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從封建制邁向郡縣制,大分裂走向大一統,西漢王朝居功至偉

從封建制邁向郡縣制,從大分裂走向大一統,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大勢所趨。然而,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夏商周三代還需要利用封建制統治天下。這種情況直到秦朝統一天下後,才得以初步改變。但是雖然秦朝有首統天下之功,但是大一統觀念的真正形成,西漢王朝居功至偉。

01、秦以前的政治生態,以及秦朝的統一為何無法持久?

在傳說中的上古時代,部落是人類生存的基礎。眾多的部落分佈於四面八方,因其血緣關係的遠近,以及利害相關而結成部落聯盟。而部落聯盟的首領,多由原始民主制推選而出。

在歷史上有過,關於堯舜禹禪讓首領位置的美好傳說。由於歷史過於久遠而且相關史料的欠缺,因此,這種傳說的可信性未免令人質疑。不過儘管如此,傳說既然能夠流傳下來,說明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從原始社會解體,到奴隸社會甫成的遠古政治生態。

歷史:從封建制邁向郡縣制,大分裂走向大一統,西漢王朝居功至偉

(秦始皇嬴政)

直到夏朝時才出現了國家的雛形,並逐步走向完善。而商朝則更進一步地完善了奴隸主專政的國家制度。不過儘管如此,因為受制於傳統意識的影響,所以即便君主的權力很大,但卻依然還需與貴族共同治理國家。

國家或者說是王朝更為恰當,商朝的統治區域,以中原地區為核心,以黃河流域為依託。使其文明的影響力,呈同心圓狀一環又一環地向四周擴散。其統治重心為本族群聚集的核心區域,而對邊緣異族多以羈靡的形勢施加有限影響力。

這種情況,直到周朝才得以改變。因為商紂失政無道,而導致諸侯叛商歸周。周部落趁勢聯合諸侯討伐商紂。最終,在牧野之戰中擊潰商軍,紂王惶然失計,被迫登上鹿臺舉火自焚,商朝就此滅亡。於是,自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便成了周朝統治天下的時代。

然而,擺在周朝統治者面前的老問題卻依然存在。因為當時不僅地廣人稀,而且生產力更是極其低下。因此,剩餘產品也並不豐富。況且又因為交通不便,導致朝廷的政令無法順暢地傳達到王朝的每個角落。因此,儘管周朝在名義上統治著大約340萬平方千米的疆域,但是真正能夠掌控的土地並不多,對於邊遠地區的統治依然還是鞭長莫及。

所以,在這種形勢下,就必須採取特殊手段加以應對!因此,封建諸侯於四方,藉助諸侯的力量對整個王朝實行間接統治,便成了周天子的必然選擇!無論周天子是否心甘情願,也得接受因為周族人口稀少,但統治疆域卻已經膨脹到其力所不能及的客觀現實。

況且,周朝雖然取得了天下,但是卻尚不能高枕無憂。不僅商朝的殘存勢力依然很強大,失去了權力的商人更是心有不甘,就是那些原本依附於商朝的方國,也仍有復辟商朝之志。面對這種錯綜複雜的局面,周武王姬發在奪取天下後,便採取了通過大量分封宗族子弟和功臣,以及歷代君主後裔為諸侯的方法,加強周朝對遼闊疆域的掌控能力。

於是,便通過分封齊國加強了對東方的統治。通過分封燕國於東北方,加強對北狄的防禦。後又通過分封晉國於北方,以為中原之屏障。當時的南方尚未得到開發,因此屬於僻遠荒涼之地,便封楚國於此以鎮懾南方。這些諸侯國犬牙交錯,星羅棋佈在周朝的遼闊疆域上,成了周朝用以防範敵對勢力反抗,並藉以充實四方並鞏固統治秩序的有力工具。

然而凡事有利就有弊,有些當時看似很適用的政策,往往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發生變化,逐漸便由有利的一面轉向了不利的另一面。因此,當西周政權在犬戎的衝擊下垮臺,周平王因鎬京殘破而不得不東遷洛陽之後,周朝中央失去了對全國的掌控能力。昔日那種,周天子既可以利用禮法約束,迫使諸侯臣服中央。又可以利用成周八師、西六師,對有離心傾向的諸侯國加以震懾的局面,便一去而不復返了。

