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季鸾:一生跌宕起伏,两次入狱多次失业,富裕后将积蓄尽数捐出

我们都知道,人的一生不过百年,可以说很短暂。在一生中,因每个人家庭背景、生长环境等不同,所以人生境遇也不同。有的人一生顺顺利利,平安老死。有的人一生跌宕起伏,历经无数风雨。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位人物,便是后者,他前半生受尽苦难,后半生华丽逆袭,令人不可思议。他就是不爱名、不爱利的张季鸾。

张季鸾:一生跌宕起伏,两次入狱多次失业,富裕后将积蓄尽数捐出

1888年3月的一天,张季鸾出生于山东济南。他的祖籍是陕北榆林,父亲张楚林在榆林也是一位大人物。榆林地处边关要塞,因此复杂的环境,当地很多人都习武,张楚林也是其中之一。他刻苦习武,希望能考中武状元,不幸的是,在一次考试中,他不小心坠马导致手臂受伤,不得不放弃了习武。之后,他将全部心思放在了学文上,没多久便考取了进士,并在当地引发了很大轰动。

不过,之后张楚林的仕途之路并无起色,他被派到了山东做知县,这一做就是一辈子。1900年,张楚林逝世,此时的张季鸾年仅12岁。父亲被安葬后,年幼的张季鸾发现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了,而合伙开办的商业也被人侵吞了。后来,还是在张楚林的老友陈兆璜的资助下,张季鸾才能继续读书。然而,在他艰难求学期间,他的家人相继去世。1902年,他的三妹去世,隔年,对他很好的一位老师也去世了。1904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这一年张季鸾才16岁,小小年纪就感受到生活的艰辛,还相继失去很多亲人,这让他感觉到了来自生活的巨大压力。

张季鸾:一生跌宕起伏,两次入狱多次失业,富裕后将积蓄尽数捐出

1904年,张季鸾徒步去陕西参加考试,由于路途遥远,耽误了时间,差点让学台沈卫拒之门外,但张季鸾的答卷也让沈卫十分满意。1905年,在沈卫的推荐下,张季鸾被选中官费留学日本。1911年,学成归来的张季鸾回国担任了北京《民立报》的编辑,隔年又任孙中山的秘书,不过没多久,他就同孙中山一起辞职了。1913年,张季鸾和曹成普被逮捕,曹成甫死于狱中,张季鸾被营救出狱。1918年,张季鸾因在任职的《中华新报》上转载了一篇通讯而再次被捕,半个月后才被营救出狱。

张季鸾:一生跌宕起伏,两次入狱多次失业,富裕后将积蓄尽数捐出

1919年,张季鸾去了上海的《中华新报》担任中编辑,一直到5年后,《中华新报》倒闭,张季鸾因此失去了工作。此时的张季鸾已经步入中年,事业却处于低谷时期,这令他一度非常沮丧。1926年,张季鸾同另外两个合伙人共同创办了新记大公报公司,这成为张季鸾事业上的转折点。1926年9月1日,新记大公报正式出版。之后,新记大公报因“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广受人们的欢迎。因很多言论对国民政府不利,所以国民政府还曾想过要买下新记大公报,却被张季鸾果断拒绝了。之后,张季鸾的生活才逐渐好了起来,50岁时老来得子,又成为令他极其激动的一件事情。此后,张季鸾事业顺利,生活美满,命运终于开始垂青于他,不过他依旧生活简朴,并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捐献了很多自己的积蓄。1941年9月6日,张季鸾逝世,享年53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