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危言聳聽!星巴克數量少於30家的城市,發展前景堪憂!

眾所周知,地區生產總值(GDP)是一個城市的發展指標,可以反映出城市的經濟實力。人口數量則是一個城市最基礎的生產力保證,從人口流入和流出的變動,可以看出城市發展的興衰。

然而這些耳熟能詳的指標都有明顯的硬傷。GDP雖然是經濟指標,但它卻反映不出真實的民間財富、社會福利、生活質量、服務經濟和文化價值等指標。人口可以統計出城市的人數,但對一個城市的核心購買力群體的分析作用幾乎為零。

這不是危言聳聽!星巴克數量少於30家的城市,發展前景堪憂!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一個能準確反映城市發展的指標愈加受到重視,它就是——星巴克門店數量

雖然聽起來有些荒唐,但卻不是危言聳聽,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星巴克數量少於30家的城市,發展前景似乎有些堪憂。

這不是危言聳聽!星巴克數量少於30家的城市,發展前景堪憂!

從全國各省市星巴克數量排名來看,星巴克數量與GDP有一定關聯,但相關度不高。2017年全國GDP排名前5的省分別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和河南,而星巴克數量排名前5的省市分別是上海、江蘇、 廣東、浙江和北京。

這不是危言聳聽!星巴克數量少於30家的城市,發展前景堪憂!

在全國星巴克門店數量最多的30個城市中,上海一枝獨秀,星巴克數量達到了驚人的633家,是第二名北京的兩倍,甚至超過了紐約(234家)和東京(228家)。而以互聯網城市著稱的杭州,有209家星巴克,排名全國第三,竟然超過了英國倫敦的198家。

上海脫口秀演員周立波曾用“大蒜和咖啡”來形容南北文化,他調侃郭德綱的相聲是大蔥一樣低俗,而海派清口則像咖啡一樣高雅。這也能從側面反映出上海人對咖啡的鐘愛,甚至嘉興、紹興等上海周邊城市的高速服務區上也有星巴克售賣。

這不是危言聳聽!星巴克數量少於30家的城市,發展前景堪憂!

為什麼說星巴克數量衡量城市發展最準確的指標呢?因為星巴克代表著輕奢消費,消費群體78%為25-35歲的白領精英、“新中產”階級,曾經被稱為“裝B”的星巴克消費,如今更能代表一個城市的精英階層活力。

而且,星巴克門店選址遵循嚴格的標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蘊含“咖啡經濟學”的星巴克門店數量就是一個城市的活力指標。

星巴克全球市場計劃經理Patrick O’Hagan曾經透露,星巴克運用一款叫Atlas的內部智能平臺來決定在新門店的開設位置。星巴克把地區消費能力、零售商圈規模、交通交通情況以及人群的行動路徑等數據導入平臺,並根據現場調研綜合決策。

這不是危言聳聽!星巴克數量少於30家的城市,發展前景堪憂!

世界品牌組織等機構公佈了2017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名單入選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廣州、天津、杭州、西安、重慶、澳門、蘇州、武漢、成都、南京、青島、鄭州、廈門、寧波、大連、長沙、瀋陽、無錫、濟南、福州、佛山、南通、昆明、合肥、哈爾濱、海口。

上述30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除了濟南、合肥、哈爾濱、海口之外,其他城市與全國星巴克數量最多的30個城市完全吻合,相關性高達87%。星巴克數量指標,幾乎就等同於投資潛力。

星巴克數量少於30家的紹興、金華等城市,不在“最具投資潛力城市30強”內,所以說,星巴克數量少於30家的城市的發展前景,特別是投資潛力,似乎有些堪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