於是,一些已經做大做強的諸侯國,自東周時代伊始便開始了彼此之間的攻伐劫掠。鄭國箭射周桓王的舉動,更令周天子那僅存的尊嚴掃地殆盡。不過在春秋時代,受制於當時的形勢限制,強國更熱衷於通過爭奪霸權,實現擴張影響力,而不是輕易地兼併別國。但是到了戰國時代形勢便陡然一變,戰國後期的七大強國彼此互相魚肉,演出了一幕贏者通吃的歷史話劇。

最後,經過了歷史的淘汰與選擇,秦國成了勝利者。秦王嬴政在秦國曆代先王打下的基礎上,奮六世之餘烈,展大秦之雄風,從公元前230起到公元前221年,陸續消滅了六國的反抗勢力,首次將整個天下歸之於一統。秦朝建立之後,秦王嬴政進位為始皇帝。成為中國歷史上,自開天闢地以來的第一位“皇帝”。而秦國之所以能夠統一天下,不僅是因為其實力強勁,同時也是因為幾百年的戰爭與動盪,使百姓渴望天下太平的結果。

歷史:從封建制邁向郡縣制,大分裂走向大一統,西漢王朝居功至偉

(秦二世胡亥)

然而,秦朝的表現令人們失望了!也許正是因為秦朝是中國歷史上首個實現了統一天下的王朝,因此便無可避免地成為檢驗統一效果的實驗品。不過事實證明,儘管秦朝的統一併不成功,但卻絕非徒勞無益。在秦朝短暫的十餘年統治中,也曾跌跌撞撞的進行過許多大膽的探索和嘗試。

這其中就包括秦始皇統一了全國的文字、幣制和計量單位,用秦國的貨幣取代六國的貨幣,為將整個天下的經濟納入統一軌道奠定了基礎。同時,秦朝也很強調法治。雖然秦法以嚴苛而聞名,但卻首次將整個天下的法律統一起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出於使天下長治久安之目的,秦始皇沒有為一己之私,便重拾封建制的唾餘。為了徹底消滅引起分裂的禍源,秦始皇一心推行郡縣制,致力於加強中央集權專制統治。

既然是試驗就總會有失敗的可能。秦朝為鞏固統一而做的嘗試,便因其推行的某些政策過於激進,以至不符實際而失敗。秦朝敗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卻可以歸納為兩個彼此糾纏的基本原因。其一是:遠人未附。彼時分裂性質的封建制仍有較強影響力,這也是因千百年來形成的封建積習,導致的慣性思維所致。其二是:天下飽受戰亂之苦,如今秦朝既已統一天下,就應該及時予民休養生息,藉以紓解民力並恢復國力。遠人未附就仍是禍亂之源,而百姓承受高壓之苦,則又可能成為導致天下再度大亂的誘因。

過度役使民力,致使百姓無力承擔壓榨的後果極其嚴重。而秦始皇卻急於建立功邁三皇,德超五帝的豐功偉績。因此不僅沒有正視民眾的苦難,反而為了實現他的夢想藍圖,而不惜透支國力——修長城建直道,營驪陵建宮室,北擊匈奴南討百越……這些事情該不該做呢?當然該做!可是卻不應為此而急功近利。為了追求畢其功於一役,竟然不顧發生民怨沸騰動搖國本的危險後果。

事實證明,無論專制王朝制定出怎樣的嚴刑峻法,也無法嚇倒因走投無路而被迫鋌而走險的民眾。於是,曾經傲視天下的大秦王朝,曾經固執地相信依靠嚴刑峻法,就能保住大秦王朝江山永固的秦朝,曾經夢想傳之二世、三世以至千萬世的大秦王朝,便被人民起義的狂濤埋葬了!它的統治僅僅維持了十幾年便土崩瓦解了,秦朝鞏固大一統的實驗失敗了。

02、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劉邦為促進統一做出的貢獻及其失策

公元前202年劉邦擊敗項羽奪取天下後,建立西漢王朝。在西漢開國之初,侑於形勢所迫不得不分封異姓功臣為王。於是,韓信受封為楚王,英布受封為淮南王,彭越受封為梁王。這三個異姓王功勞最大,因此在眾多異姓王中,爵位最高權力最重。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受制當時的特殊形勢,並非劉邦不知重拾封建制唾餘,分封異姓諸侯王之害。

