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舔屏必备读物

这几本看似并无关联的书,其实有个共同的特点:美食与吃。若是在肚子空空的时候信手翻看,还真是有点受不了呢。

吃货舔屏必备读物

《红楼梦》描述了太多太多的美食。且不说“极肥极大的螃蟹”、“用十来只鸡来配”的“茄鲞”这一类奢华的,也不说“玫瑰清露”、“小荷叶小莲蓬的汤”这些精巧的,此处只举一个家常吃饭例子:宝玉看到小坤伶芳官在房中吃饭、忍不住也跟着一起吃起来。原文是这么写的:

说着,只见柳家的果遣了人送了一个盒子来。小燕接着揭开,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小燕放在案上,走去拿了小菜并碗箸过来,拨了一碗饭。芳官便说:“油腻腻的,谁吃这些东西。”只将汤泡饭吃了一碗,拣了两块腌鹅就不吃了。宝玉闻着,倒觉比往常之味有胜些似的,遂吃了一个卷酥,又命小燕也拨了半碗饭,泡汤一吃,十分香甜可口。小燕和芳官都笑了。

吃货舔屏必备读物

这段文字对食物的描写简短平实,却质朴而生动,仿佛宝玉等三人就在眼前大快朵颐、香味儿能钻进咱鼻子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呢?

一方面,每道菜的菜名都是基于这道菜的食材而来,自带“质感”与“滋味”:虾丸、鸡皮、鸭子、鹅脯、奶油、松瓤……读者阅读之时脑海中很容易就能同步出现对应的食材、唤起自身的经历与体验、并结合文中所述产生联想。假如换成“四宝如意汤”、“翡翠玉扇”之类的菜名,雅则雅矣,而读者其实是茫然的:这都是什么鬼?

吃货舔屏必备读物

另一方面,“胭脂”、“碧莹莹”这样的色彩信息与“腌的”“热腾腾”这样的细节信息也都充分调动了读者大脑的形象思维。不仅宝玉看着胃口大开,连读者也恨不得一试。

吃货舔屏必备读物

与之神似的,《金粉世家》里也有这么一段文字。讲的是七少爷金燕西准备开饭,三少爷鹏振恰好看到、忍不住也留下吃饭。其描述手法颇有几分红楼韵味。原文是这样的:

一会子厨子提着提盒,送了饭来,一碗一碗向临窗一张桌上放下。鹏振看时,一碗炒三仁,乃是栗子莲子胡桃仁,一碗清炖云腿,一碟冷拌鲍鱼和龙须菜,一碟糟鸡。鹏振笑道:“很清爽。”金荣正抽了一双牙筷,用白手巾擦毕,要向桌上放。因对鹏振笑道:“三爷尝一筷子。”鹏振果然接了筷子,夹了一片鲍鱼吃了。因对厨子道:“还添两样菜,我也就在这里吃。”

吃货舔屏必备读物

同样受到红楼文风影响的《后宫·甄嬛传》里也有相似手法的描写:

槿汐便率人收拾了桌子,又侍候玄凌喝了一碗鲜豆浆,我(甄嬛)才陪着他坐下。一时小厨房送了细米白粥来,八样小菜,素什锦、卤鸡脯、糟鹌鹑、脆腌黄瓜、胭脂鹅肝、炸春卷、香熏萝卜、风腌果子狸、梅花豆腐、油盐炒枸杞芽儿,另外配了四样点心,倒是满满一桌子。

玄凌看着菜式道:“很精致,看着就有胃口。”

我恬静微笑:“皇上喜欢就好。”

吃货舔屏必备读物

——以上这几个例子,侧重于直接介绍菜品。用看似简单的文字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平实从容的文字里感受到菜品之“香”。

而另有一种写法,则侧重于描述人的“吃相”,而且不仅通过“吃相”让读者觉得“香”,还能通过“吃相”让读者了解这个人。

大家还记得《水浒传》里“宋江浔阳楼题反诗”吧?在这个桥段之前,有宋江、戴宗、李逵三人在浔阳楼吃鱼的描写:

(宋江)拿起箸来,相劝戴宗、李逵吃。自也吃了些鱼,呷了几口汤汁。李逵也不使箸,便把手去碗里捞起鱼来,和骨头都嚼吃了。宋江看见忍笑不住,再呷了两口汁,便放下箸不吃了。戴宗道:“兄长,已定这鱼腌了,不中仁兄吃。”宋江道:“便是不才酒后,只爱口鲜鱼汤吃。这个鱼真是不甚好。”戴宗应道:“便是小弟也吃不得,是腌的不中吃。”李逵嚼了自碗里鱼,便道:“两位哥哥都不吃,我替你们吃了。”便伸手去宋江碗里捞将过来吃了,又去戴宗碗里也捞过来吃了。滴滴点点,淋一桌子汁水。宋江见李逵把三碗鱼汤和骨头都嚼吃了,便叫酒保来分付道:“我这大哥,想是肚饥。你可去大块肉切二斤来与他吃,少刻一发算钱还你。”……酒保忍气吞声,去切了二斤羊肉,做一盘将来,放在桌子上。李逵见了,也不谦让,大把价挝来,只顾吃,拈指间把这二斤羊肉都吃了。

吃货舔屏必备读物

李逵在这段情节中的吃相,真是让人目瞪口呆,难怪宋江当即感叹“壮哉,真好汉也!”

《射雕英雄传》里,从蒙古草原初入城市的少年郭靖,吃相淳朴憨厚:

郭靖手牵红马,东张西望,他从未到过这般大城市,但见事事透着新鲜,来到一家大酒店之前,腹中饥饿,便把马系在门前马桩之上,进店入座,要了一盘牛肉,两斤面饼,大口吃了起来。他胃口奇佳,依着蒙古人的习俗,抓起牛肉面饼一把把往口中塞去。

吃货舔屏必备读物

酷爱美食的洪七公吃到了经黄蓉妙手烹饪的菜肴,浑然忘却武学大师的身份,猴急得像个孩子,不拘小节,一片率真:

洪七公眼睛尚未睁开,已闻到食物的香气,叫道:“好香,好香!”跳起身来,抢过食盒,揭开盒子,只见里面是一碗熏田鸡腿,一只八宝肥鸭,还有一堆雪白的银丝卷。洪七公大声欢呼,双手左上右落,右上左落,抓了食物流水价送入口中,一面大嚼,一面赞妙,只是唇边、齿间、舌上、喉头,皆是食物,哪听得清楚在说些甚么。吃到后来,田鸡腿与八宝鸭都已皮肉不剩,这才想起郭靖还未吃过,他心中有些歉仄,叫道:“来来来,这银丝卷滋味不坏。”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加上一句:“简直比鸭子还好吃。”

吃货舔屏必备读物

——上述这几个侧重于“吃相”的例子,个个画面感十足,真是“看着你吃,居然把我看饿了”。

类似的内容在上述几本书中还有很多,您记得哪些?欢迎留言,让大家一起来舔屏呀!

扫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