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斷挪威,淺談:二戰德國的核武夢因何而破

說起原子彈,腦海中會浮現四個國家的名字,分別是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這四個國家對於原子彈分別有著其獨有的代表性,中國在一窮二白的艱苦條件下,硬是憑著老一輩科研人員堅忍不拔的精神用"算盤子"將原子彈算了出來,放眼全世界都可以稱之為奇蹟。美國眾所周知是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並且是唯一一個將原子彈用於實戰的國家,而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核武庫,至今仍然是核武力量最強大的國家,至於咱們的鄰居日本則是人類史上唯一一個遭受核打擊的國家。

夢斷挪威,淺談:二戰德國的核武夢因何而破


原子彈因二戰而誕生,二戰又因原子彈而結束。說起二戰還有一個國家不得不提,他就會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曾把整個歐洲踩在腳下的德國,德國在二戰給人的印象一直是黑科技的產生國,輕武器有劃時代的STG44突擊步槍,重武器有令盟軍聞風喪膽的MG34/42通用機槍,德國動物園的坦克更是幾乎代表當時軍工的最高水平,甚至還研製出導彈,直升機甚至納粹鍾這樣的黑科技,但是當我們把這兩個事件對比一下我們就會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為什麼黑科技眾多的德國沒有研發出核彈這樣幾乎決定戰爭勝負的大殺器,德國的核武夢究竟夢斷於何?

對於德國究竟為何沒有研製出原子彈可以說是眾說紛紜,幾乎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我們也知道對於如此浩大而又絕密的工程來說,事情的真相究竟為何可能很難說清楚,甚至有可能歷史的真相早已湮滅在歷史的長河,我們只能根據有限的史料去推測。

夢斷挪威,淺談:二戰德國的核武夢因何而破


原子彈首先第一位的是人才,中國能造出原子彈同樣得益於當初眾多放棄海外優厚待遇的科學家,20世紀,物理學幾乎是德國人的天下,我們通過海森伯格關於反應堆和原子彈的理論著作,維茨澤克和豪特曼斯關於鈈的相關研究成果中可以窺探一二,德國對於原子彈的認知同樣處於當時國際一流水平。而希特勒專門為研製原子彈成立了"鈾俱樂部",並且德國境內鈾資源豐富。據二戰後被盟軍俘虜的德國著名物理學家維茨澤克說到"之所以二戰德國沒有研製出原子彈正是因為我們當中大部分人事實上並不想突破,我們想要研製怎麼會研製不出來"。傳聞德國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海森堡就對研製核武的計劃不上心,甚至是為了世界和平而故意拖延進度,當時情況真的如維茨澤克所說的那樣是不想突破而不是不能突破,《泰晤士報》曾發表文章,解密了一些二戰未曾解密的史料其中就有一份波爾寫給海森堡但是未曾寄出的信,信中敘述了兩人見面的場景,信中海森堡並沒有感到為納粹研製原子彈而感到道德約束,雖然不能確定海森堡以後是否會良心發現,當時最起碼當時的信件中海森堡表明的是一種態度。所以說在為德國研製原子彈的過程中這些科學家到底是否盡心盡力可能只能他們自己心裡清楚了。我認為之所有有這種傳聞很可能時為德國研製原子彈的某些科學家為逃脫罪責或者說為凸顯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而故意這麼說,畢竟是人都會往自己有利的方向說。對於德國境內的其他人才,尤其時猶太人,像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向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寫信,呼籲為對抗納粹而研製原子彈,直接促進了"曼哈頓計劃"的進行。

研製原子彈需要軟硬結合,缺一不可。軟指人才,而硬則是指研製原子彈的相關設施。鈈239要在反應堆內用中子輻照鈾238的方法制取,而這個過程在需要利用石墨或者重水來控制中子裂變的速度,而德國是最先發現可以使用石墨減速的國家,當時發現並不代表能用。雖然德國的思路是正確的,但是凡是科研都是不會一帆風順的尤其是還在人為干預的情況下。當時德國突然向總工藝師施密特訂購了大量特殊規格的石墨,結果施密特猜測出了其用途,因此故意對石墨中的二氧化鈣、二氧化硫、二氧化鐵等雜質故意視而不見,也有說是美國潛伏在工廠的特工所幹。因此德國所得到的石墨基本都是不合符規格的石墨,自然無法完成實驗。

夢斷挪威,淺談:二戰德國的核武夢因何而破


除了石墨還有一種替代物重水,獲取重水的過程同樣不順利,為了保密,甚至故意將重水工廠設置在了挪威,然而還是被英國的特工所發現,英國特工聯合挪威當地地下抵抗組織一同將重水摧毀。再加上前線形式緊張,無論的當時德國的經濟、工業還是社會環境,面對這麼一個未來結果未知,所謂的"大殺器"再也提不起任何興趣,只能作罷。

無論過程如何最終二戰德國原子彈計劃破產,結果對於世界來說是幸運的,而撲朔迷離的德國核武夢破產的真相究竟如何,可能隨著史料的解密逐漸真相大白,也有可能永遠消失在歷史的車輪中,而現代的核武成為了和平的最有力的保障,當初也許誰也沒想到,人類威力最大的武器恰恰成為了人類和平最有力的保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