因此,在漢朝政權初步鞏固以後,劉邦便採取了一系列手段,設法將韓信、彭越以及英布等,因兵權在手而位尊爵顯的異姓王逐一剪除。然而,儘管剪除了異姓王,但是原來的六國故地卻仍然不免有離心傾向。長達千百年的封建制慣性,並不會隨著韓信等人被誅殺而消失。

歷史:從封建制邁向郡縣制,大分裂走向大一統,西漢王朝居功至偉

(漢高祖劉邦)

所以,劉邦在朝廷的權威,尚無法徹底覆蓋全國之時,還是隻能採取通過分封劉氏子弟做諸侯王,用同姓王取代異姓王的辦法。為朝廷爭取穩定統治秩序,以及夯實統治基礎的空間與時間。於是,劉邦便分封自己的兒子們為王。先後分封劉肥為齊王,劉長為淮南王,劉建為燕王,劉如意為趙王,劉恢為梁王,劉恆為代王,劉友為淮陽王。同時又封弟弟劉交為楚王,侄兒劉濞為吳王。

從劉邦的分封形勢上看,基本上已經把原六國統治區域完全覆蓋了。如此一來,西漢朝廷便可穩據秦國故地,挾朝廷之威兼具居高臨下之勢,坐鎮關中攻守自如地號令天下了!而且此時的劉氏諸王尚少,因其羽翼未豐勢力未成,故尚不具備做大做強挑戰中央的實力。而中央反可藉助諸侯的力量,加強對邊緣地區的控制能力。因此,雖然劉邦的分封制有重蹈周朝時天下大亂的隱患,但在西漢開國之初還是利大於弊的。

但是,可獲一時之利卻不能代表可獲一世之利,更無法使西漢王朝獲得永遠的利益。因此,當劉氏諸王的勢力壯大之時,也就到了劉邦埋下的隱患發作之日!此時的劉氏諸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完全可以和朝廷相對抗。諸侯王們既享有封國內的財富,而又擁有一定的兵權。而且這時,齊國已經擁有70餘座城池,吳國擁有50餘座城池,楚國也擁有了40餘座城池。諸侯王們有兵、有錢、有地盤,甚至可能還有野心,而且早就養成了驕矜跋扈的心態。倘若此時朝廷刺激了他們,肯定會激起諸侯王的叛逆之心。

公元前154年的“七國之亂”,是吳王劉濞挑動的。吳國境內有銅礦,吳王可以藉此自行鑄造銅錢。吳國還臨近海邊,因此又有漁鹽之利。而在當時鹽是硬通貨,內陸地區大多依賴海鹽度日。吳國通過自造銅錢,使得吳錢遍佈天下。吳王劉濞憑藉山海之利兵精糧足財厚,完全具備了造反的能力與實力。況且吳王還和當朝皇帝漢景帝有殺子之仇,早就因對朝廷不滿而起造反之心。只不過是因為時機尚不成熟,而且一時又沒有合適的理由暫緩叛亂而已。

而當吳王劉濞得知漢景帝欲借晁錯之手削弱藩王勢力時,立刻被誘起了謀反的念頭。於是,便勾結了楚王、膠西王、膠東王、趙王、淄川王、濟南王,與吳王一起聯袂造反!一時間叛軍的聲勢浩大無比,朝廷幾有崩陷之憂。儘管朝廷以誅殺晁錯塞七國之口,但卻依然無濟於事。因此,朝廷不得不放棄幻想與叛軍決一死戰。最終,在周亞夫的正確指揮下,肆虐了三個多月的七國叛亂被朝廷平定了!

歷史:從封建制邁向郡縣制,大分裂走向大一統,西漢王朝居功至偉

(漢文帝)

如果從事物發展的規律上看,七國之亂是根本無法避免的。因為當諸侯王的勢力壯大以後,必定會倚尊恃強而驕恣意妄為。他們的野心會像毒草一樣向四下蔓延,直到吞噬掉他們想吞噬的一切。而親手栽下這些毒草的,就是那位漢太祖高皇帝劉邦!不過還是那句話,凡事都有兩面性!正如晁錯所言:諸侯既已做大,削弱他固然可能會刺激其造反,但是放任自流也未必可保其不反。兩害相權取其輕,如果諸侯王一定要反,還是早反禍小遲反禍大!發生了“七國之亂”當然不是好事,但卻也收到重重打擊了諸侯勢力的效果,並使其他諸侯王也因此而失去對抗朝廷的信心,從而不敢再輕易挑戰朝廷的權威!

