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一統”到“守內虛外”,宋太宗將宋太祖的遺業徹底放棄了

“大一統”向來是衡量我國中央政權的一項至高標準。毫無疑問,北宋不是大一統王朝,非大一統成為北宋一個巨大的政治缺憾。

然而北宋立國之初,也是有“大一統”志向和構想,但是後來變成“守內虛外”的苟安國策。這期間的演變,便是宋太祖和宋太宗兩位皇帝時期。

從“大一統”到“守內虛外”,宋太宗將宋太祖的遺業徹底放棄了


一、宋太祖的國家“ 大一統”志向和構想

通過陳橋兵變,趙匡胤成功上位,他在基本和平地繼承了後周世宗皇位的同時,也繼承了後周世宗的的政治遺志,致力於謀求國家的統一大業。

“中國自周世宗時,已有混一天下之志。聖宋受命,凡所措置,規模益宏遠。”

宋太祖是有延續中國人最看重的“大一統”治國宏圖的。

北宋建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就曾問詢統一策略。毫無疑問,南方諸國弱小,唯有北方契丹支持的北漢是心腹大患,所以他有北伐的念頭。

宋太祖先向張永德問計,張永德認為:“太原兵少而悍,加以契丹為援,未可倉卒取也。臣愚以為每歲多設遊兵,擾其田事,仍髮間使諜契丹,先絕其援,然後可圖。”

從“大一統”到“守內虛外”,宋太宗將宋太祖的遺業徹底放棄了

趙普

後來宋太祖又雪夜造訪心腹之臣趙普問計,史書上留下了他們的對話:

上曰:“吾欲收太原。”普嘿然良久曰:“非臣所知也。”上問其故,普曰:“ 太原當西北二邊,使一舉而下,則邊患我獨當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諸國,彼彈丸黑子之地,將何所逃。”上笑曰:“吾意正爾,姑試卿耳。” 於是用兵荊湖,繼取西川。

這便是北宋廣為人知的“先南後北”統一方略。

宋太祖自己在分析當時的形勢也說:“中國自五代已來,兵連禍結,帑藏空虛,必先取巴蜀,次及廣南、江南,即國用富饒矣。河東與契丹接境若取之,則契丹之患我當之也,姑存之以為我屏翰,俟我富實則取之。”

雖然提到了契丹,但宋太祖這套“先南後北”的統一方針並未提到收復幽雲十六州的計劃,但這並不意味著宋太祖忘記了幽雲十六州。

ꎬ從後晉石敬瑭割讓開始,幽雲十六州落於契丹人之手已達二十餘年,此時幽雲之地對於中原王朝而言已屬於歷史遺留問題。宋代周而立,北宋君臣也將其作為歷史遺留問題留作做最後處理。而且在後周世宗時,幽雲已經列入國家統一方針之內,只不過是“吳、蜀平,幽可望風而至”,將幽雲十六州留作最後解決。

所以宋太祖“先南後北”統一方針雖不包括幽雲十六州,但可以想見的是,他在完成“先南後北”統一方針後,必將實施收復幽雲十六州的計劃,以完成其“ 大一統”之路。

從“大一統”到“守內虛外”,宋太宗將宋太祖的遺業徹底放棄了

北宋開國時形勢圖

雖然“先南後北”方針沒有明確提到幽雲十六州,但是很多史料可以佐證宋太祖並沒有忘記幽雲十六州,他統一計劃是真正的“大一統”計劃。

北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記載道:

太祖討平諸國,收其府藏貯之別府,曰封樁庫,每歲國用之餘,皆入焉。嘗語近臣曰:“石晉割幽燕諸郡以歸契丹,朕憫八州之民久陷夷虜,俟所蓄滿五百萬緡,遣使贈北虜以贖山後諸郡。如不我從,即散府財募戰士以攻取。”會上晏駕乃寑。

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也印證了這樣的說法:

