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迷案”,諸葛亮為什麼要在魏強蜀弱的情況下選擇北伐?

諸葛亮北伐是被後世所津津樂道的三國故事。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這段歷史被概括為“六出祁山”。主要講述了蜀漢丞相諸葛亮對曹魏的五次用兵。時間從建興六年春(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開始,到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第五次北伐失敗。羅貫中在其著作《三國演義》中,用了全書十分之一多的章節來講述這一段歷史。足見其對諸葛亮本人的欽仰之情。

“三國迷案”,諸葛亮為什麼要在魏強蜀弱的情況下選擇北伐?

但實際上所謂的六次北伐其實只有五次,其中有一次屬於“魏攻蜀防”,談不上“伐”字,且在這五次北伐中只有兩次符合“出祁山”的史實。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誤讀,多是因為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但即便是演義,大的歷史脈絡還是遵循了客觀史實,諸葛亮北伐不管是正史的記載,還是小說的演繹,其過程都是曲折的,結局都是悲壯的。即,北伐並未能實現諸葛亮“興漢安劉”的平生大願。甚至連自己也“魂斷北伐路,命隕五丈原”。數百年後,詩人杜甫依舊慨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答案似乎顯而易見,為了定鼎中原,重興漢室。

北伐為什麼會失敗?答案似乎亦不言自明,兩廂力量對比,魏強而蜀弱,根本就不具備“北伐”的基本條件,幾無取勝之機。諸葛亮的舉動更像是一種不自量力的挑釁!然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以諸葛亮的智慧,他又怎會不明白這個道理?既然明白,為什麼還要明知不可為而非要強為之呢?筆者以為,

以下幾點原因,或可解釋諸葛亮北伐的真正動機。

“三國迷案”,諸葛亮為什麼要在魏強蜀弱的情況下選擇北伐?

✿北伐是諸葛亮為報先帝之殊遇,以使命踐行初心。

定中原、興漢室、安天下,是諸葛亮一生的執念。他將此視作報答劉備知遇之恩,告慰先主在天之靈的唯一方式。你許我以尊榮,我報之以天下。諸葛亮的骨子裡有著中國傳統士大夫的道德標準:忠君為國,仁義立身。

✿北伐是諸葛亮為緩解蜀漢內部矛盾而作出的無奈之舉。

蜀漢中後期,看似平靜的表面之下,實則暗流湧動。各地方勢力(主要是荊州勢力和蜀地本地勢力)和各利益集團的矛盾開始凸顯。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需要以對外用兵來緩解和轉移蜀國內部可能出現的分裂和變數,以此穩定國內大局。

✿北伐是諸葛亮為擾亂魏政、阻止魏國持續坐大的對敵策略。

三國鼎立只能是一個歷史階段內的暫時現象。吞併統一則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魏蜀吳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長久的偏安一隅。苟安者必遭殲滅。而這個過程的推進,必然會以強者為主導。三國國力對比,魏國佔據絕對優勢,東吳次之,蜀漢為末。諸葛亮不能任由曹魏發展到足已鯨吞蜀國的地步。他必須在這種情況發生之前,想辦法打亂魏國的發展節奏,以散其精力,耗其國力。如此,蜀漢才能贏得生機。否則,第一個被滅的就是自己。這種策略雖然對曹魏有一定的損耗,然對蜀國也同樣如此。連年征戰,使得蜀漢國力進一步衰微,百姓疲憊不堪。

✿北伐是諸葛亮對付政敵,以求自保的無奈之舉。

諸葛亮功高位尊權重,在蜀漢內部,實際上是會被一些實力派所忌憚的。甚至於連三顧茅廬的先主劉備,在臨死前也有所疑慮。所以才有了白帝城託孤之時那句試探,據《三國志》記載,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這實際上是劉備當著眾人的面,讓諸葛亮作了一個保證。若食言,則會被視為不忠不義之人,辱沒一世名節!在古人眼裡,生死事小,名節是大。諸葛亮縱有野心,也不敢有僭越之舉。後期劉禪當政,朝中更是有一些勢力與諸葛亮政見不合者。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為保證劉備所託不被異己掣肘,自己不至陷於黨爭旋渦,只能選擇對魏用兵,暫時性置身事外,以求自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