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包办婚姻,为何胡适江冬秀白头偕老,鲁迅朱安“无性婚姻”?

引言

胡适和鲁迅都是大才子,才子本性浪漫,对爱情充满向往。

他们都是包办婚姻的反对者和先驱,进步青年,提倡自由恋爱,然而他们生在那个时代,身不由己,不得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了自己不爱的女人。

胡适娶了小脚太太江冬秀,鲁迅娶了三寸金莲朱安。

第一章 胡适江冬秀婚姻篇

01

“拎得清”的女人最好命

胡适13岁就被母亲订了亲,他本来不想娶江冬秀,一拖再拖,借着在国外留学的理由,拖到了27岁。

江冬秀望眼欲穿地等了胡适14年,期间江冬秀不顾家人反对和外界非议,早早搬入胡家照顾胡适老母亲。

其实在留学期间,胡适已经有了心上人韦思莲,他写信告诉母亲想退婚。

胡适母亲立刻修书一封,告诉儿子:你要敢退婚,老娘就死给你看。

胡适吓得只好和江冬秀成婚了,他那时一点都不喜欢江冬秀,尤其是她的一双小脚,便对她说,“你放足吧。”

江冬秀立马扯了裹脚布,干脆利落。

这令胡适不禁对老婆另眼相看,过去小脚可是女人的命啊。

江冬秀是一个“拎得清”的女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惧怕流言蜚语,不在意世俗目光。

对于爱情,她行动果敢,该舍弃的绝不迟疑,该争取的分毫不让。

同是包办婚姻,为何胡适江冬秀白头偕老,鲁迅朱安“无性婚姻”?

02

婚姻中 "刚柔并济“的江冬秀

婚后,胡适发现,江冬秀虽然没读过书,却识大体,为人豪爽,颇有女侠气概。

胡适好客,对待朋友“千金散尽还复来”,江冬秀比他还豪气,对胡适的朋友特别大方、仗义,让大家都很服这个嫂子。

江冬秀非常大度,从来不为了家事琐碎和老公吵架,把胡适照顾得妥妥贴贴。

她每个季节都会为胡适做衣服,还不忘在口袋里放上挖耳勺,把丈夫照顾得妥妥贴贴。妻子该有的温柔和关爱,她一点都不少。

两人的相处,虽然没有爱情基础,却也很和谐。

胡适到底还是犯了错,江冬秀为了他生了两个儿子,他却借着在杭州养病,出轨了曹诚英,他向江冬秀摊牌,提出离婚。

万万没想到,性子刚烈的江冬秀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拿把菜刀,当场撂下狠话:你要是敢离婚,我先杀了你儿子,再杀了你,然后自杀。

佣人赶忙上前抢走了菜刀,江冬秀又抓起一把剪子扔了过去,差点擦到胡适的脸。

胡适一届文弱书生,哪里见过这等场面,吓得脸色发白,立马偃旗息鼓。

江冬秀这种为了捍卫婚姻的“彪悍”气概,实在是让胡适不得不怂。

虽然是包办婚姻,但江冬秀从来不是任人摆布,惧怕丈夫、没有主心骨的女人。

在婚姻和家庭受到威胁的时候,她敢以命去搏、去抗争,这种“侠女”气概,也注定了胡适逃不出她的手掌心。

作为妻子,江冬秀更是优秀的,她懂得刚柔并济,抚慰夫心,双管齐下,把胡适收得服服帖帖。

同是包办婚姻,为何胡适江冬秀白头偕老,鲁迅朱安“无性婚姻”?

03

理解胡适的江冬秀

江冬秀和胡适之间最大的障碍,是精神方面的共鸣,江冬秀没有读过书,胡适却是满腹经纶的大才子。

对此,小脚太太江冬秀也在尽力弥补差距,她努力认字,学成后迷恋武侠小说,虽说不能出口成章,写信错字连篇,倒也和丈夫拉进了距离。

胡适每每看到认真读武侠小说的老婆,就觉得江冬秀很有趣。

江冬秀不仅性格有趣,还聪明,她有个爱好是打麻将,且牌技极好,经常赢钱作为家用。

江冬秀打牌赢来的钱,大大缓解了胡适的经济压力,胡适不仅不反对妻子打牌,还经常和她一起打牌,两人也算有了共同的爱好。

所谓志趣相投,琴瑟和鸣,江冬秀硬是培养出了和丈夫的默契。

在那个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年代,江冬秀每次搬家,都带着胡适的70箱书。

因为她知道,这些书对丈夫有多重要。

胡适提起这件往事,都热泪盈眶:”北平没有哪个先生还能保住书,这都是我太太的功劳。“

江冬秀虽是旧式小脚女人,却对丈夫的事业很理解,也很用心支持。

她哪怕豁出命去,也要拼命守住丈夫最珍爱的东西。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夫妻间最重要的,是理解。理解彼此,夫妻才能相互尊重、扶持、吸引和鼓励,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才能够婚姻和谐。

岁月沧桑,不知不觉,胡适已然爱上了江冬秀,这种爱不是年轻时荷尔蒙的冲动,而是日积月累、相濡以沫的恩情和亲情。

到老了,胡适竟成了一个“怕太太”典范。

他提出了现代男子应该遵从的“三从四德”:

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了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大文豪胡适,竟公然秀起了恩爱。

“两世先莹,于今始就。谁成其功,吾妇冬秀。”

这是胡适刻在祖坟上的爱情誓言,也是江冬秀用尽一生力气,为自己挣来的爱情。

同是包办婚姻,为何胡适江冬秀白头偕老,鲁迅朱安“无性婚姻”?

