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並不等於高效率,把力氣分配到對的事情上,你需要堅持這3點


忙碌並不等於高效率,把力氣分配到對的事情上,你需要堅持這3點


場景一:新入職的大學生小凡,985名校畢業,在校時各項成績均名列前茅,拿過各種獎學金,參加了各項專業技能競賽拿獎拿到手軟。可是在入職後的半年內,她感覺到自己並沒有在學校裡那麼優秀,每天的工作忙到自己都不記得做了什麼沒做什麼。


忙碌並不等於高效率,把力氣分配到對的事情上,你需要堅持這3點


場景二:小聰進公司已經5年了,對自己一直嚴格要求,總是覺得自己還可以做的更好。在同事眼中他已經做的很好了,屬於那種高效能的管理人士。可是小聰自己心裡明白,在競爭如此激烈的職場,如果一旦落後,就意味著會被淘汰。每天的任務清單幾乎把自己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時間管理上認為自己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忙碌並不等於高效率,把力氣分配到對的事情上,你需要堅持這3點

《高效能人士的時間管理課》


我們有沒有同樣的感覺,每天把自己安排的滿滿當當,可是等到一天結束卻也沒幹幾件讓自己滿意的事情,總是被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事情把自己一天的計劃給打亂。導致自己在很多沒用的事情上浪費了很多時間,儘管一天很忙碌但是卻沒有什麼效率,又是零碎無意義的一天。

最近在讀到一本《高效能人士的時間管理課》一書,上面就講了8個不可不知的黃金法則,今天就來說一下其中的第一個:時間倍增法則

想要獲得卓爾不群的效率,就必須採用與眾不同的時間管理方法,而一味地依據以往所獲得的時間管理舊知識來管理時間,只會讓你的時間“夠用”,而不會讓你在獲得“從容”的同時,還能進一步提升自我效率。

想要提升工作效率,不至於每天都讓自己沒有任何成就感,那麼就要學會讓自己的時間得到倍增。

如何讓自己的時間實現倍增,就要把力氣分配在對的事情上,運用技巧,讓自己的時間變得寬裕起來,讓自己也變得從容起來。反之,如果把時間都用在了錯誤的事情上,自己怎麼會有提升,又怎麼可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呢?

1. 為重要任務創造時間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緊急的事情就是重要的事情,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重要和緊急是要有做區分的,並不能混為一談。所以在每日的任務表中我們既要嚴格的將緊急任務和重要任務分類羅列,這不僅可以讓我們迅速明確哪些任務應該優先考慮,哪些任務甚至可以捨棄。


忙碌並不等於高效率,把力氣分配到對的事情上,你需要堅持這3點

圖片源自《高效能人士的時間管理課》一書


在這個表中分為了四個象限,那麼很明顯任務的執行先後我們一目瞭然:

<code>優先執行第二象限中的“重要”且“緊急”的任務;/<code>
<code>接下來若有時間剩餘再執行第一象限的重要事務;/<code>
<code>最後,如果今天還有剩餘時間,就繼續執行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的任務。/<code>

這樣一天下來,我們不至於不知道自己今天到底忙了些什麼,不至於這一天下來一無所獲。

  • 從而我們也能得出,為什麼要設立最重要的任務,這其中有四個原因:

①有利於幫助我們界定成功


忙碌並不等於高效率,把力氣分配到對的事情上,你需要堅持這3點


每天有那麼兩三件重要的任務得以圓滿完成,就代表我們今天是成功的,是有所收穫的。每一個巨大的成功,都是在於這一天天小任務的成功的積累。


②增強我們的自信心

既然第一條提到了成功的一天,那麼想必我們自會從中找到自己的自信心,從而讓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有自信。


③有助於幫助我們完善計劃

通過每天不斷地調整自己的重要任務,並且努力去完成。但是,每天的任務並不是完全一樣的,每天的重要任務也是五花八門的。這樣日積月累,我們也就有了更多的經驗,能夠迅速找到自己最重要的任務。


④有助於我們每天的覆盤


忙碌並不等於高效率,把力氣分配到對的事情上,你需要堅持這3點

做好覆盤


重要的任務並不是完成了就過去了,它還需要我們從中總結經驗,不斷進行回顧與總結。一個不會反思與總結的職場人士,永遠都成長不成一個高效率的人士。通過每天的回顧可以讓我們迅速掌握每天努力的重點,也便節省了大量的週迴顧的時間,可見這是一個有利的循環。

  • 既然找到了自己的重要任務,那麼就要在面臨挑戰時,減少非必要任務對重要任務的干擾,此時我們又需要掌握四項原則

①回顧工作與生活的原則

在回顧自己的過去的工作時,要帶著批判性思維去分析,哪些工作是既費時又費力卻又沒什麼用的,這些事情以後可以不去做;哪些事情是可以縮短時間,節省下來去做更多提升自己個人生活質量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列了一堆計劃:

