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進軍社交電商,2019年張軒鬆該如何佈局

過去的2018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社交電商之年,我們每個人都感同身受。以拼多多為代表的幾十家社交電商平臺,這一年頻頻的刷屏我們的社交網絡,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引起多方關注。

蘇寧北京總部,2019年貨節活動,注意到蘇寧給了旗下社交電商業務---拼購,一個單獨的分享時間,並且宣佈蘇寧生態中8大核心業務聯手賦能拼購,支持拼購的發展。

永輝進軍社交電商,2019年張軒松該如何佈局

幾乎在同時,永輝超市也宣佈進軍社交電商。永輝的玩法和蘇寧旗下蘇寧小店類似,前期主要在深圳、廣州等地試水。其社區團購目前正主推一款車釐子單品,團購價為299元,兩人即可成團,預售團購時間從12月24日持續到1月10日。對團長的基本要求是附近要有永輝超市,系統會給團長生成專屬鏈接。

永輝戰略到底是什麼?

伴隨著永輝董事會換屆,迴歸主業的重擔便落在了當選為執行董事的張軒松肩頭。永輝迴歸主業,並不是單純的高層變動,而是從戰略到戰術的全方位調整,也意味著永輝新零售的嘗試進入新階段。

其中有一個關乎永輝未來發展方向的問題,那就是在永輝迴歸超市主業之後,它之前提出的平臺化戰略改如何開展?

永輝最早官方口徑表述平臺化構想,是在其2016年財報上。上面是這樣描述的:永輝將以“大平臺+小前端+ 富生態+共治理”為原型建立新型組織形態。這一年,永輝雲創正式成立。作為一家傳統零售商,永輝一隻腳邁進了互聯網轉型的大門。

而伴隨著永輝旗下雲超、雲商、雲創、雲金四大板塊相繼落地,永輝平臺化佈局的生態系統成型。永輝創始人在多個場合描述平臺化構想。張軒松在清華大學演講時提出了要打造讓企業共同受益的“生態共榮圈”。

張軒寧也曾表示,“零售的本質是,小的都發揮不了作用,太散的也發揮不了作用。永輝正在以大平臺、小前端、富生態、共治理的共生平臺系統,從一家零售企業進化為一家服務零售的科技企業。”

可見,永輝的平臺化戰略有兩個關鍵點:其一,它是在永輝佈局新零售的背景下提出的,具有一些互聯網的思考在裡面。況且,平臺本身就具有網絡屬性;其二、永輝雲創在平臺化戰略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雲創旗下永輝生活APP預留了連接線上、線下各類商品和服務的接口,平臺屬性更強。

當永輝剝離雲創,決定迴歸超市主業的時候,擺在張軒松面前的新課題是:永輝是否還像之前那樣積極推行平臺化戰略,或者說永輝平臺化戰略是否會動搖?

從邏輯層面來看,平臺化發展和迴歸主業本身就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體:平臺的特徵是扁平化;而回歸主業則要求垂直化。這將是“傳統永輝”和“互聯網永輝”之間的分水嶺。

永輝進軍社交電商,2019年張軒松該如何佈局

在2018年12月20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永輝高層對投資者闡述了未來的一些業務佈局和戰略構想。

一個業務:迴歸超市核心,全國一體化,進行多層級佈局。繼續開展大賣場,2019年開店150家大賣場,同時探索小型店和mini店,找一些戰略協同的業務。核心是強化到店的優勢和到家的培育。

兩個基本點:1、大供應鏈事業部。原來是300億的一個採購集群,現在分成三個層級:全國戰略性品牌由核心群管理;下層級為省區(採購業務層下到省區經理);最後一個層級是各地特色產品(小區)。2、大數據科技部。倡導綠色永輝、科技永輝,在發展方向上要求高效務實、應用為主、研發為輔。該部門分為三個板塊:門店端運營支持,智慧中臺以及雲計算、大數據研發中心。

四個中心一體化:指的是財務、人力資源、物流以及工程中心一體化,形成企業中後臺。預計2019年中後臺的人效將提升20%以上。

可以看到,永輝最新提出的“一個業務、兩個基本點、四個中心一體化”與之前提出的雲超、雲商、雲創、雲金(後來又加上雲計算)的相關業務有對應關係。比如,“一個業務”可以映射雲超板塊、“兩個基本點”的大供應鏈事業部、大數據科技部可映射到雲商、雲計算板塊。

永輝進軍社交電商,2019年張軒松該如何佈局

從永輝四大板塊到“一個業務、兩個基本點、四個中心一體化”,可以窺探出永輝高層對平臺化戰略態度上的微妙變化。

四大板塊是並列的、扁平的、擴張式的;而“一個業務、兩個基本點、四個中心一體化”則是有主次之分的、垂直的、收縮式的。

永輝高層在這次股東會上明確表示:公司的競爭對手是阿里系,如果把公司變成扁平化的幾個板塊去競爭,會面臨人力、物力、財力的競爭壓力。公司希望迴歸核心,把雲超板塊作為核心參與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