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生活没有旁观者

加缪写《局外人》虽用了第一人称,但笔调像个局外人。主人公默尔索的人生感觉有点“丧”,人生态度就像个局外人,但却无法避免地掺和到了一些事中,因为开篇时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成为结尾时他被判死刑的导火索。他就像个旁观者,不仅旁观他人的生活,也跳出了自我,旁观自己的人生。

读这本书时,最初我也像个局外人,旁观这个人物的遭遇,甚至还有些不屑一顾。只是对那淡淡的笔触描绘的一些景物有感,才坚持看了下去。直到主人公杀人后,在后续事件中自我意识与外界反应的矛盾冲击,才被震撼了心灵。

《局外人》:生活没有旁观者

“我以前有理,现在有理,将来永远有理。”主人公的这句咆哮,终于感觉到了自我的存在,可有理又怎样呢?最终,局外人决定了他的生死。对于别人的事,仿佛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只有当事人无权辩驳。旁观者用片面的观点,综合出一个人的“真实”面貌,被大众认可,真实便不复存在。谁会在意真正的你是什么样子?

“我以这种方式生活过,我也可能以另外一种方式生活。”是啊,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是自己的权利。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就会有不同的人生轨迹。生活,没有旁观者,所有人都参与其中,不仅塑造了自己,也在影响着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