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那个在母亲葬礼上喝牛奶的冷血男人后来怎么样了?

阿贝尔·加缪的《局外人》是一部很简短的小说,关乎人和世界的分离,更关乎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这本小说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男主角莫尔索因为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泣而被判死刑的故事。

《局外人》:那个在母亲葬礼上喝牛奶的冷血男人后来怎么样了?

1

故事的第一部分描述的是主角莫尔索的琐碎生活。莫尔索是一个淡然超脱、缺乏上进、与世无争、冷漠无聊、安分守己的公司小职员,因为他的缺乏上进,他连母亲的生活费都负担不起,只能将她送到养老院,然后,她去世了。莫尔索不知道她到底是哪天去世的,不知道她究竟多少岁,他在母亲的遗体前喝着牛奶抽着大烟,第二天他又若无其事的和小女友约会看电影。故事到这里依然是琐碎无味,读者们往往会好奇:为何加缪要花大篇幅去描绘一个普通小职员的琐碎生活呢?

然而,就是这些琐碎,却成为了男主角莫尔索被判处死刑的最大推力。

《局外人》:那个在母亲葬礼上喝牛奶的冷血男人后来怎么样了?

2

故事的第二部分,莫尔索在海难上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然而他在接受审判的时候却没有办法陈述出一个令司法机构满意的杀人原因,他说:“我只觉得饶钹似的太阳扣在我的头上,我感到天旋地转。海上泛起一阵闷热的狂风,我觉得天门洞开,向下倾泻大火。我全身都绷紧了,手紧紧握住枪,枪机扳动了。”

在司法机构看来,莫尔索的杀人原因简直是荒谬不可理喻,最能解释这场案件发生的原由是有一个:莫尔索本身就是一个“叛离社会”、“毫无人性”、“罪不可赦”的冷血渣渣。就这样,他被“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处了死刑。在临刑前夜,他拒绝神父,却想起妈妈。小说最后一句:“为了使我不感到不那么孤独,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我被处决的那天,有许多人来观看,并对我报以憎恶的怒吼。”莫尔索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冷漠的爱着这个世界,想到受刑时会有很多人来看,来咒骂他,他感到自己并不孤单。

《局外人》:那个在母亲葬礼上喝牛奶的冷血男人后来怎么样了?

3

加缪在为美国版的《局外人》写的序言中这样说道:“莫尔索不同,他展现出他真正的自我,他拒绝隐藏自己的感受,这立刻使得社会觉得受到了威胁。举例来说,他被以惯有的方式问道他是否对他的罪行感到悔恨,他则回答说,他感到的与其说是悔恨不如说是烦恼。着正是他被判有罪的原因。他远非麻木,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

。”

莫尔索是个局外人,整个社会的局外人。他冷漠的看着这个世界,他有太多的不在乎,纵使在外人看来他已经漠然到不近人情的地步。他不在乎工作的好坏,所以当老板兴高采烈的告诉他想为他升职时,他不但没有激动的跳起来,反而淡淡的回应仿佛他并不开心。他不在乎母亲的离去,因为人总是要离去,所以在母亲的遗体之前他还能喝得下牛奶。

可是作为一个人,他又足够有温情。他害怕母亲跟着自己过不好,所以将母亲送去养老院,那里有吃有喝,母亲还能够找养老院的朋友们聊天。他在牢房里回忆那些深刻的快乐:夏天的气味、热爱的街区、玛丽的微笑、某一天的夜空。故事的最后,法官问莫尔索是否爱他的母亲,他说当然爱,和所有人一样,他甚至希望她没有死。只是他认为妈妈的去世是不可避免的,而哭是无济于事的。

《局外人》:那个在母亲葬礼上喝牛奶的冷血男人后来怎么样了?

《局外人》的最后一章里,莫尔索与神父交谈很好的诠释了莫尔索的性格。他对于他看到的一切虚假和自己的真实很有把握,这是一种把自己实实在在的攥在手里的踏实感。而一想到眼前的神父、狱外的玛丽以及去世的母亲不曾拥有过这种踏实感,他又突然间释然了。

现在我面对着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而未温情尽失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过去曾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善始善终,为了功德圆满,为了使我不感到不那么孤独,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我被处决的那天,有许多人来观看,并对我报以憎恶的怒吼。

莫尔索,这一场荒谬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