其實吳王劉濞之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在錯誤的時間,選擇了錯誤的戰略,挑起了錯誤的戰爭!為什麼呢?因為此時的西漢朝廷也正值兵強馬壯之際,吳王劉濞選擇此時造反絕討不到什麼便宜。拜“文景之治”所賜,此時的漢朝儘管田賦只有三十稅一,但卻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對於像西漢這樣的以農耕經濟立國的王朝來說,只要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自然會獲得豐富的回報。據有關史料記載:在漢景帝統治後期,地方官府的糧倉堆滿了糧食,庫房裡儲滿了銅錢。朝廷更是如此,國庫藏錢積累至幾百萬萬。而且因為多年不曾動用,穿錢的繩子都爛了,掉在地上的散錢多得無可盡數。糧食更是新舊相積,糧倉也無法全部儲存,以至於有露天堆積者,導致出現因腐爛而不可食的情況。

因而儘管七國諸侯實力不俗,但是朝廷的力量卻也並非虛弱。因此就沒有出現枝強幹弱的局面,朝廷與七國叛軍是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進行硬硑硬的對抗的!更兼吳王不聽部將的正確建議,沒有破釜沉舟一鼓作氣直搗長安,反而要進行攻城奪地的攻堅戰,從而白白浪費了難得的大好機會!倘若劉濞捨去不必要的顧慮,趁朝廷尚未穩住陣腳之時,選擇直取洛陽和長安,恐將未知鹿死誰手?所以吳王劉濞完全是在錯誤的時間,選擇錯誤的戰略,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03、漢武帝時代的獨尊儒術,為天下一統奠定了思想基礎

平定七國之亂狠狠地打擊了諸侯的囂張氣焰,為朝廷日後徐徐削弱藩王勢力,爭取到了有利態勢。不過,儘管漢朝因為藩王勢力尾大不掉而動亂頻生。然而,在不知不覺中,“大一統”的思想觀念已經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這個時期既沒有了原六國勢力的生存空間,也沒有再給其他勢力留下趁機而起的機會。又因為有力量搗亂的都是劉氏諸王,所以可以將其視為劉氏宗親的內部利益爭奪。

如果可以這樣認為,那麼可說大一統的基礎已經具備了。而且在中央比較強勢的情況下,天下歸向於朝廷的中央集權專制統治,也已經是事之必然。但是,要做到把大一統的觀念深入人心,僅有物質基礎以及強勢的中央政府還遠遠不夠。只有讓人們在思想上接受了大一統觀念,才能真正形成牢不可破的大一統局面!

歷史:從封建制邁向郡縣制,大分裂走向大一統,西漢王朝居功至偉

(漢武帝)

因此,在漢武帝劉徹執政之後,便放棄了自漢初以來一直堅持的道家思想,變清靜無為不擾民少生事為有所作為。恰在此時,西漢哲學家董仲舒,向漢武帝進獻了《天人三策》。董仲舒極力鼓吹儒家學說,建議皇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漢武帝也想利用儒家學說,統一天下人的思想,從而加強西漢政權的穩定性,並藉此凝聚人心!

於是,漢武帝便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放棄了曾經促成“文景之治”豐富成果的黃老學說。轉而大力倡導儒家學說,通過大量提撥儒家子弟做官的方法,將天下讀書人的思想與精力引導到儒家學說上來。而在封建社會盛行精英教育的整體環境下,做為社會精英的讀書人,一旦捨棄了百家學說,投入到鑽研儒術上來,就不難帶動整個社會的思想氛圍向“獨尊儒術”方面轉變。

既然有了大一統的物質基礎,又有了促進大一統的有利態勢,如果再加上有了大一統的思想基礎,那麼整個天下自然不難被整合到一起。由此開始,以天下歸一為核心的,以儒家思想為載體的大一統觀念,便成了中華歷史長河中的文化主軸!從此之後,大一統與大融合便成了不可逆轉的趨勢。搞分裂不僅不得人心,而且會撞得頭破血流的教訓,已經被歷史多次驗證!

