躲藏。公子成等人带兵包围,终于杀死了公子章。

然而,有趣的是,赵国律法规定,以兵围宫者当灭族。所以,公子成和李兑思前想后,即便撤军也会被杀头,倒不如继续包围。而赵王何心中也有小算盘。倘若,赵武灵王出宫,那他的王位依然不够稳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自己的生身父亲饿死在了沙丘宫!

养儿防老却自食其果,一代霸王主动传位,被儿子活活饿死

赵武灵王教子无方,自食其果

可怜一世威武的帝王,竟然是这种“窝囊”死法。且不说赵王何有多自私不仁,“熊孩子”的错还是要先从父母家教身上找原因。

养儿防老却自食其果,一代霸王主动传位,被儿子活活饿死

年少无知的赵王何,受到父亲的教诲,并非我们常理之中的“仁义礼智信”。相反,赵武灵王一心有意栽培赵王何继承王位,从小便教导赵王何为人君主的道理。尤其是要成为一代霸主,更是不能心慈手软,无论是对谁都不能够软弱,否则将会危及手中的权力。所以,赵王何才会做出如此不仁不义、大逆不道之事。

养儿防老却自食其果,一代霸王主动传位,被儿子活活饿死

此外,赵武灵王这种中老年“拎不清”的特点实在太突出。既然,已经传位给幼子,却又后悔自己禅让太早;既然,幼子已经羽翼饱满,还要辅佐长子,惹出叛乱事端。最后,导致父子同死,家破人亡。

“最是无情帝王家”,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父亲主动还是被动传位,为了权力和利益,儿子们都会反目成仇。赵武灵王这事则是有点不同,因为这是他一手惹出来的事端,有绝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他教育方式和性格上的缺陷,最终自食其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