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歡天喜地,輸了自暴自棄?孩子“玻璃心”用這招就夠了

昨天,7歲的外甥女萱萱學畫回來後一直嘟著嘴,問她怎麼不高興?繪畫課的作品哪裡去了?她也一聲不吭。後來問了繪畫老師,才知道萱萱因為同學的畫作比她優秀,一氣之下把自己的畫作給撕掉了。

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孩子有這些鬧情緒的一面。手工作品沒有得到表揚,氣惱之下把自己辛苦創意的作品砸壞;繪畫沒有得到認可,就把自己辛苦畫了三個多小時的畫作撕成兩半;發現自己彈的鋼琴不如別人彈的好聽,發狠以後再也不摸鋼琴……

很多人會說,這是孩子的競爭心理在起作用,正常呀。但如果孩子一直停頓在這種在意輸贏的心理,只會讓自己一次次陷入痛苦的泥沼,而失去解決問題和成長的能力。網絡上有個詞叫“玻璃心”,指那些容易受到打擊,心理承受力不強,過分脆弱的人。如今似乎越來越多的孩子也有著一顆易碎的“玻璃心”。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力如此之差呢?

贏了歡天喜地,輸了自暴自棄?孩子“玻璃心”用這招就夠了

01.孩子一碰就碎的“玻璃心”怎麼來?

前幾天,我旁邊的小區出了個事兒:一名15歲的少年,得知自己中考成績不理想,居然從5樓的陽臺一步躍出,想跳樓自殺!萬幸,樓層不是特別高,底下又是柔軟的綠化地,才沒有釀成悲劇。少年雖然受了傷,但小命撿回來了。

父母膽戰心驚之餘開始反思,為什麼孩子這麼脆弱,一次考試不理想居然就如此想不開?經過專業心理師引導,發現是因為自己在育兒這件事上,太注重孩子成績即表面的輸贏,導致給孩子帶來過大精神壓力和心理暗示:考得好是英雄,考不好就是狗熊!當孩子無法消化和釋放這種負面能量,就容易做出一些極端行為。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每做出一個動作,孩子總能反射出這個動作的影像。即孩子存在的問題,與父母的行為密不可分。現如今,很多小孩的心理承受力差,出現“玻璃心”,就源自父母自身認知的錯誤和不科學的教育引導方式。

管出來的玻璃心。孩子需要管,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怎麼管”顯然是一門深奧的學問,過於鬆散的放養,可能導致孩子自我意識過強,缺少規則感,難以融入社會;過於控制的嚴管,則放大了父母的意志,可能導致孩子內心特別脆弱,失去自我,當覺察自己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值時,就容易內心崩潰,對自己失望甚至絕望。像上文提到的男孩,容易做出極端的事。

慣出來的玻璃心。與控制過度相反,很多家庭又走了另一個極端——將孩子當做家庭中心,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這種沒底線的方式說得好聽是溺愛,說得難聽就是毒害——因為父母的無知,錯過了孩子生長規律的各個敏感期,造成後期不可挽回的各種行為、心理問題。

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想要的一切來得太容易,也無法體會背後的艱難,無法理解別人的不容易,會特別不懂感恩。久而久之就形成依賴型性格,凡事只能聽到好的,遇到一點挫折或批評就受不了,甚至為了表示自己的不滿情緒做出極端行為。

盧梭在教育名著《愛彌兒》中說:“你知不知道用什麼辦法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這個方法就是百依百順。”

贏了歡天喜地,輸了自暴自棄?孩子“玻璃心”用這招就夠了

02.只關注表面輸贏不僅容易“玻璃心”而且缺乏真正的成長

(1)只關注“贏”的孩子更容易產生嫉妒心理、“玻璃心”

為什麼很多人都盯著“輸贏”呢?這其實是一種橫向的社會比較。從贏在起跑線到贏在受精卵,從斯坦福的名校光環到天價學區,從特長班到名師教導,無不是“贏”的思維在作祟。

“別人家的孩子”是無數家長童年的噩夢,卻又不知不覺將這個魔咒傳到孩子身上。在這種強迫式的橫向比較之下,孩子越來越“玻璃心”:

首先是出現“眼睛裡不容沙子”心理,看到別人比自己好就難過。因為父母灌輸的認知是:只有你比別人成績好才值得表揚,而不是你比別人更努力值得表揚,所以錯位的價值觀會帶給孩子錯位的認知,認為自己一定要成績好,考上名校,特別聰明,爸爸媽媽才愛自己。

其次是內心脆弱不敢直面挫折和困難,遇到問題首先選擇迴避。

因為感覺平時“贏”慣了,所以在面對“輸”的時候特別失落,為了維護自己在家人朋友心目中的“優秀”位置,會主動迴避失敗。這是“趨利避害”的心理在作怪,在面對有難度的挑戰中,會自動迴避具有冒險性和挑戰性的任務。

另外,這類孩子因為把“贏”看得特別重,揹負的壓力也大,總是努力把自己變得在成人眼中足夠優秀。一旦發現自己的努力是無用功,便容易產生情緒和心理問題,有的產生強烈的妒忌心,有的脆弱的無法面對,特別容易“玻璃心”。

贏了歡天喜地,輸了自暴自棄?孩子“玻璃心”用這招就夠了

(2)正確面對“輸”幫助孩子克服“玻璃心”,建立“成長思維”