<code>本月讀3本書;/<code>
<code>學習一項新技能;/<code>
<code>與家人一起出遊一次;/<code>
<code>每天慢跑30分鐘。/<code>

就是這些計劃,我們往往短時間內見不到成效,就會覺得它們不重要,但是真的堅持下來持續時間長了,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

所以說回顧自己是不是把很多時間浪費在了那些短時間內見到成效,而後期沒有任何成就感的事情上了。這時候就應該好好審視自己的計劃,應該做出一些適當的調整了。

②對自己一天的計劃進行心靈演練的原則


忙碌並不等於高效率,把力氣分配到對的事情上,你需要堅持這3點

做心靈演練


睡前後者第二天早上醒來後,在自己的大腦中演練一遍這一整天的計劃,可以讓你更好的根據自己的目標來校準心內的羅盤。

這種方法的意義在於,提升了我們自己的洞察力,使我們在面臨意外機遇或挑戰時能夠迅速做出更有意義的回應。

③進一步區別優先順序的原則

排定優先順序時,關鍵的一個問題是,你的排序僅僅是這一天的事項,這其中並沒有意外的機遇和挑戰。在這一天中哪件事情可以最好的展現你自己的角色或者實現你自己的目標,那麼這件事情就是對於你來說那件最重要的事情。

④應用某種形式的T計劃的原則


忙碌並不等於高效率,把力氣分配到對的事情上,你需要堅持這3點

保持對時間敏感


你可以在每天的任務計劃上運用“T計劃”:在左側列出對時間敏感的活動,在右側列出可以在當天任何時刻進行的活動。所謂的“對時間敏感”就是意味著這件事情只能在這個時間段去完成才有意義,如果換到其他任何一個時間段去完成都沒有任何的價值。

為重要的任務創造時間,也就是我們必須分配好自己的精力,讓自己的時間真正的看上去得到了倍增。重要的事情先去完成,便會讓你在工作中有更多的獲得感與榮譽感。

2. 寫“行事曆”而不是”任務清單”

我們通常在每天或者每週開始前,會列出自己的工作任務,按照時間順序一一的寫得清清楚楚,大多數人也會完成一項標記一項,這樣一天下來對自己的工作完成度也更加清晰明瞭。

這似乎導致我們陷入了一個誤區,我們每天似乎花了很多時間在自己的時間管理上,這些時間都浪費在瞭如何安排這一天的任務上,反而沒有時間真正的去執行我們所列出的那些任務。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我們管理時間是為了更好的去“執行”和“完成”,而不是單純的“收納”與“計劃”。


忙碌並不等於高效率,把力氣分配到對的事情上,你需要堅持這3點

寫行事曆


行事曆與任務清單不同的是:行事曆因為重要的任務而出現,通過寫行事曆,我們可以清楚地明白自己在哪個時間段該做什麼事情,該完成什麼目標。關鍵問題是釐清自己每個時間段的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明確自己的起點與終點分別在哪裡,這樣自己的心情也會越來越順暢。

不要將那些容易變動的事情寫到行事曆當中去,行事曆中只寫那些固定的事情,將起止時間寫得一清二楚,並且嚴格遵循。所以說行事曆僅僅就是兩三件固定並重要的事情,每天完成這些將是你當天最大的成就。

3.立即行動投入到工作中去

最後,再來說說執行力的問題,重要和固定的事情都已經列好,就差自己的實際執行了。通常來說,計劃越詳細,行動起來的可能性會更大。所以不妨將決策步驟一一寫出來,然後按照步驟一步步執行起來,整個工作也就開始運轉起來了。

學會用“立即行動”來監督自己馬上開始今天的工作,凡是最怕耽擱,一旦因為一些瑣碎的事情耽誤了工作的進度,那樣你的效率也會變低,你的心情更會因此受到影響,從而讓自己缺少了鬥志。


忙碌並不等於高效率,把力氣分配到對的事情上,你需要堅持這3點

堅持立即行動原則


“立即原則”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哪怕在最初的半個小時裡,你只完成了一點點小事,那也無所謂,因為你已經開始了,邁出去第一步就是這項工作成功的最大一步。

時刻提醒自己能在一小時內完成的工作,絕對不會拖延至兩個小時才完成。人始終是根據自己的工作任務來調整自己的工作速度的,所以不要放縱自己,更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在合理的時間範圍內,立即行動投入到工作中去,是給自己最好的回饋。

總結

一天的忙忙碌碌卻沒成就感,總是會讓自己一天的好心情失去一大半,回到家也無精打采,對家人也失去了熱情。這種狀態不要再讓它持續下去了,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做事計劃。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讓自己的時間得到倍增,把自己的力氣分配到對的事情上,讓自己真正的從中受益。

以上就是總結出的我們要做到的三點:

1.為重要任務創造時間

2.寫行事曆而不是任務清單

3.立即行動投入到工作中去

掌握好這三點,也會讓我們在時間管理上佔據優勢,讓自己在每天的工作中很好的進入狀態,從而更好地展開一天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