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这个世界是不合理的,这是人们可以明确说出的表述。但是,荒诞是这一不合理性与人的心灵深处所呼唤的对理性的强烈要求的对立。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该句是出自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所写的小说《局外人》开篇,描述一个叫默而索的年轻人安葬母亲之后,一直到因为防卫过当致人死亡而被判为死刑的那段日子。小说语言冷静又干脆,稍嫌单调的叙述揭示了默而索复杂的内心世界。

《局外人》: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主人公默尔索是个无法掌控或者说一点也不关心自己命运的人,他是被无意识地推着走。默尔索的精神世界存在着某种虚空。他否定既定的游戏规则,并不是因为他有自身设定的规则,而是因为他没有规则。他是游离的,因此世界上存在的差异对他来说不存在。

在我所度过的整个这段荒诞的生活里,一种阴暗的气息穿越到尚未到来的岁月,从遥远的未来向我扑来,这股气息所过之处,使别人向我建议的一切都变得毫无差别,未来的生活并不比我以往的生活更真实。
《局外人》: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而默尔索的最终命运,是被判死刑。审讯过程是荒诞的,对这位杀人犯的引证竟然是默尔索在母亲问题上的冷漠表现,对他的控告变为“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这种荒诞印证了一个局外人的最终命运,他是无法被道德社会所接纳的,他甚至不愿意伪装着去迎合这个社会的精神准则。要么入局,要么死去,永远无法作为一个局外人冷眼旁观。

《局外人》: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在我看来,“局外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原始状态。关注肉体知觉大于精神知觉,无视社会既定的精神准则,不愿意伪装,恢复到一种没有情绪的婴儿状态,因此默尔索这个作为“杀人犯”的局外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引起共鸣的。加缪的《局外人》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中的恐慌、绝望情绪容易演变为一种“局外人”式的麻木和冷漠。很难判断加缪对于默尔索为代表的“局外人”的价值判断倾向,不过如果结合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一书,“局外人”默尔索也是一个荒谬者。

也许从加缪的“荒谬”哲学角度看,默尔索是更加自由和理性的;而回归现实,他只能走向死亡。

《局外人》: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