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前因也要明後果,王莽+孔夫子聯手,造成王匡攻打王匡這種趣事

很多人都會發現,三國人物三四百個,但是名字都是單字比較多,比如劉備關羽張飛曹操孫權黃忠,司馬懿諸葛亮之類也是複姓單字。

知前因也要明後果,王莽+孔夫子聯手,造成王匡攻打王匡這種趣事

我們只知道單名是延續漢朝慣例,但你漢朝的慣例又是從何而來嗎?

這事情,得要從幾百年前的春秋時代說起了。

《春秋·定公六年》記載了一件事情:“季孫斯、仲孫忌帥師圍鄆”。

也就是說,魯定公六年的時候,魯國兩個大夫季孫斯、仲孫忌兩個人率領軍隊包圍了鄆城。鄆城是魯國的一座城市,這年應該是叛歸了齊國,所以魯國兩個大夫率軍攻打。

知前因也要明後果,王莽+孔夫子聯手,造成王匡攻打王匡這種趣事

這件事情其實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更和幾百年後三國時期的人名字沒什麼關係。

可問題在於,《春秋》在記載這件事情的時候,寫錯了一個人的名字,那個仲孫氏的人名字叫做“仲孫何忌”,不叫做“仲孫忌”。那為什麼《春秋》會給人家少寫一個字呢?現在我們都能理解,傳抄的時候抄錯了嘛。

可是,有的古人不這麼認為。特別在今文學家看來,《春秋》是孔子親筆寫成的著作,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中唯一孔子親筆所著,其中一字一句都蘊含著聖人的重要思想,哪怕一個字的用法,也無不在暗示著天理人道(這就叫做“微言大義”),所以,絕對不存在抄錯的可能,這裡只能是聖人故意寫錯那人名字,以此來暗示什麼重大的思想。

知前因也要明後果,王莽+孔夫子聯手,造成王匡攻打王匡這種趣事

那麼,這個故意寫錯的人名到底有什麼微言大義呢?春秋三傳之一的《公羊傳》就解釋了:“譏二名。二名非禮也。”

什麼意思呢?《公羊傳》的意思就是說:聖人在這裡故意把“仲孫何忌”寫成“仲孫忌”,是在譏刺兩個字的名字,因為兩個字的名字是不合乎禮的,這在後世就被稱作“春秋譏二名”。

那為什麼兩個字的名字不合乎理呢?東漢時期的著名經學家何休在註解《公羊傳》時作了說明,說“為其難諱也”,也就說,兩個字的名字,給避諱帶來了很大困難。一個字的名字,只避諱一個字,還比較容易,但兩個字的名字,因為要避諱兩個字,就讓下屬們有些為難了。所以聖人要譏刺這種現象。

知前因也要明後果,王莽+孔夫子聯手,造成王匡攻打王匡這種趣事

《公羊傳》是一部儒家的重要經典,研究這部經典的學問,就叫做《公羊學》,在漢代,公羊學是《春秋》的最重要的解釋體系,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漢代經學的主體是春秋學,而春秋學的主體是公羊學,由此可見公羊學在漢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既然《公羊傳》說了,聖人是譏二名的,那當然兩個字的名字是不好的。然而,理論畢竟只是理論,社會上人在起名字的時候,也往往不會嚴格按照理論來搞,所以我們看到,西漢畢竟還是有許多兩個字的名字,比如周亞夫、霍去病、李廣利、張安世、蕭望之等等。

知前因也要明後果,王莽+孔夫子聯手,造成王匡攻打王匡這種趣事

然而後來,西漢就被王莽篡位了。王莽這個人,現在網上很多人都說他是現代人穿越回去的,但其實不是。如果說是穿越,他也應該是遠古時期穿越到西漢的。因為這個人的思想,是典型的古文經學儒生的思想,他非常頑固、且真誠地相信儒家經典中所說的上古黃金時期的一切,他的一切改革也是以恢復上古黃金時代為目的的,他的政策也都是非常死板地照搬儒家經典中所描寫的東西,比如《周官書》(也就是《周禮》)中的制度。

知前因也要明後果,王莽+孔夫子聯手,造成王匡攻打王匡這種趣事

所以,王莽看到《公羊傳》中說“春秋譏二名”,於是,乾脆以國家的名義制定了一個基本國策:所有的人起名字,都不許起兩個字的,都必須起一個字。如果在這項政策發佈之前,已經起了兩個字的名字,你們都統統給我改成一個字的。

比如王莽的長孫叫做“王會宗”,於是就改成了“王宗”。後來王莽篡位後,這位王宗和他舅舅合謀,私刻印璽,還畫了自己穿著龍袍的畫,想繼承他爺爺的皇位,事情敗露後,被逼自殺。他死後,王莽下令,將他的名字由“王宗”又改回了“王會宗”,表示這貨就是一賤貨,不配用單名,只配用被聖人諷刺的“二名”。

知前因也要明後果,王莽+孔夫子聯手,造成王匡攻打王匡這種趣事

被王莽這麼一硬性規定後,社會上所有人起名都開始起單名了。後來王莽敗亡,東漢建立,廢除了王莽的一切政策,但由於“譏二名”這是《公羊傳》說的,因此雖然廢除了王莽只能取單名的硬性規定,但社會上也開始自覺地避免二名了。

知前因也要明後果,王莽+孔夫子聯手,造成王匡攻打王匡這種趣事

別的不說,就王莽東漢之際,就有兩個王匡、兩個樊崇、兩個劉秀。《後漢書》中就有“王匡攻打王匡”的記載。

於是,這個傳統就一直從東漢傳到三國,直到西晉,這幾百年中,幾乎所有人的名字都是單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