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時期爆發七國之亂,你瞭解嗎?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那麼,你知道七國之亂是哪七國?七國之亂是怎麼發生的?揭秘公元前154年七國之亂的始末。


漢景帝時期爆發七國之亂,你瞭解嗎?

公元前514年1月17日,中國漢景帝時期爆發七國之亂。七國之亂是指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王: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故又稱七王之亂。

西漢初期,劉姓諸侯王的勢力漸漸強大,一些有識之士深感擔憂,建議對這種勢力加以控制。文帝的時候,賈誼就提出把大的諸侯國變成幾個小的,以削弱其面積及實力。景帝的時候,御史大夫晁錯又提出削藩的建議,即削奪諸侯的封地。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景帝接受了這個建議,削去了楚王、趙王和膠西王的部分封地。這引起了諸侯王的不滿,漢景帝三年(前154年)當景帝下令削奪吳王一些封地時,吳王劉即與楚、趙、膠西、膠東、川、濟南等六國聯合起來公開反叛。他們打著“誅晁錯以清君側”的旗號,舉兵而西。

漢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錯向景帝上《削藩策》,再次上陳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封地,收回旁郡。
漢景帝時期爆發七國之亂,你瞭解嗎?

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冬,楚王來朝,晁錯藉機說楚王劉戊為薄太后服喪時,偷偷淫亂,請求誅殺他,景帝下詔赦免死罪,改為削減東海郡作為懲罰;兩年前趙王劉遂有罪,削去其河間郡;膠西王劉昂因為售賣爵位時舞弊,削減其六個縣;隨之景帝又與群臣商議削奪吳王劉濞的封地事宜。

景帝的削藩之舉在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動,吳王劉濞擔心削地沒完沒了,就想進行謀反,遂親往膠西,與膠西王劉昂約定反漢事成,吳與膠西分天下而治。劉昂同意謀反,並與他的兄弟、齊國舊地其他諸王相約反漢。吳王劉濞同時還派人前往楚、趙、淮南諸國,通謀相約起兵。

不久,景帝降詔削奪吳王劉濞的豫章郡、會稽郡。詔令傳到吳國,吳王劉濞立即謀殺了吳國境內漢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聯合串通好的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六王公開反叛。劉濞徵募了封國內14歲以上,60歲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眾30餘萬人,又派人與匈奴、東越、閩越貴族勾結,以 “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的名義,舉兵西向,從而開始了西漢歷史上的吳楚七國之亂。

漢景帝時期爆發七國之亂,你瞭解嗎?

叛亂從景帝三年(前154年),七王皆死,六國(除楚國外)被廢除。吳楚七國之亂”僅三個月就被平息,說明地方造反的勢力根本不足以動搖國本。既然如此,諸侯王為什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一而再,再而三地以卵擊石,犯相同錯誤呢?以一言作答:中國政治之軟肋,在於始終沒有真正有效地解決朝廷與地方的關係問題,一方面長期被這個問題所困擾,另一方面又總是有意地繞過這個問題,採取“不承認主義”。像司馬遷這樣富於遠見的史家也有意無意地迴避了這個本不該回避的問題。他的論贊是這樣寫的:太史公曰,吳王之王,由父省也。能薄賦斂,使其眾,以擅山海利。逆亂之萌,自其子興。爭技發難,卒亡其本;親越謀宗,竟以夷隕。晁錯為國遠慮,禍反近身。袁盎權說,初寵後辱。故古者諸侯地不過百里,山海不以封。“毋親夷狄,以疏其屬”,蓋謂吳邪?“毋為權首,反受其咎”豈盎、錯邪?

《史記·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在這段總結性文字中,絲毫沒有涉及我在上面所提出的問題。後來的史家、思想家、政治家也都因襲司馬遷,從這個令人難堪的問題面前繞開。
漢景帝時期爆發七國之亂,你瞭解嗎?

七國之亂的根源是強大的諸侯王勢力與專制皇權的矛盾,七國之亂也表明了中央集權與地方割據勢力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七國之亂叛亂平息後,同姓諸侯王的勢力受到致命打擊。標誌著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進一步得到加強。景帝趁勢收奪各諸侯國的支郡、邊郡歸朝廷所有,並進一步採取措施,削弱諸侯王的權力以加強中央集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