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為什麼“大一統”成了中國人的信仰?除了文化,還有這些客觀限制

對比歐洲的歷史可以發現,中國歷史有一個特點:古代各王朝都執著地追求大一統。秦始皇自不必說,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中華文明圈內無論是中原王朝,還是草原王朝,其最高夢想都是實現中國大一統。

秦之後是兩漢,東漢之後魏蜀吳相爭,三國都想統一天下,但最後歸於西晉。東晉衣冠南渡之後並不是安於現狀,而是多次北伐,力圖恢復中原。就連北方的草原英雄也以統一中國為己任。前秦的苻堅大帝,在統一北方之後就籌劃要消滅東晉,一統華夏,但苻堅失敗了。後來的草原政權遼、金都在努力。直到元和清,草原力量統一華夏的夢想才實現了兩次。

為什麼各個王朝都追求實現大一統呢?

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一、先秦時期的客觀現實,以及秦始皇的努力,奠定了大一統的傳統

前651年,齊桓公召集各國國君以及周王的代表在葵丘搞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會盟。這次會盟,齊桓公除了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併”的口號之外,還強調了另外兩件事。齊桓公要求各國在水利設施建設方面,不得只管自己而妨害他國;還要求在發生天災時各國不得阻礙糧食的跨國流通。

為什麼“大一統”成了中國人的信仰?除了文化,還有這些客觀限制

齊桓公會盟諸侯

而在戰爭史上,用水去淹沒敵國城市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最著名的是智伯脅迫韓魏水淹趙家的事情。後來秦國滅魏國的戰爭中,秦將王賁也引水淹沒大梁城。

除此之外,在邊境與蠻夷的戰爭也在各國之間展開。燕國對抗東胡,趙國和秦國在北方對抗匈奴,秦國還獨自在西方對抗義渠。北方各國陸續在本國邊境修築了長城,以阻擋遊牧力量對中原的騷擾。

因此,春秋戰國時期,在各國之間協調水利設施建設工程、促進糧食流通、對抗外患等重大事項,要求中原必須有一個超越各諸侯國的力量來進行統籌。這是最早促成大一統的力量。

其次,各諸侯國之間對土地和人口的爭奪,也呼喚形成一個大一統的政權,以消除這些紛爭。最終,秦國奮發圖強,以消弭戰爭為目的,終於在秦始皇任上統一了天下。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做的重要工作,進一步加強了大一統在世人心目中的分量和意義。

秦始皇採用了郡縣制,廢除了分封制;統一了文字,統一了貨幣,統一了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這樣,全國逐漸有了文化認同,經濟領域也暢通了,全國各地的文化與經濟交流日漸加強。中國,也從此成了一個真正的有機整體。

為什麼“大一統”成了中國人的信仰?除了文化,還有這些客觀限制

秦始皇樹立了大一統的傳統

小結一下,從春秋戰國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大一統王朝的意義在於:消除戰爭、共同協調水利建設工程、共同對抗地區性糧食短缺、共同對抗外敵、秦始皇開創了大一統的政治文化傳統

秦始皇開了這個頭,後世英雄也不甘落後。

二、秦之後還有其他多種因素,促進了大一統觀念進一步深入人心

1、治理黃河水患,也超越了單個地方政權的能力,需要一個大一統政權居中協調。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時,疏鬆的黃土大量被地表水帶入河流,這導致黃河中下游泥沙含量非常大。《漢書·溝洫志》記載: 大司馬史長安張戎言 : “水性就下,行疾則自刮除成空而稍 深。河水重濁,號為一石水而六鬥泥。……” 相當於泥沙含量60%!非常驚人了。亞馬遜河夏季中最高泥沙含量不過12%。過了急流段,河水中大量泥沙沉積,下游河道連年抬高,最終使河道高出地面成為懸河,威脅下游人民安全。

為什麼“大一統”成了中國人的信仰?除了文化,還有這些客觀限制

黃河下游的懸河現象

根據《史記·河渠書》和《漢書·溝洫志》的記載統計,西漢時黃河在下游兗州段共決口8次。 決口的原因,除了氣候因素以外,主要是黃河中游植被的破壞。

王朝穩定下來之後,生產發展,人口滋生,人們陸續開墾草地林地以擴大耕地。這加大了泥沙進入黃河的量。另外,黃河枯水季河床露出,有人在河床築房居住。導致忽然來大水時,河堤經受猛烈衝擊,從而容易導致決口。