初,太祖別置封椿庫,嘗密謂近臣曰:“石晉苟利於己,割幽薊以賂契丹,使一方之人獨限外境,朕甚憫之。欲俟斯庫所蓄滿三五十萬,即遣使與契丹約,苟能歸我土地民庶,則 當盡此金帛,充其贖直。如曰不可,朕將散滯財,募勇士,俾圖攻取耳。”會晏駕,不果。ꎮ

可見宋太祖是沒有忘記幽雲十六州的,而且他還提出瞭解決幽雲十六州問題的兩種手段:和平贖買與武力收復,而且在戰略傾向上以外交途徑優先,先嚐試贖買,不得已時使用武力攻取。

也就是宋太祖是有收復幽雲之地計劃的,他的統一方略是“大一統” 的的統一方略。

從“大一統”到“守內虛外”,宋太宗將宋太祖的遺業徹底放棄了

幽雲十六州

我們還可以從另一則史料中印證他這一計劃。

開寶九年(976年)二月,“群臣再奉表,請加尊號曰一統太平”, 大臣們要給他加上“一統太平”的尊號,宋太祖明確回覆“不許”,理由是“燕、晉未復,遽可謂一統太平乎?”

北漢沒有平定,燕京沒有光復,怎麼能說是一統太平呢?

宋太宗如此回絕群臣加尊號的請求,可見他將北漢與幽雲十六州是作為“一統太平”的最終目標的。

立國之初,宋太祖便有大一統的志向和構想,只是因為他突然駕崩才不了了之。

從“大一統”到“守內虛外”,宋太宗將宋太祖的遺業徹底放棄了

宋太祖趙匡胤

從宋太祖死後,北宋帝王的舉動中也可以佐證他的“大一統”志向。

因為宋代統治者一直都非常重視和祖宗家法,終北宋之世, 始終有收復幽雲的濃厚情結。

比如宋太宗繼位後,兩次北伐意圖光復幽雲十六州,徹底實現統一計劃。雖然兩次北伐均告失敗,但卻表明其繼承乃兄國家“大一統”構想的具體事實。

又如到了宋神宗時期,“神宗常憤契丹倔強,慨然有恢復幽燕之志,聚金帛內帑”,顯然他是效仿太祖皇帝,在內藏庫儲積財富收復幽雲,繼承太祖的“遺業”。ꎬ

從後世的行為來看,可以肯定地認為宋太祖開國的統一之路是真正的“大一統”之路。

趙匡胤大一統的志向和構想,一樣都不少,唯一的遺憾在於他去世的過早。

北宋“守內虛外”國策下的苟安氣象絕非宋初的既定方針,北宋由最初的“大一統”志向轉變成“守內虛外”政策,這個嬗變發生在宋太宗時期。

二、宋太宗從追求“大一統”到“守內虛外”的轉變

宋太宗繼位後,也是繼承了兄長的“大一統”志向的,史載他繼位後便對宰相薛居正等人說:“邊防事大,萬機至重,當悉依先帝舊規,無得改易。”

只是他未能執行趙匡胤穩健的統一理念,顯得過分冒進輕取。

宋太宗並沒有放棄收復幽雲,實現“大一統”的願望。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率軍親征北漢,終於拿下了這塊難啃的骨頭。

攻滅北漢之後,宋太宗決定乘勝出擊契丹奪取幽雲,這次他是御駕親征,力圖一舉成功,可惜因為輕敵大敗而回。

第一次北伐失敗後,宋太宗一方面採取守勢部署對遼的軍事防禦,另一方面積蓄力量,尋找第二次北伐的最佳時機。

雍熙三年(986)宋太宗乘遼朝新君初立之機,集中全國兵力二十萬,兵分三路北伐。

從“大一統”到“守內虛外”,宋太宗將宋太祖的遺業徹底放棄了

雍熙北伐示意圖

這一次他制定了詳細計劃,並一再強調各路不能冒進輕敵,徹底奪回幽雲十六州。

“朕昨者興師選將,止令曹彬等頓於雄、霸,裹糧坐甲,以張軍聲,竢一兩月間,山後平定。潘美、田重進等會兵以進,直抵幽州,共力驅攘,俾契丹之黨遠遁沙漠,然後控扼險固ꎬ 恢復舊疆,此朕之志也。”

