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孩子“玻璃心”的背後,是家長這2點沒有做好

人們常說的“玻璃心”,是指內心十分

脆弱、敏感的人。

而判斷“玻璃心”孩子的標準,一般就是“說兩句就哭”,扛不住事。

像這樣的孩子往往承受不住挫折,同時還希望自己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到別人的關注,如果沒有受到關注或者認同,那麼孩子就會感覺自己受到了傷害,情緒就會變得低落。

孩子“玻璃心”的背後,是家長這2點沒有做好

並且這樣的孩子現在還不在少數!

而孩子玻璃心的背後,而是家長這兩方面沒有做好。

沒有適度的培養的孩子的自信心

生活中我們常見到一個現象,父母喜歡用鼓勵的方式,讓孩子完成我們期望的事情,比如說孩子不刷牙,我們會說“我的寶寶是個乖孩子,可以很好的完成刷牙”;

孩子“玻璃心”的背後,是家長這2點沒有做好

有時候孩子自己起床穿完了衣服,我們也會來一句“寶寶真棒”,無論大小什麼事情,我們就是無盡的鼓勵、誇獎,不說一句過分的話。

孩子“玻璃心”的背後,是家長這2點沒有做好

久而久之,孩子活在了讚美之下,不允許別人說一句不好聽的話,一聽到別人的批評就開始哭泣,受不了,這樣的孩子就是在遭受家長的捧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真實實力,所以遇到困難只有用眼淚解決。

孩子“玻璃心”的背後,是家長這2點沒有做好

沒有讓孩子感受到幸福感

孩子說兩句就哭,大部分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家長一點一點培養出來的。

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過於嚴厲或者期望過高,而孩子達不到時,家長變現的很

失望,而不是第一時間安撫孩子,

孩子“玻璃心”的背後,是家長這2點沒有做好

這樣會給孩子一種“我達不到父母的標準,我不值得被愛”的感覺,這時家長再語氣過重,那麼孩子將會伴隨著強烈的不安。

孩子感受不到幸福感,不安感在隨之增加,就會變得更加在乎別人的看法,尤其是別人評價自己的時候,

孩子“玻璃心”的背後,是家長這2點沒有做好

會變得特別敏感,這樣的孩子會害怕失敗、畏懼挫折、不敢輕易的去嘗試,也不會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對別人的批評也會理解過多

家長可以這樣做

給孩子足夠的愛

孩子感受不到幸福感,內心就會變得不安,所以要給孩子的愛,當然也不是溺愛,而是讓孩子感到安心的愛,

孩子“玻璃心”的背後,是家長這2點沒有做好

例如平時多陪陪孩子,和孩子溝通交流、進行親子游戲、親子閱讀增進親子關係。

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犯錯,該說的還是要說,但是我們說話不要過分過激,像是“媽媽不要你了,不喜歡你了,你再怎麼樣,就打你什麼的”就不要說了。

孩子“玻璃心”的背後,是家長這2點沒有做好

本身,孩子犯完錯心裡已經開始害怕了,我們再說的過分,孩子就會產生更大的自我懷疑和自卑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