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校:河海大學


每日一校:河海大學


每日一校:河海大學

河海大學(Hohai University),簡稱“河海(HHU)”,是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教育部、水利部、國家海洋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以及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河海大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創建於南京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1924年與國立東南大學工科合併成立河海工科大學,1927年併入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後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1952年南京大學水利系、交通大學水利系、同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浙江大學土木系水利組以及華東水利專科學校合併成立“華東水利學院”。1960年被中共中央認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5年恢復傳統校名“河海大學”。

學科建設

2017年12月,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佈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學校水利工程學科獲評A+。土木工程和環境科學與工程2個學科位列A類,馬克思主義理論、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3個學科獲評B+,力學、農業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社會學5個學科獲評B,電氣工程等5個學科獲評B-。

根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河海大學是國家首批授權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的高校之一。學校2個學科入圍一流學科建設名單。5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15個一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1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共有43個學位授權點。


每日一校:河海大學

河海校園風光

師資力量

根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教職工3433名,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1401名,博士生導師535名;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雙聘院士16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7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名,“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7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9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3名,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2名,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0名,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等省級人才計劃培養對象逾300人次;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2個。

專職院士:吳中如(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超(中國工程院院士)

雙聘院士:錢正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思敬(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耀如(中國工程院院士)、梁應辰(中國工程院院士)、汪集暘(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厚群(中國工程院院士)、陸佑楣(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耀明(中國工程院院士)、茆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圭白(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中國工程院院士)、符淙斌(中國工程院院士)、周豐峻(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建雲(中國工程院院士)、謝禮立(中國工程院院士)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疏浚教育和研究教師團隊(倪福生)

國家級教學團隊:力學教學基地團隊(王慧民,2007)、水文與水資源教學團隊(芮孝芳,2008)

“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趙振興、王慧民、武清璽

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武清璽、芮孝芳、陳元芳、黃振平、曹平周、朱昌平、顧衝時

每日一校:河海大學

電影《致青春》在河海的取景地

部分知名校友


每日一校:河海大學


每日一校:河海大學

2017—2019在皖投檔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