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豪邁的一首詩,躊躇滿志,可惜寫後人生開始走下坡路

唐代詩歌輝煌絢麗,李白更是傲視群雄,獨領風騷。作為詩人,他的成就是無與倫比的;但作為政客,他的一生就是令人不勝感慨了。

事實上,李白素有遠大抱負,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但在很長時間裡都沒有得到實現的機會。天寶元年,已經四十二歲的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他異常興奮,滿以為實現政治理想的時機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與兒女告別,並寫下了一首詩,全文如下:

李白最豪邁的一首詩,躊躇滿志,可惜寫後人生開始走下坡路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這首詩正是《南陵別兒童入京》,是李白創作的歌行體作品。這首詩漓盡致地再現了詩人高歌縱酒,豪情萬丈,直欲青雲而上,一飛沖天的情感與抱負。詩歌直陳其事,兼採比興,節奏跌宕有致,氣勢行雲流水,正是李白一貫浪漫主義風格的完美體現。

李白最豪邁的一首詩,躊躇滿志,可惜寫後人生開始走下坡路

此詩一開始就描繪出一派豐收的景象:“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這不僅點明瞭從山中歸家的時間是秋熟季節,而且,白酒新熟,黃雞啄黍,顯示出一種歡快的氣氛,襯托出詩人興高采烈的情緒,為下面的描寫作了鋪墊。

李白最豪邁的一首詩,躊躇滿志,可惜寫後人生開始走下坡路

接著,詩人攝取了幾個似乎是特寫的“鏡頭”,進一步渲染歡愉之情。

李白素愛飲酒,這時更是酒興勃然,一進家門就“呼童烹雞酌白酒”,神情飛揚,頗有歡慶奉詔之意。詩人的情緒感染了家人,“兒女嬉笑牽人衣”,此情此態真切動人。

李白最豪邁的一首詩,躊躇滿志,可惜寫後人生開始走下坡路

飲酒似還不足以表現興奮之情,繼而又“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一邊痛飲,一邊高歌,表達快慰之情。

酒酣興濃,起身舞劍,劍光閃閃與落日爭輝。這樣,通過兒女嬉笑,開懷痛飲,高歌起舞幾個典型場景,把詩人喜悅的心情表現得活靈活現。

李白最豪邁的一首詩,躊躇滿志,可惜寫後人生開始走下坡路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這裡詩人用了跌宕的表現手法,用“苦不早”反襯詩人的歡樂心情,同時,在喜悅之時,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詩人曲折複雜的心情的真實反映。正因為恨不在更早的時候見到皇帝,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所以跨馬揚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遙遠的路程。

李白最豪邁的一首詩,躊躇滿志,可惜寫後人生開始走下坡路

“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詩從“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聯想到晚年得志的朱買臣。據《漢書·朱買臣傳》記載:朱買臣,會稽人,早年家貧,以賣柴為生,常常擔柴走路時還唸書。他的妻子嫌他貧賤,離開了他。後來朱買臣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做了會稽太守。

詩中的“會稽愚婦”,就是指朱買臣的妻子。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淺輕視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會稽愚婦”,而自比朱買臣,以為像朱買臣一樣,西去長安就可青雲直上了。其得意之態溢於言表。

李白最豪邁的一首詩,躊躇滿志,可惜寫後人生開始走下坡路

詩情經過一層層推演,至此,感情的波瀾湧向高潮。“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可以想見其得意的神態;“豈是蓬蒿人”,顯示了無比自負的心理。這兩句把詩人躊躇滿志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李白最豪邁的一首詩,躊躇滿志,可惜寫後人生開始走下坡路

這首詩歌記述的是李白一生裡最關鍵的一個轉折性事件,由此李白開始了他的起起落落的坎坷政治生涯。寫此詩之時,詩人還是一片躊躇滿志的熱腸,並不能知道自己以後的仕途不會一帆風順,得償所願。而後人再來讀這首一時豪情奔湧之作,終難免在心底為詩仙一聲感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