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文化为何格外耀眼?其产生之初就带了大放异彩的基因

前言

罗马帝国从公元3世纪危机中解脱出来之后,虽然在伊利里亚王朝的统治之下,尤其是在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统治时期出现了久违的复兴局面,但是最终还是难以逃脱帝国走向灭亡的命运。而伊利里亚王朝给罗马帝国留下的不只是日后西罗马帝国遭遇众多蛮族入侵而灭亡的局面,另一方面伊利里亚王朝留下了一个极具历史影响力的东西罗马分治局面。

统一时期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任君主提奥多西一世在临死之前将帝国的东、西两大部分分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后便撒手人寰,从此原来有着庞大统辖范围的罗马帝国就此分裂。东西罗马帝国在并存了近80年后,由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东罗马帝国成为了罗马帝国时期各方面文明的唯一继承者。为什么说是唯一呢?

拜占庭文化为何格外耀眼?其产生之初就带了大放异彩的基因

提奥多西一世宣布遗言

首先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就标志着原来以罗马为文明中心的局面消失了。其次,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其领土全部被东哥特人、西哥特人以及汪达尔人等蛮族势力瓜分,并且相继建立了政权统治。蛮族文化势力的渗透直接将原来古典而正宗的罗马帝国文化进行了改造,由此罗马一直作为西方世界文明中心的地位已经丧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拜占庭帝国辉煌而又复杂的文明。拜占庭帝国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由延续了近千年之久,这为拜占庭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发展基础。

在东西罗马帝国并立时期,也就是在公元4世纪末至公元5世纪末,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东罗马帝国文化向拜占庭帝国文化的过渡时期。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拜占庭文化进入了独立发展的历史时期,该阶段拜占庭帝国已经完成了对于罗马帝国文化的继承和总结,并且在自己的历史发展阶段中以及所面对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形成了独具拜占庭帝国特色的文化,这种具有中西合璧特点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拜占庭文化为何格外耀眼?其产生之初就带了大放异彩的基因

壁画

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晶,拜占庭文化的产生就携带了大放异彩的基因

拜占庭帝国曾经作为罗马帝国时期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曾经受到过罗马时期的重要影响,而且在文化方面所受的影响并没有因其地理位置距离罗马帝国核心区域较远而减弱。公元4世纪至5世纪是罗马帝国整体大变革的时代,由于长时间遭遇外族入侵,帝国统治者开始将东方地区作为自己统治的核心地区,而西方以罗马为中心的文化中心在蛮族入侵中不断衰落。

在东西罗马帝国并立时代,西罗马帝国在严重的内外危机中逐渐失去其作为罗马帝国的直接继承者的身份,这一重任则落在了东罗马帝国身上。东罗马帝国由于在公元4世纪至5世纪没有遭遇外族入侵的困扰,因此其发展速度非常快,在文化方面东罗马帝国也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首先便是来自罗马帝国传承下来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重要内容。

拜占庭文化为何格外耀眼?其产生之初就带了大放异彩的基因

宫廷文化

另一方面在罗马帝国时期形成的,尤其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时期确立的基督教文化,这种宗教文化对于东罗马帝国文化的发展一直起着深远的作用。同时由于东罗马帝国地处于地中海东方地区,近东的一些主要以东方文化为中心的代表城市开始向东罗马帝国不断渗透其影响。比如当时著名的文明城市叙利亚、巴勒斯坦、亚历山大里亚等等,对于东罗马帝国文化的东方特色作了重要补充。

由此可见东罗马帝国在公元4世纪至5世纪正处于一个对东西方文化不断继承、不断引进、不断吸收、还未完全消化的历史阶段,这也是由罗马帝国时期的古典文化不断向拜占庭时期的特色文化演进的过程。东西方文化的在东罗马帝国碰面之后,由于在文化表现力、文化基础与内涵等方面的不同展开激烈的碰撞,并且双方在这种碰撞的火花中各自大放异彩,相互吸收与融合,最终推动了极具拜占庭特色文化时代的到来。

拜占庭文化为何格外耀眼?其产生之初就带了大放异彩的基因

宗教文化

博采众长,吸纳融合的拜占庭,在查士丁尼时代迎来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东罗马帝国在公元5世纪逐渐完成对东西方文化的总结之后,还是走上了独立发展的文化道路。这种古典与中世纪、东方与西方、世俗与宗教多方面、多层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成为拜占庭帝国时期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基础。拜占庭帝国在查士丁尼大帝统治时期出现了其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帝国在查士丁尼向西不断发动征服战争之后,在短时期内几乎恢复了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的版图,与此同时拜占庭帝国的军政实力达到了新的高峰。

