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電池製造商陷入訴訟糾紛 或影響大眾汽車電池供應

韓電池製造商陷入訴訟糾紛 或影響大眾汽車電池供應

據路透社報道,韓國SK創新2018年擊敗其競爭對手LG化學,獲得大眾一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同,在美國為大眾電動汽車供應電池。

今年3月,SK創新在美國喬治亞州康姆斯市投資17億美元興建工廠,該工廠距離將成為大眾在美電動汽車中心的查塔努加工廠約有200公里。

今年4月,由於錯過了與大眾的交易,再加上77名員工被競爭對手挖走,LG化學在美國起訴SK創新盜用商業機密。時隔7個月,兩家公司仍然因電池專利侵權訴訟在美國打得不可開交,這可能干擾包括大眾在內的一些汽車製造商發佈電動汽車。

美國法院文件顯示,這兩家公司正試圖阻止對方進口和銷售專為各大汽車製造商代表性車型設計的電動汽車電池,具體涉及到大眾SUV、通用Bolt、福特皮卡、捷豹I-Pace、奧迪e-tron和起亞Niro。

根據這兩家公司和數位業內專家提交的法庭文件,在汽車生產商正忙於在需求預期激增之前,用利潤豐厚的合同提前鎖定供應的時候,這兩家韓國公司在美國供應電池的能力正受到威脅。

蔚山科學技術學院教授Cho Jae-Phil直言不諱地表示:“除非雙方能達成和解,這兩家公司無論誰輸了都會遭受致命打擊。這對汽車製造商來說也是一個挫折。”

福特發言人詹妮弗·弗拉克表示,該公司希望LG化學和SK創新在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解決衝突,否則福特或將考慮其他供應商。同時,福特已經制定了業務連續性計劃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通用發言人帕特里克·莫里西則表示,該公司對這一爭端有所準備,目前預計不會影響雪佛蘭Bolt電動汽車的生產。

起亞、捷豹路虎和大眾均拒絕置評。

韓電池製造商陷入訴訟糾紛 或影響大眾汽車電池供應

商業機密

大眾曾表示,該公司擔心未來五年內推出的電動汽車沒有足夠的電池供應,這在一定程度上與LG化學和寧德時代等電池生產商,沒有足夠的技術工人來滿足歐洲新工廠的生產需要有關。

韓國電池行業市場研究機構SNE的研究數據顯示,到2025年,電動汽車電池市場將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長,達到1670億美元,超過了全球存儲芯片市場的規模。後者的市場規模屆時將有望達到1500億美元。電池是電動汽車中成本最高、最重要的部件。

據悉,LG化學在提交給法庭的一份文件中表示,SK創新挖走了該公司一位負責為大眾MEB電動汽車架構提供電池的員工,而SK創新之所以贏得大眾的合同是因為盜用了商業機密。

SK創新否認竊取商業機密,並表示這些員工都簽署了一份不使用前工作場所信息的協議。該公司發言人表示:“我們重視知識產權。”

法庭文件顯示,如果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以下稱ITC)在明年6月5日做出有利於LG化學的裁決,或將危及SK創新在美國向大眾供應電池的計劃,甚至還將波及大眾在匈牙利的新工廠。

今年4月,LG化學要求ITC禁止SK創新將電池和零部件以及美國生產所需的製造系統帶入美國,後者原定於2022年開始在美國啟動電池生產。

SK創新發言人表示,工廠的生產計劃並沒有改變,該廠每年有能力生產逾20萬輛電動汽車所需的電池。這位發言人還透露,該公司目前已收到客戶關於訴訟、以及是否會對供應產生影響的諮詢,但並未透露進一步信息。

LG化學表示,本案將在明年10月5日做出最終裁決,但在本月早些時候該公司已敦促ITC迅速做出針對SK創新的缺席審判。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沒有立即回應記者的置評請求。

韓電池製造商陷入訴訟糾紛 或影響大眾汽車電池供應

專利之爭

與此同時,這兩家公司在法庭文件中表示,雙方在美國提起的專利侵權訴訟還意味著,如果其中一家或這兩家公司都敗訴,它們很可能無法在美國銷售使用這些專利產品。這兩家公司還將爭端訴諸韓國法院。

LG化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難以接受SK創新根據自己的專利進行設計,而SK創新則表示,專利案敗訴可能會給電池業務帶來“重大挫折”。目前這兩家公司均表示還沒有出現供應中斷的情況。

LG化學是一股不可忽視的早期產業力量,在2008年贏得了為通用汽車Volt供應電池的協議,並在此後與包括特斯拉在內的幾乎每一家電動汽車製造商合作。Volt是全球首款面向大眾市場的插入式混合動力汽車。

但LG化學一直在努力應對員工大量流失這個問題,根據該公司發佈的可持續性報告,LG化學在2016-2018年間共有1258名員工跳槽。該公司向路透社表示,自2016年至今年4月提起訴訟後,被SK創新挖走的員工總數已增至100人左右。

這場爭端的激烈程度令韓國政府官員感到擔憂,因為這可能會損害雙方的聲譽,並將市場份額拱手讓人。韓國國會議員呼籲政府進行干預,韓國工業部長Sung Yoon-mo在10月份表示,該部門正在密切關注這場爭端,並準備積極發揮作用以便為“整個國家帶來積極的結果”。

電池行業顧問Beejay Kim表示,大眾汽車可能不得不對這一爭端進行調停,因為放任爭端不僅會擾亂電池供應商,還可能會減少其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他在最後指出:“沒有人希望這兩家電池供應商戰鬥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