西漢對黃河水患的治理,在臨時安排治水官員(那時未設專職)後,會根據需要從國家財政中撥款執行。《漢書·溝洫志》記載: “今瀕河十郡治堤歲費且萬萬,及其大決,所殘無數。” 還有 : “今瀕河堤吏卒郡數千人,伐買薪石之費歲數千萬。”又《後漢書·王景傳》載 : “夏,遂發卒數十萬,遣景與王吳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 裡。……景雖簡省役費,然猶以百億計。”

以上是以西漢時期黃河在兗州段決口數據做的統計。實際上,黃河越往後,其氾濫越頻繁。

據統計,在唐朝289年裡,發生水患的年份 (次數)為 51年,大約就是5年一遇。隨後的五代和北宋期間,公元924年~1120的197年間,黃河水患非常嚴重和相對嚴重的有154年,佔總年數的近8成,其中非常嚴重的有80年,幾乎是兩年一遇。1011年黃河在棣州 ( 今山東濱州惠民縣)聶家口決口了,次年又決於棣州李民灣決口。

這麼頻繁和大規模的水患,導致黃河治理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不是單獨某個州郡所能完成的,必須集全國之力,有強有力的財政支持作保證,才能付諸實施,見到成效。

假如中國境內像歐洲那樣多個小國並立,那麼以黃河的脾氣,位居黃河下游的國家,不用別國來打,自己就將被黃河折磨死了。

2、對抗局地大範圍的旱災,也必須依靠災區之外的力量才能解決。

中國華北和西北地區降雨集中在夏季,而且地區分佈也極不均勻。如果一個以上州郡範圍的地區遭遇了旱災,那麼以其本地的積蓄力量是無法度過這種災難的。有一個統計數據,史書有記載的水旱災害,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11年,一共發生了1621次水災和1392次旱災。

公元前320年,魏國發生了較大規模的旱災,國君就讓他的百姓渡過黃河遷地就食物。這時就能看出國家疆域廣大的好處了。

為什麼“大一統”成了中國人的信仰?除了文化,還有這些客觀限制

旱災

再以唐朝為例,據統計唐代共發生旱災210次,平均約1.38年就發生1次,足見唐代旱災發生之頻繁。這時,朝廷的統一調度救災就非常重要。唐廷會提供實物救助、種子和生產工具賑貸、蠲免賦稅和徭役、調粟賑民等救濟幫助措施,幫助災民度過難關。

3、儒家士人的推波助瀾

自從董仲舒把法家陰陽家的觀念雜糅進儒家思想,使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儒家士人一躍而成為國家的主要官僚集團成員。儒家階層的利益從此與帝王直接連在一起。

而且,儒家有一個特點,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飯桶”,一旦遇到多個政權並立爭雄的時候,政治上就沒有儒傢什麼事了。因此,儒家積極鼓吹大一統的觀念。只有大一統了,統治階級才會重視儒家,才會興起文化事業等,儒家才能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

為什麼“大一統”成了中國人的信仰?除了文化,還有這些客觀限制

董仲舒與漢武帝

4、地理環境特點,中國是群山和大海環抱的一個整體,必須大一統才能獲得安定

其實,中國就是被高山和大海環抱的一片樂土。

中國的東面和南面是大海,這在古代是天然屏障。中國的西南是橫斷山脈、青藏高原,這也是天然屏障。中國的西面是帕米爾高原,北面是蒙古高原和外興安嶺,在古代這些都是天然屏障。一片天然屏障圍繞的土地,就是中華大一統政治的舞臺。

為什麼“大一統”成了中國人的信仰?除了文化,還有這些客觀限制

中國的地形,天然環抱為一整體

如圖中①部分(長城以南、青藏高原以東),這片區域在政治疆域上的割裂一般是南北居多,隨著時間推移統一是必然。實現①部分的統一,我們可以稱之為“基礎大一統”。在此基礎上,王朝進一步會對草原、西域和高原充滿想象。如果能進一步有為的話,就會實現①+②的“終極大一統”。最終只有元和清這樣的草原政權才實行了這一目標。

結語:古代王朝執著於大一統,不僅是文化的影響,還受很多客觀條件制約

春秋戰國時期政治割裂帶來的問題,最終秦實現大一統後予以解決。秦朝採取的一系列文化、經濟、政治和軍事措施,進一步樹立並鞏固了大一統觀念。漢朝儒家地位獨尊,對大一統觀念推波助瀾,從此中國人對大一統形成了精神依賴。

大一統讓中國在政治上整齊劃一,經濟制度和思想文化上高度統一,也讓中國在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起到地緣互補的巨大優勢效應。

陸游至死還惦記著國家的大一統,“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追求大一統,終於成了中國人的一種信仰。

(完)

以上是凌煙閣論史今天的原創文章,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交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