然而命運弄人,雍熙北伐在最終收復一連串故地之後,仍是以慘敗告終。

這一次北伐的失利留給北宋的影響是深遠的,它使得北宋的國防體制開始發生轉變,有銳意進取的“大一統”下主動出擊策略開始向被動防禦的“守內虛外”政策轉變,最終“守內虛外”成為北宋的國策。

可以說,雍熙北伐的失敗使得宋太宗患上了“恐遼症”,使得北宋的“大一統”雄心受挫中斷。

不過宋太宗最終轉變為“守內虛外”仍是有一個過程的。

雍熙北伐慘敗之後,宋太宗沒有反省自己存在的問題,而是將責任全部推倒了將領身上,斥責將士違背自己事先設計的行軍計劃:

“奈何將帥等不遵成算,各騁所見,領十萬甲士出塞遠鬥,速取其郡縣,更還師以援輜重,往復勞弊,為戎人所襲,此責在主將也。”

斥責一番後,他對一些主將進行問責,進行了降職去爵等處理。

從“大一統”到“守內虛外”,宋太宗將宋太祖的遺業徹底放棄了

遼宋對峙

此後他雖然沒有忘記幽雲十六州,稱“幽薊之民,皆吾赤子,每聞交鬥,盡然傷懷”,然而他已然不提要收復幽雲,讓這些幽薊的赤子回到故國懷抱,而是下令“自今沿邊戍兵,無得輒恣侵掠,務令安靜稱朕意焉。”

他只希望北方“安靜”。

加上元老趙普一番言論,宋太宗又將重心放在內部治理上,進一步抑制武將權力。

趙普是兩朝元老,不過他在宋太宗時期的表現後宋太祖時期的表現有很大的差別,在宋太宗時期,他更加關注的個人利益,是如何贏得皇帝的信任。他說“豈必窮邊極塞,與戎人較其勝負?”、“遠人不服,自古聖王置之度外,何足介意?”,他說武將喜歡戰爭,“事成則獲利於身,不成則貽憂於國”等等。

趙普的思想對宋太宗產生了很大影響,統治末期他自我總結出一條“經驗”並告誡子孫務必要記在心裡:“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唯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帝王用心,常須謹此。”

可見宋太宗是宋初統治者放棄收復幽雲十六州,放棄“大一統”之路轉變的關鍵人物,他將宋太祖制定的大有可為的“大一統”積極方針逐步改成“守內虛外”的保守政策。

這雖然有著現實形勢變化的原因,但是北宋徹底放棄進取心,放棄“大一統”志向最終導致北宋外事不振,實在是令人惋惜。


北宋建立後,宋太祖便致力於統一全國的“大一統”戰略,在通過“先南後北”方針統一大部分後,再以和平手段或武力手段解決幽雲十六州,最終實現真正的“大一統”目標。可惜他突然離世,未能實現“大一統”偉業。

兄終弟及,宋太宗繼位後,先是繼承了宋太祖“大一統”志向,但因為兩次北伐失敗,他轉而放棄幽雲十六州,放棄了“大一統”宏圖,轉而制定保守的“守內虛外”國策。

從“大一統”到“守內虛外”,宋太宗將宋太祖的遺業徹底放棄了

宋太宗

“守內虛外”的國策進一步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導致北宋軍事萎靡,外患頻繁。

雖然宋仁宗、宋神宗針時期對“守內虛外”進行了調整,但是隨著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宋神宗扭轉“守內虛外”政策的計劃最終破產。

從此北宋養成了一味依賴和議,依賴用金錢手段購買和平的因循苟安惰性,最終導致兩宋都一味乞和、亡於外患的可悲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