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尋找生活的意義和目的?

我們該如何尋找生活的意義和目的?| 餘晨書單


“世界讀書日”剛過不久,雙體實驗室顧問、易寶支付聯合創始人餘晨先生為大家推薦了5本好書。這5本書儘管主題各不相同,但其實內核都是相通的,書的內容貫穿著過去、當下與未來,用宏觀的視角還原世界的本質。


“餘晨書單”是雙體實驗室的常設欄目,之後也會定期推送好書,歡迎大家多多關注,也歡迎讀者和出版社朋友向我們推薦更多人文與科技類的好書。希望這些好書能讓我們瞭解更加廣闊的世界,更加明瞭生活的意義和目的。

我們該如何尋找生活的意義和目的?| 餘晨書單

《時間地圖:大歷史,130億年前至今》

大衛·克里斯蒂安

我們該如何尋找生活的意義和目的?| 餘晨書單


如果把宇宙138億的歷史濃縮為一年,那麼直到12月31日晚上23點52分22秒,人類才開始登場;23點59分20秒,人類才進入農業社會;而直到最後10秒,才開始出現早期文明;至於文藝復興、大航海時代,都是最後一秒鐘發生的事。我們所記載的全部人類歷史,與宇宙漫長的存在相比,不過是瞬間而已。

另一方面,我們生活在一個學術日益專業化、知識愈發碎片化的時代。新史學的研究更多轉向關注微觀、局部的小人物和邊緣事件,而"宏大敘事"似乎已變成一個政治不正確、過時的詞語。鮮有人願意去嘗試尋求一個統一的框架,以更宏大和長程的視野去審視歷史。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時間地圖》 開創了"大歷史"(Big History)研究,以時間和空間的整體為對象,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史觀。本書縱向貫穿了整個138億年的時間線,從宇宙大爆炸、星系演化、地球形成、生命進化、人類起源、到文明發展。橫向則覆蓋了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考古學、歷史學等領域,打破了學科之間的藩籬,綜合了不同背景的知識,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全景式歷史畫卷。

更重要的是,《時間地圖》揭示了不同尺度的歷史之間的平行性。正如在恆星誕生的過程中,引力的作用使得分散在太空中的原子聚合到一起,最終在足夠的密度和壓力下引發了核聚變而點燃了恆星;在人類的早期歷史中,"社會引力"把分散的族群部落聚合在一起,最終有足夠的人口密度而產生了城市、國家和文明。這種相似性在宇宙的歷史中不斷重演,從星系形成、生命進化、到文明演變,都可以看到同構的模式:能量的交換和局部的負熵,以對抗宇宙整體不可避免的宿命--熵增,在混沌中產生秩序,從簡單中湧現出複雜,同樣的精彩劇本在不同的層次上展開。

比爾·蓋茨也是這部書的積極推崇者,斥資千萬美元與作者克里斯蒂安在2011年共同發起了"大歷史教學項目",旨在推動跨學科領域交流和整體歷史研究。或許《時間地圖》的意義不僅在於其冷靜客觀的宏大敘事,而更在於其為我們帶來的精神啟示:在全球化把世界連為一體、科技的發展使得傳統宗教逐漸祛魅時,我們更需要超越種族、地域和時代的限制,找到一個統一的、屬於全人類的起源和創世故事,以及人類在這部宇宙史詩中的位置。


《當下的啟蒙:理性、科學、人文主義和進步的理由》

史蒂芬·平克

我們該如何尋找生活的意義和目的?| 餘晨書單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焦慮的時代,各種危言聳聽的新聞標題和悲觀沉重的末世預言似乎預示了人類文明正在分崩離析。作為當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家之一,史蒂芬·平克在其新著《當下的啟蒙》中為我們帶來了審慎的樂觀主義,這種樂觀並非來自於對歷史命運、神秘力量或人類自身的盲目信仰,而是來自於數據的實證和理性的分析。平克用75張震撼的圖表以及大量詳實的數據,充分論證了自啟蒙時代以來人類取得的巨大進步,無論是在人均壽命、健康狀況、食物營養、和平秩序、經濟繁榮、社會公正、知識積累、以及幸福感等各個方面,我們都取得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企及的輝煌成就,歷史雖然時而有反覆和短暫倒退,但總體一直保持著上升的趨勢。

