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面:镇江人靠这道早茶,撩开了餐饮复苏的帷幕


锅盖面:镇江人靠这道早茶,撩开了餐饮复苏的帷幕


锅盖面:镇江人靠这道早茶,撩开了餐饮复苏的帷幕

浇头流彩,汤浓味鲜


锅盖面:镇江人靠这道早茶,撩开了餐饮复苏的帷幕


新冠疫情给全国人民出了个大难题,镇江人却凭借一碗热气腾腾的锅盖面,掀开了餐饮业复苏的帷幕。


锅盖面真是镇江人的一个宝。


没错,镇江人的一天是从一碗活色生香的锅盖面开始的,三天不吃,浑身没劲……然而,要论起镇江锅盖面哪家好,却真正出了个大难题。


其一,每个镇江人都有自己先入为主的口味,都认为自己常吃的那家最好,而且不接受反驳;其二,镇江好吃的锅盖面太多,这样大规模平分秋色的局面,在全国都很罕见,很容易就挂一漏万。


说一千道一万,镇江人只认为自家门口的最顺嘴。


既然这么主观,那我也就按照自己的喜好,大致分个两类,每家略作点评,以供来镇江旅游的朋友们参考——这就像是腰间赘肉一样,可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啊,亲生的!


锅盖面:镇江人靠这道早茶,撩开了餐饮复苏的帷幕


01、 叫座又叫好的锅盖面店


湾仔码头:5月1日,他家早茶正式开市,立即引得老客云集,生意爆棚。有些食客嘴里拖着面条,还晾着十多笼面点,准备打包回去分享。他家品种多,从百多元一碗的秃黄油面到48元的黄鱼面,从68元一碗的海鲜全家福面到10元的鱼汤面,高中低档兼备。我个人最看重的是,他家结合海鲜特色,把镇江传统锅盖面的品类,

又向前拓展了一步,点一碗鱼汤面就一碟广式茶点,吃得油汤滑水。


锅盖面:镇江人靠这道早茶,撩开了餐饮复苏的帷幕


锅盖面:镇江人靠这道早茶,撩开了餐饮复苏的帷幕


南乡一绝:镇江宝堰镇的干拌面,是镇江锅盖面的重要组成,别看“宝堰干拌面”的招牌遍大街,他家是唯一取得注册商标的,更为难得的是,他家有自己的机面店,品控从面条的生产开始,每天仅面条就要售出千余斤,汤包3000余只。仅一句“干拌面出锅生、入口熟”,就够好多吃面人回味半天。


锅盖面:镇江人靠这道早茶,撩开了餐饮复苏的帷幕


老赵面馆:镇江好吃的面店成百上千,光说面条的口味,难分高下。别人问我,我只说一条——油煎蛋是否外焦里嫩?仅此就要筛掉很多店。到这家店,我每次报一个要吃的品种,煎蛋几分熟,酱料几分轻重,他们都门清,春天嫩黄的春笋和油绿的青椒,连放几片也是符合我的口味……这就是用心。


其他诸如“左一家”,面品丰富,老板娘情商也高,很多人据说是去看老板娘顺带吃面的;“绍顺兴”是老字号,上过央视《话说运河》纪录片;金山早茶在老店里是更新最勤快的,肯下功夫;镇南面馆,料多油香;“好润发”热锅爆炒,舍得下料,包括金山公园附近的“阿亮”等几家,也都是爆炒浇头,鲜香浓汁,粉丝一大堆,自带流量,就此略过。


锅盖面:镇江人靠这道早茶,撩开了餐饮复苏的帷幕


02、各具特色和“神经很大”的面店


双井路白汤面:镇江一院老门诊边上,看上去脏兮兮的,白汤面倒是一绝。他家和南门外大街的“镇方记”据说有亲,两家都有一道特色的腰臊面,那种清爽和弹牙,是其他食材没有的。镇江这道面做得好的,除了他们两家,还有迎江桥小李家,只有真正的老饕知道这面的妙处,经常有外地小姑娘开车来吃。


茶山白汤面馆:他家的白汤碎肉面一绝,还有一绝,是24小时三班倒,任何时候都吃得到。包括0511面馆、迎江桥小李家,我都写过,是镇江为数不多的以晚场出名的面店。


大华面店:这家店老板因为“乞丐事件”,在网上人设崩塌过,但是,并不影响很多人去光顾,可见味道好是锅盖面的灵魂。我表妹每次从海外归来,都要去打卡,虽然我说我不太喜欢他家的酱涩味,但是,不妨碍表妹喜欢。


锅盖面:镇江人靠这道早茶,撩开了餐饮复苏的帷幕


小冯面店:他家的绝活是笋丁面酱和狮子头,那肉丸夹在筷子上抖抖地,吃在嘴里却不肥,表面还有一层煎透的硬壳。与大华面店一样,他家的酱涩味也很重,很适合一些老镇江的口味。


达达家:天和星城对面的达达家、铁城路的野生长鱼面馆等,都是镇江吃白汤长鱼面的地标,一碗面配一小碗长鱼,透鲜又筋道。


“小雨”家:“小雨”家知道的人不多,就在西区一家鼎鼎大名的面条店隔壁,他家的猪板油和胡椒粉都是自己熬和磨的,有传统的味道。绝活在于,红汤长鱼现点现杀,好一番脆鲜。黄山的杨记也有活杀的牛蛙、蛏子等,还有驴鞭面等特色面条,煎蛋也是鸭蛋。


锅盖面:镇江人靠这道早茶,撩开了餐饮复苏的帷幕


蒋记鸡汤面:以鸡汤和鸡附件下面,白汤浮黄油,滋味特绵长,灵魂却是他家自己做的萝卜干等酱菜,嘬一口鸡汤,配一点又咸又甜的酱菜,服帖又快活。经折巷的三宝、金广汇对面的一家,也是以鸡汤面闻名。后者虽然走了一次水,生意还是火,

这就是镇江锅盖面的魅力。


张二家:镇江的面店味道都不差,有时候可供选择的,真的不一定是口味,原因常常很奇葩。就说张二家,原先真舍得放浇头,他家两碗腰花面的料,足足够人家三到四碗,现在多得不那么突出了,生意还是一样好。为啥?别人我不知道,有时候我就爱听他们一家三口吵吵闹闹,一比二,二比一,三人各一边地吵架,吃客还会架秧子起哄,也是一种乐趣,还不伤感情。


锅盖面:镇江人靠这道早茶,撩开了餐饮复苏的帷幕


镇江人说的“发神经”,不一定是贬义词,有时候当心血来潮讲,比如跑很远去大路镇吃长鱼面,自己都会叹一句“发个神经”。


而“神经大”,大多数时候也不是贬义词,当噱头大、会炒作讲,仓巷的“黑皮面店”就是这样,老板看酱油都能看上40分钟,一碗面下好可能要两三个小时,“不辣的面不会下,扣(去)别人家吃去”是黑皮老婆的口头语,傲撅撅的。


不能再写了,说起锅盖面我能吹三天三夜话题不带重复,“陶大”“黄山小老二”“柏三嫂”“卜家”“大国”“冬子”“九里街老四”“好再来”“于家厨房”“老好”“面艺世家”“面掌柜”……还有很多人气面馆,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镇江是个面条大市,这就对了!


锅盖面:镇江人靠这道早茶,撩开了餐饮复苏的帷幕


感谢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