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信託投資人面籤現場直擊 啟用牌照雪松還需做些什麼?

愛吃瓜的胸毛君

中江信託投資人面籤現場直擊 啟用牌照雪松還需做些什麼?

面籤會現場

2019年5月11日,中江信託在雪松控股北京分公司所在地華貿大廈舉行了“投資者收益權轉讓面籤會”。胸毛君因工作原因,也受邀參加了本次面籤會。

先利息後本金

雖然名義上本次活動的主辦方是中江信託,但現場組織者其實主要是雪松控股的工作人員。其中當然也有中江信託的員工。

面籤會分3個流程,分別是確認、核實投資者身份,雙錄,訂立收益權轉讓協議。據雪松控股方面介紹,當天計有80餘名投資者預約了面籤,主要是中江信託在北京本地與華北地區的客戶。

胸毛君在現場看到,前來面籤的客戶所認購產品主要以金鶴、金馬、金海馬、銀象四個系列為主。眾所周知,2016至2017年間,中江信託發行的上述四個系列產品大部分以縣級市城投平臺和“網(yao)紅(gu)”上市公司為主,其中不乏“中科建”、“哈工大”、“猛獅科技”、“凱迪生態”等知名違約主體。

根據雪松控股目前統計的數據,已經

出現逾期的中江信託項目計有33個,涉及金額達數十億元。雪松控股計劃以向旗下企業“廣州匯華投資有限公司”轉讓收益權的方式,於2020年1月22日前解決全部逾期項目的利息兌付

有投資人現場提出了本金兌付的問題,雪松控股方面表示將與中江信託一起追討如果明年1月22日前無法全部回款,則將通過其他方式解決本金兌付

至於目前尚在存續期、尚未出現逾期的中江信託項目;如果未來出現無法兌付,雪松可能考慮以和上述同樣的操作來應對。不過,此事尚需取得雪松控股董事會的批准。

善後只是開始

顯而易見,轉讓收益權兌付本息解決的只是中江信託的商譽問題。而要使用信託這塊牌照,雪松控股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2014年4月,光大集團以18.3億元的價格收購了甘肅信託51%的股份。光大集團成為甘肅信託控股股東,並將後者更名為“光大興隴信託”。在光大集團收購前,甘肅信託曾有17名高層管理人員因涉嫌貪汙罪、受賄罪被立案偵查。

當年4月至11月,光大集團對甘肅信託的董事會進行了一次“大換血”。除二股東甘肅國資方面推薦的2位董事會成員,其餘4名董事均由光大集團委派任命。其中不乏原來供職於銀監繫統的監管背景人士。

反觀中江信託,過去數年中,該公司在管理資產規模快速攀升的同時也積累了大量風險項目。其中既有風控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因素。雪松控股如欲經營好新的“雪松國際信託”,則必須對其全業務流程進行整理,調整發展戰略和重心。

相較於光大集團收購51%股份,雪松控股收購的71%股份無疑會使其具有更大的話語權。從近期中江信託變更法定代表人一事來看,雪松對中江信託管理層的“清洗”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接下來的問題是,雪松是否有足夠的人才來經營新的“雪松國際信託”?雪松控股本身的業務非常龐雜,君華集團以大宗貿易為主,旗下兩家上市公司,一家是化工企業,另一家是服裝企業。雪松金融則對外宣稱涵蓋“財富管理、基金管理、供應鏈金融、互聯網小額貸款、融資租賃等多個領域”。從業務構成來看,雪松類似於民企版的中信國安。

信託作為一種特許金融業務,對管理層和業務團隊的能力要求極高;加之監管層去通道的指導方向,主動管理成為大勢所趨。從這一點來說,短期內最好的策略或許還是挖其他信託公司的牆角。

中江信託被投資人詬病最多的一點其實是其風控能力與業務團隊的專業素質。胸毛君曾有幸拜讀過多箇中江信託項目的盡職調查報告,信息寥寥,極其敷衍。該公司一線業務團隊也主要由江西,甚至南昌本地高校的畢業生構成,地方特色十分明顯。

如果參照光大興隴信託經驗,光大集團收購甘肅信託後最大的區別,就是信託公司擺脫了地方特色,走向全國化。

雪松金融目前已有較為活躍的理財師團隊,其銷售產品以私募基金為主。在各大招聘網站上,雪松金融招聘客戶經理、分公司經理、財富中心經理的招聘信息不絕於途。僅以基層業務團隊來說,二者區別並不大。

最後一點是屬地問題。中江信託註冊在江西,雪松控股在廣州。雪松是否有將牌照遷至廣州的意圖?目前尚不得而知。安信信託前身是註冊在遼寧的鞍山信託,這是一起更名並遷址的成功案例。但行業內更多的卻是更名不遷址的案例,如陸家嘴信託、百瑞信託、華融信託等。

控股股東的資源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與下屬金融機構所在地的監管機構在溝通時無疑就沒有那麼便利了。從監管機構自身的角度來說,似乎也沒有放行的動機和原因。近些年來,信託公司遷址的案例少之又少,“雪松國際信託”似也不可行。

屬地問題雖小,但對金融機構展業影響巨大。僅以雪松控股目前向投資人提供的本息兌付方案來說,由於收益權轉讓方為雪松控股旗下公司,這一操作可能與資管新規相牴觸。而中江信託目前能大規模地面籤投資人,是否表示其已經取得了江西銀保監局的許可呢?

一方面,雪松要為中江信託擦乾淨屁股,保護好投資人的利益;另一方面,擦屁股這一動作又不能違背資管新規。其中難處,怕是隻有當事人自己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