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古代疆域格局的四大因素:不只是“大一統”與多元互補經濟

中國疆域的傳承與發展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演進中,既有分裂也有統一,最終形成了穩定的格局。宏觀的來看,

古代中國疆域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發展環境和條件

一、半開放的地理環境

從地理位置上看,中國位於北半球、亞洲大陸的東南部,這個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意義:東部及東南部面臨深不可測的大海汪洋,古人不能大規模的發展對外交流(遠洋航海在宋明時期比較成熟,但對疆域形成影響不大);北部大部分時間籠罩在嚴寒中,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古代的社會生產力不能夠保障人們長期穩定的生活;西北是戈壁,再往西則有天山山脈、崑崙山脈、帕米爾高原,西南有橫斷山脈、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等,令人絕望的大山,催生了無數的神話傳說,卻阻攔了當時的人們向西發展的道路。

影響古代疆域格局的四大因素:不只是“大一統”與多元互補經濟


費孝通先生曾說:“這片大陸四周有自然屏障,內部有結構完整的體系,形成了一個地理單元。”從此可以看出,古代中國疆域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封閉性。

二、政治驅動具有內在性

從大的歷史環境上看,在17世紀以前,古代中國周邊缺乏能與之抗衡的政治力量。這樣的狀態直到16世紀末,俄國從烏拉爾山脈進入亞洲,並與中國直接觸碰才開始改變,熟悉歷史的朋友應當瞭解,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拋開這一段來講,從先秦到16世紀末,古代中國周邊缺乏能夠與之抗衡的“敵對勢力”,此外,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國政治領域成為主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外擴張思想的形成,在對外關係上,古代歷代政府都以藩國朝貢取代直接佔領統治的形式,並熱衷於國內的政治鬥爭,因此長期處於一個相對安穩的外部政治環境中。歷史上的改朝換代、分裂割據等都只是中國疆域發展融合的形式,本質上沒有跳出中華民族這個政治單元。

影響古代疆域格局的四大因素:不只是“大一統”與多元互補經濟

1863年的清朝版圖


元朝時期曾大規模的對外擴張,但元朝覆滅後這種對外擴張的趨勢日漸消弭,且元朝存世較短,沒有在血脈上為中華民族注入擴張的血液,此後的明清兩朝政治人物又回到了著重發展對內治理上這條軌道上來。從這一點看,古代中國疆域的形成與發展是先民們內部政治需求的產物

三、大一統的治國理念

夏商既沒,周行分封,及至春戰,百家爭鳴,“大一統”的理念應運而生。《詩經·小雅·北山》中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又有《詩經·邙風·日月》中說“日居月諸,照臨下土”,《公羊傳》中也有“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的說法。

到秦始皇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時,這種理念得到了實踐。及至漢朝,“大一統”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無論平民百姓還是帝王將相,都以國家統一為榮,從此之後,“統一”便上升為歷代王朝傳承的權威性治國理念,這對維繫一個國家與民族的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

影響古代疆域格局的四大因素:不只是“大一統”與多元互補經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


一篇名為《“大一統”天下觀對中國邊疆治理的影響》的文章曾指出:“大一統”天下觀仍然是我們邊疆治理的指導思想。“大一統”天下觀是中國人自古至今在統一和戰亂的實踐中不斷摸索中的真理。對中國來說,“大一統”天下觀是國家觀

。由此可以看出,“大一統”的治國理念對中國疆域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四、多元互補的經濟形態

在古代中國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與幅員遼闊的疆域裡,催生了多元的經濟形態,這些經濟形態的交流,為中國古代大一統與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化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簡要概括來講,其具體表現為:以中原農耕經濟、草原遊牧經濟為主,與東北漁獵經濟、東南近海經濟(捕魚、近海運輸等)、西南山地經濟、青藏高原的高原農牧經濟、西域綠洲經濟等相輔相成。史書上記載的不同時期官方組織的農產品、手工業產品與畜牧產品的交換,鐵器的廣泛流通,大宗布匹和馬匹的互換、茶馬貿易等官方交易,與許多未載入史冊的民間交流一道,使得各經濟形態間得以互利互補。

影響古代疆域格局的四大因素:不只是“大一統”與多元互補經濟


在這種多元互補的經濟形態下,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及勞動人民的物質需求基本都能得到滿足,因此對於發動對外戰爭來獲取利益都不太熱衷,這也是中國疆域保持穩定性發展的原因之一

本文從地理環境、政治需求、經濟狀態和“大一統”理念這四個方面簡要分析了影響古代中國疆域發展的一些條件和因素,毫不誇張的講,這些因素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不斷融合發展並大步向前的重要動力。


希望各位讀者可以踴躍補充自己的見解與觀點!


1、厲聲等《中國曆代邊事邊政通論》;

2、徐黎麗,李姝睿.“大一統”天下觀對中國邊疆治理的影響;

3、費孝通等《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