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晁錯一定要死,如果不死那將是什麼樣局面

稍微讀過歷史和看過電視的人都應該知道在大漢朝,我們國家有一位政法系畢業的同學,他十分優秀,道法自然,包含了儒家和法家的思想,能言善辯,為國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在中華歷史上也是一顆璀璨的明珠,他是漢景帝的恩師,也是最後死在漢景帝之手,如此不可多得的人才,為什麼漢景帝必須要殺了他!

我們先來了解下晁錯的基本資料。

為什麼晁錯一定要死,如果不死那將是什麼樣局面

晁錯,出生於前兩百年,逝世於前154年,著名的政治家,官職,御使大夫。

大家應該學過一篇文章,叫做《楊修之死》,楊修是太過於瞭解曹操,所以最後曹操不得不殺之。

而晁錯並非太瞭解皇帝而被殺,而是他太有想法,導致最後落得如此下場,在景帝時期之前,包括竇太后都是道家思想,主張一動不如一靜,而晁錯因為在文帝時期被跟著濟南伏生學了《尚書》,這就是儒家的學說,他原來學的是法家的東西,現在又學了儒家的東西,這叫做學貫儒法,學問大長,名聲也大長,回到朝廷以後,說起話來是頭頭是道。所以想法也就非常之多,今天改革這個,明天變法這個。

他的各項政策就連當時的丞相申屠嘉都給惹毛了,丞相申屠嘉聯合不少朝中忠臣聯合彈劾晁錯,可想他得罪人到了什麼地步。

由此可見,晁錯只有智商沒有情商,一心為名、為國,但是不考慮民情,官情,所以導致最後可謂是滿朝怨憤。從政的晁錯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他的性格使他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政治家。

第二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削藩。

為什麼晁錯一定要死,如果不死那將是什麼樣局面

削藩表面上來看的確是為了當時的皇室威嚴和皇帝的重權把握,一切最高行動放在中央手上,這一點不為過,但是從當時各地藩王根深蒂固的情況來看,突然間的削藩,完全都沒有給藩王們一點時間去思考,相反的是激起了各地藩王的憤怒和仇恨,一瞬間就把仇恨值拉滿,而且導致皇帝的龍椅不保。

為了主張削藩這一豐功偉績,他一再向漢文帝上書,漢文帝不採納,後來晁錯給漢文帝上書的時候寫了這樣一句話:“狂夫之言,而明主擇焉”,就是說我是一個很狂妄的人,我說了一些狂話,請英明的皇上來做出決策。漢文帝批示是什麼呢?漢文帝批示說:“言者不狂,而擇者不明,國之大患,故在於此”。就是一個國家最糟糕的是什麼?是提意見的人其實並不狂,但是做決策的人他糊塗,這就糟糕了。所以漢文帝是政治家,他是清楚的,他很清楚建議歸建議,決策歸決策,建議沒有狂不狂的問題,什麼建議你都可以提,但是決策有英明不英明的問題,決策不能不英明,這個道理文帝懂,景帝不懂,景帝不懂的結果是什麼呢?採納晁錯的削藩策,而且讓晁錯自己來主持這項工作,這一下子麻煩就大了。七國之亂由此拉開序幕!

這個《削藩策》一提出來,立即在朝廷內引起極大震動。景帝下令,讓公卿、列侯和宗室共同議論,大多數人知道景帝是完全支持晁錯的,因此沒有敢公開表示反對;只有竇嬰(皇太后的親戚)公開站出來表示反對,同晁錯爭論起來,從此他們之間就結下了怨仇。最後,景帝決定:削奪趙王的常山郡、膠西王的六個縣、楚王的東海郡和薛郡、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晁錯更改了法令三十條。這樣一來,諸侯王們都起來強烈反對。

朝廷討論削吳國封地的消息傳到吳國,劉濞就策劃發動叛亂,吳王領導的七國之亂就是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而當時不管是朝廷上下或者是皇室,還是地方權貴,更勝者人民,都認為這次叛亂責任在晁錯,那麼以此而論,那吳王叛軍成了義軍了,叛亂就成了為國除賊了,所以,殺了晁錯,漢庭就有的輿論和道義上的優勢了,而叛軍就徹底成了叛軍.所以,當時晁錯非死不可。

晁錯死後,謁者僕射鄧公擔任校尉,攻打吳楚的軍隊時,他擔任將領。回京城後,上書報告軍事情況,進諫皇上。皇上問道:“你從軍中來,聽到晁錯死了,吳楚的軍隊退了沒有?”鄧公說:“吳王蓄意謀反已經有幾十年了啊,他為你削減他的封地而發怒,所以以誅殺晁錯為名義,他的本意並不在晁錯呀。再說我擔心天下的人從此都將閉口,再也不敢進言了。”皇上說:“為什麼呢?”鄧公說:“晁錯擔心諸侯強大了不能夠制服,所以請求削減諸侯的封地,藉以尊寵朝廷,這實在是關乎萬世的好事啊。計劃才開始實行,突然遭到殺戮,對內堵塞了忠臣的口,對外反而替諸侯報了仇,我私下認為陛下這樣做是不足取的。”此時景帝沉默了好久,說:“您的話很對,我也悔恨這件事。”

所以晁錯雖然最後的變法削藩沒能在他有生之年完成,但是他雖敗猶榮,他盡到了一個臣子輔佐天子的職責,但是他始終沒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水滿自溢,鋒芒畢露即是飛蛾撲火之時,所以從他的事情上我們也可以總結出,想要登上巔峰,就要做好義無反顧的準備,成功路上充滿了危險,有時候攀登到頂也是需要運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