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如果此生只讀一個人的詩,我會選李白。

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他的詩,是童蒙時的讀物,到如今,依舊愛不釋手。我閉上眼睛想他,縱隔著千載光陰,那把酒邀月的身影,依然鮮明如生。他這一生,從生到死,跌宕起伏,都有月如影隨形。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

如大觀園即景聯句,眾人取王熙鳳一句:“一夜北風緊“起興,我讀唐詩,解李白,亦由無人不知的《靜夜思》而起,徐徐展開他一生的長卷。

這首詩應該不難理解,只要設想一下,在如霜似雪的月光下,心中可能泛起的情緒,就會對詩中的情境有大致的瞭解。我小時侯只覺得這詩好讀好記,卻不知這首詩的妙處。

它就像一顆種子,隨著年歲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心境的變化,對它的體悟會逐年增長。

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李白自幼文武兼修,一方面博聞善思,揣摩前人佳作勤加練習,一方面喜好劍術,以俠自任。如神仙童子,思慕凡塵。他在山中隱居讀書,看似閒雲野鶴,心卻躍躍欲試,要在更廣闊天地縱情遨遊。

他的很多詩,讀起來讓人暫忘塵俗,忘記自己可憐可悲的處境,是高段位的心靈雞湯。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月下獨酌》其一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複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月下獨酌》其二

三月咸陽城,千花晝如錦。

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

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

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月下獨酌》其三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

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

辭粟臥首陽,屢空飢顏回。

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月下獨酌》其四

《月下獨酌》是組詩,有四首,拜語文課本所賜,最眾所周知的的是第一首。

我一直覺得這首詩是李白的自畫像。他用詩句為自己塑造了一個千古不移的鮮明形象:那持酒對花,舞步凌亂的姿態。明明是那樣落寞,卻有著君臨天下的瀟灑。明明是那樣清醒,卻要長醉不醒佯狂。

我愛他格調高絕,永遠有清貴之氣,即便是愁緒萬端,亦寫得俊逸豪邁,繁花似錦,絕不枯澀清寒,不愧是傳說中的太白星君臨凡。

這四首詩當真是寫盡了詩者的驕傲和孤獨。他以天地為友,花月為伴,酒和先賢為知己。天若無月,地若無酒、世若無詩,他又該是怎樣的寂寞?

與杜甫不一樣,與許多日後成為傳奇當時卻不自知的人不一樣,李白是從一開始明確知道自己要成為傳奇的人,並一直為此而努力。他這一生所作所為,從詩文到行事,無一不是在像世人昭示,他就是傳奇。他是偶臨凡塵的謫仙,所以他有著笑傲王侯,睥睨世俗的資本。

也虧得是生在大唐盛世,獨一無二的大唐盛世,才託得住他這飛揚跋扈的性子,由得他時醉時醒,來去自如,換作其他任何一個時代,李白根本沒有機會成為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