其實,比起那些只想贏的孩子,輸得起的孩子能更準確的認清自己,也更容易成為人生最終的贏家。

年少的數學天才張益唐,在北大校長力薦下去美國公派讀博士,用了七年的時間才獲得博士學位,其後卻面臨失業,不得不靠在餐館幫忙、送外賣等雜活謀生。但他沒有一蹶不振,而是積極沉澱,在顛沛流離三十年後,歷經磨難終於一舉成名,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被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直接聘為正教授。

這樣的正面教材很多,商界很多知名度高的成功人士,大多是歷盡各種人生“不如意”,但仍矢志不渝,堅韌不拔,才最終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阿里爸爸”馬雲第一次高考數學考了0分,苦學一年再次高考,數學考出19分,這樣的成績在很多家長看來一定會定義為“學渣”,可他沒有一蹶不振,在逆境中反覆試探自己能走的路,如今已位列世界五百強之林。

輸不可怕,人生風雨幾十年,誰不會遇到跨不過去的坎兒?關鍵要輸得起,要明白自己為什麼輸?從這次輸裡能學到什麼?

只要正確面對“輸”這件事,“輸贏”就不那麼重要了。正如美國教育心理學家Carol Dweck研究發現的,人的發展是持續終身的過程,孩子們一旦意識到自己可以變得更好,也就不會在意失敗與否了。

意識到這一點,就可以著力培養孩子的“成長思維”。何為成長型思維?根據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的理論,人分為兩種思維: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和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固定思維的格局已經固話,而成長型思維則處於不斷變化和提升中。好比朋友圈裡那些60歲開始學英語、70歲開始旅行、80歲登上Vogue的勵志奶奶們一樣,她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成長思維:相信“我可以更好”,“我能夠學會”,從而願意不斷地挑戰和提升自己。

讓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輸”也可以轉化為“贏”。

贏了歡天喜地,輸了自暴自棄?孩子“玻璃心”用這招就夠了

03.戰勝“玻璃心”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應注意哪些問題?

孩子的問題主要來自父母的認知,要改變孩子父母必須先改變自己不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方法。

(1)父母改變思想觀念,不要被“贏在起跑線”的觀念束縛同時又影響到孩子

“贏在起跑線”害了一代又一代人,不是說這個觀念不對,而是過分強調容易把自己和孩子帶入爭強好勝的死衚衕。就像奧林匹克精神一樣,競爭的過程是為了讓孩子認識知識的趣味,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學識範疇,建立友誼、團結、公平的觀念,而絕非喜獲嘉獎之後的沾沾自喜或是一時落敗後的垂頭喪氣。所以,父母首先要從改變自身觀念做起,讓孩子更加關注當下,關注此時此刻的獲得,成功也好失敗也罷,喜悅也好悲傷也罷,從獲得中反觀更好的自己,得到成長,才是最好的正念。

(2)父母改變關注對象,不要只關注贏的對象而動不動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

很多父母喜歡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動不動“你怎麼這麼不如別人”“你這麼這麼簡單都不不會做”等等,帶著強烈消極暗示的話語往孩子身上安插標籤,要知道這種評價本身就是一種固定思維,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由於老師和家長是孩子最信賴的人,因而也更容易受到他們觀念的影響。他們不經意說出來的話也許是無心,但孩子們卻有心聽去了,時間長了就會不自覺生髮“我什麼都做不好”“我怎麼這麼沒用”等消極意識,暗示自己本來就這樣,努力也不行,從而忽略掉更重要的時間、努力、堅持的價值。

贏了歡天喜地,輸了自暴自棄?孩子“玻璃心”用這招就夠了

(3)父母改變交流方式,尤其在孩子遭遇挫折後應多加鼓勵,讓“輸”變得有營養

很多孩子玻璃心,和父母交流不暢有極大關係。前不久有一則刷爆朋友圈的新聞,一男孩因考試成績差,生氣的媽媽隨口罵道:“你怎麼不去死?”結果孩子拉開車門就從橋上跳入滾滾江水中。一條鮮活的生命就此斷送了,孩子媽媽也後悔得痛不欲生。我們相信媽媽說的是一時氣話,並不真想逼著孩子去死,可是為什麼不好好說話呢?為什麼不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

漫長人生路,不論遭遇什麼挫折困境都不奇怪,此時父母一定不能逞一時之快亂髮脾氣,而應冷靜下來思考對策並及時給予孩子正面反饋。當然,此時決不能泛泛地說“你行的”“你很棒”之類,而應重點關注孩子三方面的表現:

  • 努力程度:我知道你盡最大努力堅持下來了!
  • 進步方面:你上次考試這道題還不會,這次居然作對了,有很大的進步啊!
  • 適時轉輸為贏:這次比賽你已經很用心,如果這樣提前準備下次沒準成績更好……
贏了歡天喜地,輸了自暴自棄?孩子“玻璃心”用這招就夠了

當“輸”變得有營養,那麼是否“輸贏”還重要嗎?孩子還會有玻璃心嗎?他只會更加期待下一次的冒險和挑戰。

為了戰勝“玻璃心”,有人推崇用挫折教育法,其實生活中各種挫折無處不在,根本無需刻意製造,只要做到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巧妙的轉“輸”為“贏”,生活何處無驚喜?

做個有心的家長,“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這樣才能雛鷹展翅飛出屬於他們自己的世界!

我是兩個孩子的職場辣媽,修己育兒,熱愛文字和生活。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 希望和萬千父母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