04、推恩令的實施,對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以及其對促進天下歸於一統的歷史貢獻

漢武帝在實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之後,與此同時進行的還有為削弱藩王勢力,而量身定製的“推恩令”策略。推恩令是在主父偃的建議下,被漢武帝採納並推行的。其實,早在漢文帝當政時期,青年才俊賈誼就曾經給皇帝上書,建議皇帝削弱藩王過度膨脹的實力,以免釀成宗族內鬥的悲劇。

歷史:從封建制邁向郡縣制,大分裂走向大一統,西漢王朝居功至偉

(漢景帝)

七國之亂的事實證明,賈誼的判斷是正確的。如果朝廷能在漢文帝執政時,在藩王勢力將強末強之際就著手削弱其實力,或許有極大機率,避免發生七國叛亂之禍。可惜侑於當時局勢,賈誼的建議末能引起朝廷足夠重視。以至於藩王的勢力猶如脫韁野馬一樣難以遏制,終於還是釀成了宗室操戈的悲劇。

主父偃獻上的推恩令,其實質也是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思想。推恩令利用只有諸侯王長子可承襲爵位,而其餘庶子沒有權位的弱點,推行賦予諸侯王庶子繼承權的策略,藉助這種方法拆分強勢的諸侯國。當相對強大的諸侯王國,被拆分為若干個較小的侯國時,自然會喪失對抗朝廷的實力。如此一來,朝廷則可不用削藩之名,就能獲得削藩之利。

獨尊儒術與推恩令,是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專制統治,採取的軟硬兩種殊途同歸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為了鞏固統治秩序,夯實統治基礎,更是為了促進天下形成牢不可破的大一統思想觀念。至此,在吸收了秦朝統一天下歸於失敗的教訓,以及漢景帝時七國之亂的教訓之後,到了漢武帝時代終於大大消弱了封建制唾餘的消極影響,使天下歸於一統的概念越發深入人心。

此外在漢武帝執政時期,為了確保中央集權專制統治秩序的不動搖,還強化了監察制度。漢朝在中央設有司隸校尉,又在各地派駐了刺史。將西漢王朝十三州,都被納入到了中央的監察體系之下。這種方法大大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度,有利於防止因地方勢力做大,對朝廷產生離心傾向而破壞統治秩序。這樣做有沒有效果呢?應該說既有也沒有!

說有,是因為在朝廷的統治井然有序時,沒有任何地方勢力,足以顛覆朝廷的統治秩序!說沒有,是因為當朝廷發生內亂之後,地方勢力的離心力也會隨之而起。比如王莽篡漢時,當新莽王朝的力量足以維護舊有統治秩序時,各地依然井然有序,並沒有因為改朝換代而發生動盪。但是,當新朝無力再維護舊有統治秩序時,便出現了各地紛紛割據自立,彼此混戰不休的局面。不過儘管如此,因大一統觀念己然深入人心,所以在經過戰亂的浩劫之後,天下依然還是要重歸統一。結果,光武帝劉秀建立的東漢王朝,果然再度統一了整個天下。

類似的例子還有東漢王朝,東漢王朝因董卓亂政而動盪不安,以後更是分裂為魏國、蜀漢和吳國。然而儘管三國彼此混亂不休,但卻都把統一天下,視為自己的最終政治目標。因此,無論是曹魏集團的南佂也好,還是蜀漢集團的北伐也罷,都是為了消除分裂與動盪,將整個天下重新歸於一統努力。而統治者也無不把能夠統一天下,視為畢生的最高政治追求!七雄爭霸秦得勝,三家歸晉慶太平。可想而知,假如沒有大一統的思想觀念,也沒有大一統的文化氛圍,天下又豈會在分裂動盪之後重歸一統?

歷史:從封建制邁向郡縣制,大分裂走向大一統,西漢王朝居功至偉

(漢獻帝)

結束語:在從分裂性質的“封建制”走向大一統的歷程中,第一個統一天下的秦朝成了失敗的實驗品。漢朝則在吸收了秦朝導致失敗的教訓後,又通過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鞏固統治秩序,並夯實了統治基礎。最後,終於形成牢不可破的大一統局面!這說明歷史的演進過程,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猶如一個燥動於母腹之中的胎兒,必須歷經痛苦的洗禮方能應運而生!

資料參考文獻:《資治通鑑》、《中國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