第二章 鲁迅朱安婚姻篇

01

一双小脚引发的悲剧

而鲁迅和朱安的婚姻,却是一场长达41年的悲剧,他们无性亦无爱,互相折磨着走过了大半生。

鲁迅同样是个孝子,遵从母亲的命令,娶了朱安。

而对朱安,鲁迅不是一开始就那样讨厌,定亲时他对朱安是充满希望的。

鲁迅曾对朱安也说过动情的情话:“你叫朱安,家有一女,即是安。”

鲁迅也曾对他们的婚姻充满美好的幻想,他去看过朱安,希望她读书、放足,但朱安都不肯,她脑海中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她以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更不肯放足。

成亲那天,朱安为了讨好丈夫,穿了一双大鞋,里面塞了棉花。

没想到,花轿落地时,鞋子掉落在地,真相毕露。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鲁迅对朱安心生厌恶,从娶她进门那天开始,就把她像一个礼物一样“束之高阁”。

鲁迅从来没碰过朱安,因为他最讨厌小脚,而即便如此,朱安依然不肯放足,更不要说读书认字。

顽固不化的朱安,又怎会获得思想先进的鲁迅的怜爱呢?

她从来就不理解丈夫,更不懂他,更不要说想办法打动老公,让丈夫爱上自己。

朱安从来不曾试着去探索、融入丈夫的内心世界,她把自己蜷缩在一个壳里,出不来,也不让鲁迅进去。

同是包办婚姻,为何胡适江冬秀白头偕老,鲁迅朱安“无性婚姻”?

鲁迅和朱安

02

朱安:鲁迅的遗物

朱安见了鲁迅,就像是老鼠见了猫儿一般,不敢抬眼看他,畏畏缩缩,脸上尽是愁苦。

这样无趣的女子,男人哪里会喜欢,鲁迅见了她就躲,他厌极了朱安,碰都不碰她一下,甚至不允许她进自己房间。

朱安只能把全部心思放到伺候婆婆身上,倒是也保全了自己名存实亡的婚姻。

鲁迅不是不会爱人,只是他实在没法和另一个世界的朱安相处,他爱上了许广平,并和她生下儿子周海婴。

朱安和鲁迅的婚姻彻底成了摆设,朱安再没有任何希望,也不做任何改变和努力。

她守在那个冰冷的家中,她不识字不读书,也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等着鲁迅和许广平挣钱寄回来,奉养婆婆成了她余生唯一的使命。

鲁迅曾经无奈地说:朱安不是我太太,她不过是母亲强行送予我的一件礼物。

鲁迅死后,生活艰难的朱安,也曾悲怆地发声:我也是鲁迅的遗物啊,你们也要好好保存我啊。

朱安从没怨恨过鲁迅,相反,她对丈夫生前对她的赡养充满感恩。鲁迅死后,朱安对许广平对她的照顾,感激涕零。

朱安其实是一个心地善良、大度、懂得感恩的女人,她从未有错,只是她从未走入过鲁迅的内心世界。

朱安曾幻想和鲁迅葬在一起,“灵柩回南,葬在大先生旁。”

但终究未能如愿。

她这一生,写尽了满纸辛酸,满腹委屈和荒唐,犹如一个不被喜欢的礼物,一生被丈夫束之高阁,一生与青灯为伴,与寂寞长眠。

其实,鲁迅没有错,朱安也无错,只是他们生在那个错的年代。

他们原本就是不合适对方的人,无法理解彼此的心意,无法融入对方的思想,也只能这样互相耽误着过一生。

朱安与鲁迅的婚姻,无性亦无爱,无怨也无恨,穿过漫长岁月。

同是包办婚姻,为何胡适江冬秀白头偕老,鲁迅朱安“无性婚姻”?

鲁迅和许广平

第三章 婚姻启示录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朱安把自己囚禁在婚姻的牢笼里,直到老死。

而江冬秀用智慧和胆识,把原本无爱的婚姻熬成了蜜糖。

只愿下一世,胡适还能找到他的爱妻江冬秀,而鲁迅再也不要和朱安相逢。

从江冬秀和朱安同样起点,截然不同的婚姻生活,我们可以看出,女人这一生,嫁给谁很重要,如何过好婚姻生活也很重要。

朱安若是能改变自我,积极上进,跟随鲁迅的步伐,她就能成为第二个江冬秀。

若是她真的无力改变自我,选择和鲁迅离婚,自力更生,找一个合适的她的男人,也一定会比这一生幸福。

不合适的两个人,千万不要彼此桎梏,相互折磨一辈子。

婚姻若非天堂,即是地狱。

如果爱,请深爱;如果不爱,请放手。


作者安心宁:持续小爆文作者,情感作家,爱情迷局解惑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