如此广阔的帝国势力范围,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空间基础。东西方文化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经过半个世纪的中断联系之后,在查士丁尼时期再次出现了往昔欣欣向荣的交流局面。虽然此时的西方罗马文化已经遭受到了蛮族文化的入侵,这种带有明显游牧民族文化气息的文明,也在查士丁尼时期被拜占庭帝国所吸收,丰富了拜占庭文化的内涵。

拜占庭文化为何格外耀眼?其产生之初就带了大放异彩的基因

拜占庭教堂遗址

查士丁尼时期的文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学术特点,西方古代历史发展中非常令人受益匪浅以及影响深远的垂训史观就是在此时得到不断完善,最终走向其发展顶峰。垂训史观始自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其主要宗旨就是通过史家记载君主以及国家一些有权有势人群的事迹,并且总结出自己的看法,用来供后人阅读吸取历史经验的。查士丁尼时期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垂训史观学者,他就是普罗科匹厄斯。

普罗科匹厄斯从小就接受了相应的历史教育和法学教育,同时他经常参与到查士丁尼时期对外战争的前线,搜集写作素材,记录战争实况。公元527年,普罗科匹厄斯被查士丁尼任命为前线大将贝利撒留的私人秘书,所以普罗科匹厄斯对于查士丁尼时期的战争是最为熟悉不过的了,他秉承史家的基本撰史原则,相继完成了《战争》、《秘史》等著作,这些都是早就查士丁尼时期对外战争的重要文献。

拜占庭文化为何格外耀眼?其产生之初就带了大放异彩的基因

教堂穹顶

拜占庭不仅在学术文化上有着巨大的成就,在艺术形式的表达上也同样出色

普罗科匹厄斯将古希腊、古罗马传承下来的垂训史观继续发扬光大,并且成为了该史观的集大成者。普罗科匹厄斯撰写的《秘史》一书专门对于查士丁尼的专制统治进行了全面记述,具体内容就是关于查士丁尼为了支撑长期的对外战争以及实现自己的野心,不断向广大劳动人民增加赋税,百姓们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同时普罗科匹厄斯也用极其严厉的用词去批判当时帝国大将贝利撒留的军队恶性。

普罗科匹厄斯认为虽然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无论从领土范围还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他认为这种繁荣只不过是帝国表面上的繁荣。的确,在帝国此时繁荣景象的背后实则暗流涌动,长期的战争已经让帝国内部民众支撑不住,如果说帝国在公元7世纪遭遇危机的话,那么这种危机在查士丁尼时期就行出现了端倪。

拜占庭文化为何格外耀眼?其产生之初就带了大放异彩的基因

普罗科匹厄斯

普罗科匹厄斯将自己的史学观点表达的清楚明确,同时爱憎分明,具有明显的垂训史观的特点。他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客观而真实的文字去让后世能够以历史为鉴,不断吸取教训,在历史的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查士丁尼时期不仅在学术文化有着巨大的成就,在艺术形式的表达上也不落下风,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查士丁尼时期修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的基督教堂,其实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查士丁尼为了证明自己对于基督教的崇高尊敬而修建的,查士丁尼选择小亚细亚的杰出建筑师和艺术家安提米乌斯和伊西多尔作为用策划和监工。修建该教堂时查士丁尼动用全国数万民工,并且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十分苛刻。历经五年时间,圣索菲亚大教堂终于竣工,此后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都被认为拜占庭帝国在建筑领域方面的杰出艺术品。

拜占庭文化为何格外耀眼?其产生之初就带了大放异彩的基因

圣索菲亚大教堂

评价

从拜占庭文化的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分为两个主要时期:

  • 一是在罗马帝国出现东西方分治的情况之时

东罗马地区在受到罗马帝国古典文明以及基督教文化的支配影响下,已经由于其靠东的地理位置开始吸收东方文化了。这为东罗马帝国时期混合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在东西罗马帝国并立时期,东罗马帝国开始其东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发展阶段。帝国文化也在原来罗马帝国文化影响的基础上不断发生变化,开始逐渐脱离母体罗马帝国的影响,形成独具拜占庭特色的文化风格。

  • 二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

此时拜占庭帝国成为了罗马帝国文化的唯一继承者,西罗马地区的罗马文化已经被蛮族文化所冲击,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查士丁尼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在领土控制范围上得到了空前扩大,由此带来的辽阔的发展空间使得拜占庭文化再次能够与西方地区的文化相碰撞、相交流,为中世纪的拜占庭文化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查士丁尼时期拜占庭的文化重点表现在学术文化以及建筑文化上,普罗科匹厄斯以及圣索菲亚大教堂成为了查士丁尼时期这两个文化领域的重要代表。学术文化,尤其是在历史书写上更加注重客观的史家观点,由此将古老而又传统的垂训史观继承下来,并且在修昔底德等古典史学家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而建筑艺术领域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都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建筑标杆,也是拜占庭帝国的艺术象征。

参考文献:《编年通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