正是啟蒙運動所倡導的理性、科學、人文主義精神,不斷推動著人類的進步,並且這種進步不僅限於西方,而是遍及了全世界。也正是科學的發現,才揭示了人類心理固有的認知偏差,會讓我們更多地關注那些負面的新聞,尚古貶今,而忽視了關於進步的客觀現實。除了大量的數據,平克在書中用熵、進化、信息三個重要概念描繪了人類進步的核心框架,指出人類認知的不斷升級才是推動進步的引擎。

這本書被比爾·蓋茨稱為"平生最喜愛的書籍",其主題與平克在2011年出版的《人性中善良的天使》一脈相承,那部書同樣用數據和事實的雄辯論證了人類並非生活在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而是不斷避免了暴力傾向併發揚了善良的天性,取得了巨大的道德進步。

平克通過理性讓我們重拾對人性的信仰,人類進步的故事,才是這個時代真正富有英雄色彩的、光榮的、令人振奮的史詩。只有秉承啟蒙主義的精神——理性、科學、人文主義,我們才能重新找到存在的意義和目的,並肩負起對文明的責任,讓進步變成可持續的自我應驗的預言。美好的伊甸園不在過去,而在未來。

《思維簡史:從叢林到宇宙》

倫納德·蒙洛迪諾

我們該如何尋找生活的意義和目的?| 餘晨書單


蒙洛迪諾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理論物理學家,對很多人而言,這個名字或許有些陌生。但為人們所熟知的霍金的兩部名著:《時間簡史》和《大設計》,其實都是與蒙洛迪諾合著的。霍金稱蒙洛迪諾是"最會講故事的物理學家",他總是能夠把深奧的理論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給讀者。或許這種才能來自於蒙洛迪諾在好萊塢闖蕩的經歷,他也是《星際迷航:下一代》等科幻片的編劇,正所謂:"不會編劇的物理學家不是好的暢銷書作家"。

《思維簡史》的英文原名是"直立的思想者:人類從住在樹上到理解宇宙的歷程"。人類生活在樹上的祖先與叢林中的其它物種相比,似乎並無特殊之處。但今天我們卻能夠理解宇宙的起源、星體的運行、原子的奧秘……這一切都來自我們獨特的思維和認知。《思維簡史》正是講述了人類認知方式不斷演化升級的歷程,從創世神話、宗教信條,到古希臘的自然哲學、經典物理學、進化論、相對論、量子力學;從仰望星空的原始人,到畢達哥拉斯、亞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這是一部科學發展史的《人類群星閃耀時》,記錄了那些最閃耀的巨星和最激動人心的里程碑,還有最精彩絕倫的戲劇衝突和反轉神劇。

《思維簡史》讓我們看到了這些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的初心。本書以一個感人的故事開篇,蒙洛迪諾的猶太父親是一位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即使被飢餓、疾病、死亡所威脅,只能毫無尊嚴地苟且存在,他仍願意用自己的麵包去和獄友交換一道數學謎題的答案。愛因斯坦曾說:人類能夠擁有的最美麗、最深邃的體驗就是神秘感。求知慾和好奇心,才是我們頭腦中最閃亮的火花,是推動人類不斷進步的真正力量。


《無窮的開始:世界進步的本源》

戴維·多伊奇

我們該如何尋找生活的意義和目的?| 餘晨書單

在後現代主義盛行的今天,科學常常被看作只是另一種敘事方式,似乎和神話、宗教、文藝作品的敘事沒有什麼本質區別。而戴維·多伊奇卻雄辯地粉碎了這種膚淺的相對主義。作為一名理論物理學家和量子計算領域的奠基人之一,多伊奇理性、樂觀地闡述了科學如何開啟了人類認知的無窮模式,這種模式可以無限地迭代、延伸、擴展 ,用"解釋"的力量不斷觸達新的未知領域。

傳統的認知系統是封閉、靜態停滯的,往往聲稱提供了權威的終極答案,或是模稜兩可的預言;而科學的認知系統是開放、動態擴展的,敢於承認自己的無知,並提出精準明晰、普適通用、可被證偽的解釋。科學永遠不會達到完美,但可以使我們打破固步自封的思想牢籠,不斷更新我們理解自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自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以來,我們所獲得的知識遠遠超過以前所有歷史的總和。多伊奇在書中亦探討了很多"燒腦"的話題,涉及到多重宇宙、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生物進化、外星文明、星際殖民等眾多領域,為我們展現了現代科學令人暈眩的前沿 。

在火被髮明之前,我們的祖先只能抱怨寒冬奪去了他們的生命,他們只會寄望運氣而不知道還有生火取暖的可能;在抗生素被髮明之前,我們的前輩也只能責怪疾病奪去了他們的生命,他們只會祈禱奇蹟而不知道醫學可以消滅病菌;而今天我們知道:是無知奪去了他們的生命。人類只有一種失敗:缺乏足夠的認知和勇氣去理解世界並解決問題。愛因斯坦說道:這個世界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它竟然是可以理解的。多伊奇則認為,"解釋"在宇宙中有著基礎性的地位,科學使得我們不斷用好的解釋替代壞的解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永遠處於無窮的開始,人類永遠有無窮的新邊疆去探索,這正是世界進步的本源。


《超級智能:路線圖、危險性與應對策略》

尼克·波斯特洛姆

我們該如何尋找生活的意義和目的?| 餘晨書單


你或許不熟悉波斯特洛姆這個名字,但是你大概聽說過"模擬宇宙假說",即我們很有可能像科幻電影《黑客帝國》中描述的那樣,生活在一個高級文明用計算機模擬出來的世界中。波斯特洛姆便是這個假說的提出者,他論證了我們的世界是模擬的概率要大於是真實的概率。埃隆·馬斯克是這種理論的信奉者,也是《超級智能》這本書的忠實推薦人之一,關於人工智能的前景,馬斯克是一個悲觀主義者,這本書則給出了背後的系統原因。

如果機器智能有一天超越了人類智能,這對我們意味著什麼?人工智能將拯救人類還是毀滅人類?作為新秀哲學家、文藝復興式的博學家,波斯特洛姆系統性地分析了這個問題:從人類可能實現超級智能的各種路徑,到超級智能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以及我們應該採取的各種應對策略。

如今關於人工智能的書籍比比皆是,各種討論也不可勝數,似乎任何人只要頂著一顆大腦,就有資格用自己的智能對人工智能的各種話題品頭論足一番。但遺憾的是,很多論述都是用混淆不清的概念和模稜兩可的語言來進行廉價的科幻小說式的臆想。波斯特洛姆的天才在於他用清晰的邏輯,分門別類地枚舉了各種可能性,並結合了工程學、自然科學、醫學、社會科學、哲學等眾多領域的知識,逐一加以分析。讀《超級智能》這本書有點像讀代碼,各種論述的邏輯分支、流程結構條理分明、一目瞭然。

不過,波斯特洛姆得出的結論並不完全樂觀,人工智能很有可能是人類的最後一項發明,超級智能一旦實現,我們或許將不再是世界的主宰,而人類將面臨生存危機。如果是這樣,波斯特洛姆將會是超級智能崛起的"吹哨人",我們需要做的,便是把握有限的機會窗口,制定清晰的路線圖,重新掌握人類未來的命運。



我們該如何尋找生活的意義和目的?| 餘晨書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